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汇源果汁或将退市?朱新礼一手好牌“打烂了”!
“有汇源才叫过年呢。”
曾几何时,这话广告词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成为了许多中国家庭年夜饭的标配。毫不夸张的说,这属于整整一代人“儿时的记忆”。
不过,尽管又一“年关”将近,但汇源果汁如今的日子却不好过!
12月15日,随着#汇源果汁或将退市#微博话题登上热搜,曾经的“国民果汁”以这样一种万分尴尬的状况重回国民视线。
百亿负债,创始人成老赖
12月12日,一则“汇源果汁创始人41亿资产遭冻结”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关注。
原来,根据中国裁判网披露的消息,招商银行稍早前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扣押、冻结德源资本持有的股权、银行存款及其他价值共计人民币41.03亿元的财产。
而德源资本的背后,就是汇源果汁的创始人朱新礼!
事实上,汇源果汁的危机由来已久。
时间回溯至2017年8月。根据2017年中报显示,汇源果汁的总负债超过了110亿元,其年利息支出占净利润的比重超过了400%。也就是说,公司的财务已经严重恶化。
不过,危机真正爆发却在半年后。
2018年4月,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在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汇源果汁向关联公司北京汇源提供约42.86亿元的短期贷款。由于该笔贷款未得到董事会的批准,也没有签署相关协议,违反了港交所相关规定,公司也因此被迫停牌。
随后,大量债权人发出赎回持有的可换股债券,让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汇源果汁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汇源果汁的停牌已经接近20个月,根据港交所的规定,如果汇源果汁的危机仍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公司将在明年1月底面临被摘牌的风险。
这就意味着,汇源果汁将被逐出港交所!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朱新礼已经被法院强制执行5次,2次列入限高消费人员,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也就是说,在仅剩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解决所有的危机,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一手好牌打烂了
有人评价朱新礼是将“一手好牌打烂了”。
2008年是汇源果汁的转折点。彼时,汇源果汁IPO风头正盛,一举筹集24亿港元,创下了港交所IPO规模的记录。可谓民营企业的典范。
这也引来了巨头可口可乐的关注,其准备以每股12.20港元、共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汇源果汁。对此,创始人朱新礼十分愿意,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可口可乐强大的渠道对汇源果汁来说提高了渠道能力,同时后者也能安心布局上游。
看似大势已定,却没想到收购不符合《反垄断法》,被商务部紧急叫停。然而此时,汇源果汁已将资源集中放到上游,在湖北、安徽、山东等地建设了水果加工基地,发展水果品种改造及深加工,仅两个月时间就投入了20亿元,同时销售人员总数由2007年底的3926人削减到2008年底的1160人。
收购失败,意味着汇源果汁要终止部分上游建设,同时还要重新搭建渠道。来去之间,损失巨大,也成为汇源果汁由盛转衰的关键截点。更可惜的是,汇源果汁随后开始的转型表现一再变差,没有抓住自救机会,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落体运动。
相关资料显示,汇源果汁2008年后不断进行融资,增加对厂房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投资,10年来花在厂房设备上的钱保守估计在60亿元以上。同时朱新礼的投资昏招也是一个接一个:对三得利饮料中国区业务莫名其妙的并购;对渠道经销商的反复折腾;与天地壹号的甚是拧巴的合资方案;以及贸然入股中石化零售公司。不得不加大融资贷款的力度,使得汇源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由此也就形成了汇源果汁的恶性循环链:拿到资金后,一味狂热扩充产能,既未立足产品品质,跟上消费升级步伐,也未加强受到重创的渠道建设,导致其盈利能力提升缓慢。巨大资金压力下,只能依靠银行借款,债券、融资等手段维持企业运作,遇到债务连锁爆发就卖资产还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从数据中也能印证。汇源果汁2014年至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2.29亿元、0.13亿元。这在行业快速发展,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的背景下,表现格外刺眼,充分说明其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这其中,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也许难辞其咎。
那些“消失”的儿时记忆
从“果汁大王”到“限高人群”,从可口可乐并购被阻失败,到百亿债务致停牌,如果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 汇源果汁将面临退市局面。而在这背后,不免还让人唏嘘。
曾经的果汁龙头,好像在这些年真的一步步衰败,在市场上也已逐渐的失去了主导地位,喝的人越来越少。曾经刷屏的广告也在消失,早已没有了多年前的光鲜。
它是否也会像很多“儿时记忆”一样,经历衰败、易主、淘汰,最终消失了呢?
