导师有约|最快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西南政法大学就业指导服务办公室 发表于:2020-01-10 19:00:33
原标题:导师有约 | 最快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郑志峰
民商法学院讲师
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自动驾驶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郑志峰老师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在西政读研、读博、工作中得出宝贵心得。“珍惜时光”“健全人格”“敢为人先”,对于每一个西政人都是最诚恳的箴言。
记者: 我们了解到您在人工智能法方面很有研究,而西政也是第一家开设AI法的学校,您怎样看待这个专业的职业走向?
郑老师: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蒸汽机、飞机、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既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历史不断进化的见证。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智能时代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只能尽可能去适应这个时代。西政开设第一家人工智能法学院是非常有勇气的事情,后面很多学校都设置了类似的专业。法律本身是服务社会的专业,智能时代真真切切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改变着世界、社会、企业和个人,与之配套的法律服务、法律制度、法律理念等自然需要予以更新完善。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关注到智能时代的大背景,把所学专业与当前时代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记者:开学典礼上您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更是一个最快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就业?
郑老师:智能时代的到来确实改变了很多,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和就业也会产生影响。在学习方面,智能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法律主体地位、法律责任、隐私保护、失业、税收等新挑战都需要我们逐一去解决。同时,智能技术也革新了我们的研究方式,我们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去进行海量样本的研究,从而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或相关性。当然,智能技术对于就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对于数据合规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如每个APP的隐私协议的合规性、数据利用流转、欧盟GDPR影响等问题,这与此前法务工作中审查合同文本是完全不同的,这给法科生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郑志峰老师在法学研究上有许多成绩。在取得优秀法学成果的背后,是他经年累月才识的积累,而这一“矢志不渝”的坚守起源于韩剧《爱在哈佛》,正是这部剧架起了郑老师通往法学之门的桥梁:高考前的他原本对选何专业犹豫不决,但在看完这部浪漫而又励志的法律职业剧后,被剧中法律对人性之善的保护深深打动,他便毅然报考了法学。记者也就专业选择等问题请教了郑老师。
记者:专业对我们的职业规划有一定影响,即使进入大学我们也面临辅修、二专业、实验班等专业再选择。对此,郑老师有什么建议?
郑老师:专业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本要素。西政向来重视专业,特别是法律专业,因为这是同学们毕业后就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素质。对于辅修、二专业、实验班等专业选择主要看兴趣和规划。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本专业的学习非常扎实,有多余的精力和兴趣可以选择辅修其他专业,或者不喜欢本专业的可以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实验班不是高中时代的尖子班,只是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保研政策等方面有所不同,大家不需要盲目跟从,可以先弄清楚政策后再去决定是否选择。
记者:成为自己所学专业的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种就业选择,所以在选择成为大学老师前应有怎样的准备?
郑老师:大学教师的就业是最为漫长的一条路,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工作、生活、学习的方式,喜欢在校园里读读书、写写文章、教教学,在社会快节奏的大环境下相对可以慢一点。对于立志当大学老师的同学们,希望在大学时期多培养读书写作的兴趣。我本科期间组织过读书讨论社,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读各种书籍,尝试写各种文章,虽然很幼稚,但为后面的读研读博打下了兴趣和文字基础。还是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对于读书写作的热情会指引大家考研考博,直至你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反过来,看到书就头痛的人或许就不太适合走这条路。
在过往的一次采访中,郑老师曾说:“我只是一个初学者,和你们一样。我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这份谦虚、严谨我们在采访中也真实地体会到。他像一个亲切的师兄一样给予我们他最朴素的教诲。
记者:您作为一位年轻教师,却有着如此高的成就,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我们吗?
郑老师: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从来没有取得什么高成就或大成绩,比我优秀的老师、同学太多太多,我希望今后在教学科研上能够向各位师长学习看齐,尽量缩小差距。回顾我的大学时光,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经验或者教训有两点:一是努力要趁早。许多同学都有懒惰的习惯,大学四年先玩三年最后一年努力考个研找个工作,每个学期平时疯玩,期末努力一把及个格,这样的习惯是非常不好的。我希望同学们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就开始努力,不要等到最后时刻才去。机会总是留给平时努力一直努力的人,越早努力的人越幸运。二是多读书多写作,读书和写作要结合。读的书多了才会写作,写作反过来督促你多读书,写作能力是检验你读书的基本标准。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应该多读书多写作,写作是训练法学思维最重要的途径,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读
(记者:魏雪、谭茜乔)
编辑:蒋清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