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种椅子会“吃”人,有人被炸飞:人民日报提醒,全都是大事,赶紧自查!
坐下没一会儿,椅子炸了!
据厦门卫视报道,厦门一位刘女士,像往常一样洗完澡后,坐在电脑椅上吹头发。
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坐的椅子爆炸了!
刘女士当下就摔在地上,屁股被炸伤,流血严重。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医生从刘女士的肠道里取出了十几块椅子的碎片。
更可怕的是,这种高危易爆炸的椅子,不是什么高科技椅子。就是普普通通的办公椅,你家里、公司,最常见的那种!
这种电脑椅,具体来说,叫 “气压升降椅”,上班坐的椅子、家里的电脑椅、甚至理发店的椅子……都有它的身影。
椅子爆炸,这并不是个例!
大家肯定觉得,这只是个例,但要知道,大部分意外都是个例啊!更何况座椅爆炸早有先例,而发生爆炸的座椅,基本都是可升降旋转的气压式座椅。
2010年5月,福建一女子因气压升降椅爆炸伤势严重当场昏迷,臀部被炸伤,直肠被撕裂了一个口子,阴道也穿了一个孔。后检查椅子的购物单据,没有任何厂名、厂址、电话之类信息。
2009年1月,山东胶州14岁少年小刚在调节气压椅升降时,突然发生爆炸,顶杆从臀部顶进小刚体内,伤及多条血管,后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2008年3月,江西赣州一位林先生家中的电脑椅突然发生爆炸,林先生背上、手上等处受伤,一根大约15厘米长的小铁棍炸飞到天花板上。
2007年11月,山东烟台68岁的吴先生所坐的气压升降椅发生爆炸,臀部、腿部、直肠肛管和小肠受伤严重。
2007年4月,浙江舟山一位娄女士坐的椅子发生爆炸,座椅被炸穿,娄女士穿的裤子被炸了个大洞,硬塑料、木屑、海绵、布料、密封圈等大量碎片崩进娄女士体内达十厘米。
气压椅爆炸,到底是什么原因?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郭亮接受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采访时表示,气压椅爆炸,有两个原因——
1
气筒结构或材料不过关
如果里面掺杂了劣质材料、或者零件老化,气压杆出现裂纹,人一屁股坐下去,压力太大,椅子承受不住,就会炸开。就像一个气球,外面都破了,你还使劲往里吹气,肯定就爆了。
2
用氧气代替氮气
氮气是惰性气体,不会燃烧,充气弹簧里,氮气浓度越高,安全性也越高。
但是氮气的价格比较贵。一些不法厂家就会以次充好,拿空气(氧气)替代氮气。氧气通过摩擦,就会和气压泵中的润滑油发生化学作用,产生爆炸。
《新闻大求真》节目做过一个实验:
工作人员挑了3种气压椅,分别来自二手市场(破旧,气压杆有裂纹)、“三无”厂商、正规厂商。通过在高处往下扔沙袋,来模拟突然坐到椅子上的人体。结果发现,除了正规厂家的气压椅,其他两种都发生了爆炸,甚至燃烧。
正规产品
坐垫依旧完好无缺
二手产品
坐垫瞬间被炸开
三无产品
坐垫发生爆炸且火势凶猛
根据国家检测标准,正规厂家的气压杆需要能承受12万次的连续冲击,才能出厂。那些劣质气压椅,可能连一次冲击都扛不过。
我们坐的气压椅,会不会“炸”?
想知道自己正在坐着的气压椅,有没有危险?郭亮研究员在《新闻大求真》节目中分享了几个检查方法,对照看一下吧:
1
看气压杆的标志
好的气压杆,上面会有厂家的钢印。
2
听气压杆的声音
用金属物敲击气压杆,如果声音比较清脆,就是钢制的。声音闷闷的,就是电镀的,材质不太好。
3
感受气压杆的升降
如果升降时,很顺畅,很均匀,就是好的气压杆。而劣质的气压杆在升降时,会卡卡的。
4
看价格
两百元以下的气压椅,可能有问题。毕竟好的气压杆,是比较贵的。
5
看使用时间
用了超过三年,就算没有出现问题,也要更换了。不过,很多人或公司都没这个意识。
6
看重量
国家规定,正规气压椅,最多只能承重两百公斤。
7
好好坐着,别瞎玩
平时有事没事,别随便、频繁地升降气压椅,也不要猛然坐下。否则,里面的气体产生摩擦,压力超过极限时,也会爆炸。
最后,国家应急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张长图,请查收——
最后,总结一句:
不要贪便宜,
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椅子!
人民日报提醒,全都是大事!
生活中有很多常见小事,你的一个粗心大意就会酿成悲剧,细节关乎生命安全!这16个最容易要人命的细节,你一定要知道!千万不要做!
1、整夜开电热毯睡觉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位江苏的老人因整夜开着电热毯睡觉,引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当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已经被活活烧死。
专家表示,绝对不主张彻夜使用电热毯!即便是合格的产品,也非常容易引起火灾和漏电。另外,开电热毯睡觉,对女性内分泌会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导致不孕。而男性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
记住:电热毯可以用,但被窝暖和了拔掉电源再睡觉,切忌彻夜使用。
2、骑车系长围巾
教训:据江苏电视台报道,江苏一8岁女孩乘坐妈妈的电动车时,围着的长围巾被绞进后轮,脖颈被死死勒在牙盘上,不幸窒息而亡。
每年冬季都会有因佩戴围巾而导致意外伤害发生,这些人大都因为犯了同一个错误——骑车时系的围巾围太长了!
