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鼓吹不婚」的文章好像越来越多?
After之后 发表于:2020-01-15 10:09:15
原标题:为什么「鼓吹不婚」的文章好像越来越多?
我们活在一个被「算法」包围的年代。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呢?你在微博刷了一篇亲子育儿的文章。
接着你可能在上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的时候,看到自己被推送了母婴用品。
当你有点困惑的打开微信,又在朋友圈看到关于幼教机构的广告。
这一套操作背后,是一套程序。程序的目的,是让用户「看到他们想看的,且只能看到他们想看的」,藉此刺激用户消费。
在算法掌握用户的喜好,评估用户的心理意向后,就会把贴近用户心意的商品推送给我们。
同样地,那些以制作内容,换取流量的作者,他们也用同样的思维去调查他们的读者。当然他们眼里的读者,也成为刺激消费的「用户」。
这套算法加强了一种心理效应,俗称 「同温层效应」。
以班级为例,小明同学讨厌数学,于是他看数学老师不爽。那些喜欢数学,或者喜欢数学老师的人,自然跟小明之间不对盘。
这时,同样讨厌数学,以及数学老师的同学,就会跟小明比较贴近。他们可以互相吐嘈,认同彼此的理念。
渐渐地,小明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班上多数同学跟自己一样,都讨厌数学,讨厌数学老师。
结果有天班级进行票选,票选同学最喜欢的老师。
假如你问小明:「你猜谁不可能获选?」
小明自然会认为是数学老师,因为他身边的人都给他一种讯息,就是「数学老师不受欢迎」。
可以想见,当最后的结果跟小明预测的不一样,他会有多惊讶。
同温层效应,表示人类心理的一种倾向:「人是善于欺骗的动物,尤其善于欺骗自己。」
回头来看,当有些人表示鼓吹不婚的文章增加,很可能并不是实际上增多,而是他们正好需要这类型的文章。
当他们不断在看那些探讨「不结婚也很好」、「不婚生活怎么过」方面的文章,算法就自动的推送给他们相关的文章。
再加上同温层效应,就会让这些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不婚的文章很多。
反之,对于那些鼓励婚姻是人生必需品的人,他们更容易接触老娘舅、女德班方面的信息,进入另外一个同温层,遇见其他同好。
结果,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将更加固化。因为他们会觉得,跟他们想法一致的人占据大多数。
所以当你开始思考「为什么鼓吹不婚的文章增多」,甚至为此问题困扰。
恭喜你!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表示你有自省的能力,你为自己争取到一个突破同温层,避免认知错误的机会。
对此,存在心理治疗学者罗洛.梅(RolloMay )表示,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怀疑,他就站在创造的开端。
所谓创造,不是创造出新产品才叫创作。
对在世的每个人而言,创造就是我们展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是对的,可能不符合客观真理,我们才会进一步去思考,「什么才是对的?」、「真理是什么?」
在思考与探寻答案的过程,我们的视野被打开,进而采取行动,自然我们的人生也得以长出新的枝脉。
那么,我们该怎么接着对文章数量的质疑,进一步思考呢?
我想我们可以进行下列思考,使这个问题作为开创我们人生的起点。
首先,我们可以钩勒出自身同温层的模样。
有同温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们的内心都需要稳固的支持,才不会处在不知如何是好的焦虑当中。
就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信仰,只要互相尊重,不要强迫别人遵循某种信仰。
所以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了解自己的倾向,正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我们真心觉得不结婚好,那么你知道了你的看法。
如果你并不是真的觉得不结婚好,你整理后发现,你接触的文章更多关于婚姻失败的教训,那么你可以进一步想想,你到底是不想结婚?或者你根本是被吓得「不敢」结婚?
其次,开始追溯我们的思维之源。
紧接在第一重思考后,我们接着问:「为什么我们会关注『不婚』的议题?」
这需要我们问出根本的问题,无论结不结婚,更根本的问题是「婚姻对我而言是什么?」
你需要沈淀下来,反思自身对婚姻的看法。是不是我内心有不婚的想法,渴望得到支持,所以才会让算法征服了我,我不过是在找一些支持自己的声音罢了!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可以往回推,因为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对婚姻的认知雏型,来自我们自己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父母有一段和谐的婚姻,在他们心中,婚姻便是美好而值得向往的一件事。
但除了父母的影响,我们在人生中的种种经历,也会使我们不断转换我们对婚姻的看法。
§结语
无论鼓吹不婚的文章是不是越来越多,重点是这些文章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文章增多,你和另一半浓情蜜意,已经有坚定的结婚打算,你们就该因为不婚的文章多,然后放弃结婚吗?
多数事件的现象,都只是供人们反思的材料。
现象就像一个又一个的提问,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回答这些提问,同时也藉由思考提问的过程,更完整的认识自己,好让我们知道到底怎么活,我们能活出真正忠于自我的幸福感。
很多人生课题,只有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有时间好好去思考,好好去实践。
何况,一个人原本就是我们熟悉的状态,也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结局。我们生来是一个人,我们走时是一个人。开始一段姻缘前是一个人,结束一段关系后是一个人。
搞懂「怎么一个人过,也能活得快乐」,我们才能在各种状态中,依旧活得怡然自得。
为期一年的成长团体课,正是为每个「一个人」设计。
加入我们,为你的生活打开新的可能。
高浩容
◎团体带领人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
辅仁大学哲学系博士班、
台北市立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班。
多年咨询经验、
现任壹心理地面督导(上海)。
心理FM,270万收听量作者。
心理严选、简书、红颜会……等
线上线上团体课程讲师、带领人
《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书。
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