1、高乐高
提起儿时“饮品”回忆,不得不提的就是:高乐高。这个90年从西班牙引进国内的可可粉冲调饮料,也算是开创了国内粉质冲调的时代。
高乐高在那时也算是“有钱人的饮料”,我永远记得,小时候特别羡慕,《家有儿女》里,有喝不完的高乐高。
那时从广告中,我们好像以为高乐高是“营养品”,喝了就能长高。所以即使那时高乐高的价格算昂贵,可因为广告洗脑,很多家长们也会咬牙,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给他们在牛奶中加高乐高。
但后来想想,高乐高加牛奶,不就是我们现在的巧克力奶茶嘛,本质上也就是一杯高热量的不健康饮品罢了。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供选择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诸如高乐高、果珍这类曾风靡的粉质冲泡饮品开始慢慢被抛弃。大家更愿意选择味道更好、更方便、也更健康的瓶装饮料了。
更何况,一直标榜健康的高乐高,还出了质量问题:被检测出霉菌值比标准规定的高出来一倍。这导致高乐高被停产,连同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也一并处理了。从那之后,虽然高乐高现在还是一直在售卖,可似乎也从大家的餐桌上就消失了。
2、健力宝
除了高乐高之外,渐渐消失的还有健力宝。
1984年,广东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
那时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声名大噪。
1994年,健力宝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1997年,产品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项上均排名第一。
就是这样一个众人曾以为可以和可口可乐抗衡的行业龙头,后来却陷入了改制困局、产权之争中,经历了几次易主,创始人与品牌奇迹双双陨落......
虽然现在品牌还在,却早已没了曾经的辉煌。
3、步步高复读机
初代的“学习机”,你一定知道。那个时代,拥有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称王了吧?
试问,那个时候,哪一个学生,没曾软磨硬泡的求父母,给自己买一个复读机?谁又没曾美其名曰:“学英语”?
可是最后,英语磁带变成了大量歌曲磁带。学习机,变成了听歌、看小说、玩游戏的工具。
而提起步步高,又怎么能不提及宋慧乔做广告的那款,步步高音乐手机?
曾经的文艺女生必备,后来随着翻盖手机的没落也消失了。
4、柯达
手机技术革新,颠覆的不只是通讯业,谁也没想到,还给了摄影界一拳重击。
小时候,柯达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占据着摄影业的霸主地位。
可当数码相机出现了,在对手大力进军数码行业之时,他们作为老大,却固执的坚持:“继续做胶片”。
最终,他们的胶片市场被数码市场冲击,等他们想转换时,他们也再也不是行业领先者了,他们被索尼、尼康等数码公司,打败了。
2012年,一个拥有着百年历史的,曾经摄影界老大“柯达”申请了破产。
而就在这些公司因为数码行业的胜利而开心时,却又突然发现,手机可以拍照了。
2017年,尼康关闭了中国工厂。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摄像像素性能越来越高,已经渐渐取代了数码相机的存在。
我想柯达没想过,自己一个搞胶片的输给了搞数码的,而搞数码的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输给了做通讯的。
谁也不知道在10年、20年之后,尼康之类的数码公司,是否也会消失了。
……
这些企业中,不乏自寻死路的,可绝大多数,都是逃不过时间,逃不过时代的变迁。你永远不知道在未来,自己会被谁所替代。
方便面销量锐减,因为外卖出现了;
出租车行业遭受冲击,因为滴滴出现了;
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下岗了,因为ETC普及了……
美团外卖开始进军打车行业,滴滴开展了外卖服务......
银行网点和ATM机也在慢慢减少,就连街上的小偷也快要失业了,因为移动支付发达,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越来越少的人出门带现金了......
传统报社媒体图书出版公司也在一一倒闭,取代他们的是各式网络新媒体、自媒体......
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变革,优胜劣汰这是必然。无论企业还是人都是一样,无论多么风光,可一旦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的变革,不更改,不革新,不重质量,终会落伍,终会被对手淘汰。
而更无奈的是:你在拼劲全力的去跟同行赛跑时,却发现,自己输给的不是同行,而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这个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只要你的思维慢上一步,最终就会被淘汰。
来源:综合投中网、品牌内参、娱有理、新芽NewSeed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