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毒卡,是“黑科技”还是伪科学?
母婴之声 发表于:2020-01-21 15:03:48
原标题:防病毒卡,是“黑科技”还是伪科学?
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感冒的频率甚至可能高达每月1次。因而,如何降低生病频率、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话题。
最近,我经常留意到有小朋友佩戴一种M品牌的防病毒卡(viral barrier),乍看很高大上的样子。好奇心驱使,我查看了一下这款产品的官方网站,想了解产品防病毒背后的原理。这真的是一款高科技产品,可以保护孩子少受病毒侵袭吗?
首先,不得不称赞一下网站的设计——清晰简洁,相关信息公开透明。根据网站介绍,这是一款新西兰品牌、日本生产的防病毒卡,可以在佩戴者周围形成直径1m的“防护罩”,杀灭经空气传播的微生物(包括导致感冒和流感的各种病毒、细菌),还对花粉过敏有帮助,非常适用于医院、学校、托儿所等公共场所。
至于防护原理,也有详细说明:防病毒卡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过氯酸钠,接触空气时可以释放安全、低浓度二氧化氯(ClO₂),从而“有效降低经空气传播的微生物数量,减少病毒和花粉的活力“。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ClO₂和次氯酸钠(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类似,作为一种以氯为基础的强氧化剂,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可用于漂白和水的消毒。这其中的原理,可能有中学生物化学基础的家长就不难理解。
那么,作为一款主要面向儿童的防护产品,缓慢释放二氧化氯的防病毒卡究竟有效性、安全性如何呢?遗憾的是M品牌官方网站并没有提供具体的科研数据支持。
不过,万能的某宝网上还真有“较真”的代理商,将产品送至第三方质检。根据一份展示在该商品详情页的、来自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的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密闭的1m³容器内,同时放置该产品和载有细菌和病毒的载玻片24小时,确实可以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红色毛藓菌(杀灭率均高于99%),对H1N1病毒的灭活率也高达99.8%!
看来,ClO₂在实验条件下,在1m³的范围内可以发挥强大的杀菌消毒能力,符合官方网站的介绍。不过,在迫不及待说“买它”之前,我们不妨先冷静下,再仔细阅读下检测报告……是不是意识到有什么地方不对了呢?
是的,大家肯定注意到了,这款产品的测试,是在密闭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完成的,和儿童生活的真实环境相差甚远。在开放环境中,孩子佩戴防病毒卡,跑跳、吹风都会导致ClO₂快速扩散、失效,肯定是不能和密闭的环境等同的!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WHO)编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指出,虽然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的快速杀菌剂、防腐剂和氧化剂,在水中一般比较稳定,但作为气体,是非常不稳定的,会快速分解为氯气(Cl₂)和氧气(O₂)。所以,尽管在密闭环境表现优良,但在真实生活中,二氧化氯的应用还有诸多限制。所以,就连官方网站的安全说明中,也明确提到,如果有风或大量的空气流通,防护效果会受影响,至于究竟什么风速会导致产品失效,并没有详细说明。
了解了以上针对防病毒卡有效性的信息后,家长应该已经明白,防病毒卡并不是什么“黑科技“产品,它的有效性缺乏真实使用数据支持。
不仅如此,考虑到防病毒卡中的过氯酸钠粉末和ClO₂都极不稳定,如果浓度过高,或直接接触皮肤黏膜,可能会造成刺激和伤害,所以产品的安全说明也有提到:请勿口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避免受潮、避免睡眠佩戴、注意远离眼睛……诸多限制表明,对于安全意识不强的儿童来说,这并不是一款可以放心佩戴、大胆使用的产品。
阅读至此,亲爱的读者们可能已经明白了,防病毒卡并不能让孩子少生病。面对难熬的秋冬季,只有通过做好基本的呼吸防护,注意手卫生,及时接种疫苗,远离二三手烟等方式,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健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