记住:骑车或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把围巾系好。
3、机洗羽绒服
教训:据大河报报道,洛阳的孙女士反映,正在洗衣机里甩干的羽绒服突然“砰”一声“爆炸”了。
羽绒服在高速甩干时,吸饱了水的羽绒脱水后不断膨胀,羽绒服内就会产生空气,而防水涂层又不利于气体排出,加上干燥的尼龙布和羽绒会产生静电,而洗衣机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气就可能引起“爆炸”。
记住:羽绒服尽量不要机洗和甩干。
4、吃炭火锅不通风
教训:据长沙晚报报道,近日,长沙的一对夫妇在家用木炭烧火锅,吃完后忘了熄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通常是在密闭空间,通风不好,一氧化碳聚集,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所以饭店里吃烧炭的铜盆火锅,一定要开通风排烟设备。
记住:吃炭火锅时,最好打开房门,保持通风。
5、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不通风
教训:据钱江晚报报道,嘉兴一个三口之家在房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但门窗紧闭,导致父女两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热水器和液化气罐严禁安放在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用燃气设备做饭时,千万别把门窗关太严,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的门窗,尽量保持室内通风。
记住: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开窗通风,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6、混用两种清洁剂
教训:据安徽商报报道,蚌埠市两名小孩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倒入盆中,化学反应生成氯气,引发一人死亡、多人中毒的悲剧。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两者混合会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
记住:一定要间隔半小时以上。
7、冬季给孩子穿太多
教训:据扬子晚报报道,武汉一名出生刚满月的男婴被父母穿太多,长时间捂热导致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专家表示,每年冬季都有“被捂坏”的患儿。孩子的自身体温调节能力有限,持续的高热会导致孩子代谢加快、缺氧、出汗失水,轻则留下后遗症,重则导致死亡。
记住:天气寒冷的时候也不用过多添加衣物,家长可以用手感觉孩子皮肤是不是光滑的,如果感觉潮湿粘黏就说明穿多了。
8、酒后呼呼大睡
教训: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18岁男生小王喝醉后因睡得太沉,右腿因受压迫,肌肉缺血坏死,横纹肌细胞大量破坏,发生横纹肌溶解,出现可致命的肾衰竭。
在酒精作用下,人往往会睡得很实。由于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受压、受热的部位都会失去知觉,许多组织、器官容易受到损伤。
记住:酒后最好不要立即睡觉,如果入睡,最好身边有家属,协助其翻身。
9、感冒药混着吃
教训:现代快报报道,江苏一男子因感冒后连吃3、4种感冒药,结果感冒好些了,却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
市场上感冒药品种众多,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含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记住:感冒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吃一种感冒药,效果不佳时要就医。
10、在燃气灶旁倒面粉
教训:厦门一居民家中,夫妻两人在厨房炒菜时,在旁边倒新的面粉准备用烤箱烤甜点,发生了闪爆,两人的烧伤面积都在50%以上,属于特重度烧伤。
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时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哪怕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
记住:别在厨房有明火的地方倒面粉。
11、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
教训: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做了一项模拟实验,将一只冷冻的火鸡放入热油锅。当火鸡被放入油锅的瞬间,油锅被点着,大火殃及旁边的模拟房屋。
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
记住:经冷冻的食物一定要在解冻后才能再入油锅烹饪。
12、用微波炉加热鸡蛋
教训:武汉的朱先生将鸡蛋放入碗中,用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后鸡蛋爆炸。朱先生双眼眼睑和眼球都被炸裂了,双目失明。
煮鸡蛋时,热量是从外传递到内,而用微波炉煮鸡蛋却正好相反,鸡蛋内部加热膨胀,而蛋壳却阻挡了气体的膨胀,就会出现爆炸。
记住:鸡蛋最好别用微波炉加热,如果一定要用,先去壳,放到容器里打散。
13、开火做饭时喷杀虫剂
教训:一位主妇在厨房煮饭,发现有蟑螂,顺手抓起一瓶杀虫剂朝正着火的煤气炉位置喷射,结果发生了爆炸。
所有杀虫喷剂都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的溶剂,只需一丁点火花就会在含有氧气的空气中点燃这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温都很容易发生爆炸。
记住:千万别在开火时喷杀虫剂。
14、戴口罩不去金属条
教训:南京一小伙儿戴着防雾霾口罩骑行回家途中,摔倒后被口罩中锋利的金属条刺入面部,鼻子、嘴唇和下巴等多处被划破,到医院缝了约200针。
为了使口罩佩戴有形,大部分口罩设有可弯折的鼻梁夹,而这些鼻梁夹大多使用金属条,或是金属条粘在口罩表面、镶嵌在口罩内,佩戴口罩时,镶嵌或粘贴的金属条位置均在鼻梁上方,一旦骑车或走路时摔倒,口罩就挂在脸上,很容易对面部表皮和眼睛造成危害。
记住:尽量选择边沿磨平的塑料材质鼻夹口罩,或将口罩鼻夹上的金属条等摘掉。
15、车内开着暖气睡觉
教训:据沈阳晚报报道,沈阳的张先生在车内等妻子,觉得冷打开了室内循环的暖风,慢慢睡着了,差点因一氧化碳中毒失去生命。
汽车停驶时开启空调,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上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司乘人员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失去知觉,直至丧失生命。
记住:不要在汽车停驶状态下长时间开启空调,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也要经常摇下玻璃窗。
16、加油不除静电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一女子因自助加油时手上带有静电,导致突然起火,自己被烧伤。
加油前不先消除静电,油雾与静电火花相遇有可能引发明火。
记住:选择自助加油的车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导静电按钮”,提前将身上的“电”放出去。如果加油箱上没有相关标识,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车熄火后,拔出车钥匙,用手摸一下前端金属部位,即可“放电”。
关乎生命安全,
没有一件是小事!
告诉更多人,避免意外发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