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早期病情不凶险为何急转直下?专家提到了体内的炎症因子风暴
南方都市报 发表于:2020-02-14 10:05:17
原标题:有些早期病情不凶险为何急转直下?专家提到了体内的炎症因子风暴
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一事,持续引发关注。
2月1日,经过近3周治疗后,李文亮曾在微博宣布,自己终于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当时,他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曾表示,“没有生命危险,只是肺功能恢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他还说,恢复后还是要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李文亮的情况于2月6日下午急转直下。7日15时,针对李文亮医生为什么发病这么快的提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宋树立哽咽回应,“我们正在研究这个病例。”
为什么病情看似较轻的新冠肺炎病人,情况会突然急转直下?被称为呼吸重症“神器”的ECMO(体外肺循环),临床上一般在哪些情况下被运用?针对这些疑问,南都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洪涛。他也是这次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的成员。
【对话】
南都: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您是否遇到过病情发展较快的情况?
李洪涛:我们确实接触过一些病情进展较快的病人,但以老人居多,他们可能本身有其他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目前汉口医院就有一些这类患者。但像李医生这么年轻,在没有基础疾病情况下病情突然恶化的也有,但总体相对少些。
南都:早期病情不凶险,什么原因会突然病情急转直下?
李洪涛:人体内有促进炎症反应发生或增强炎症反应的促炎因子,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甚至终止炎症反应的生物分子的抗炎因子。正常免疫是保护,过度免疫出现瀑布效应则是损伤。
简单地说,当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内的免疫反应,身体与病毒做对抗,重症病例可能触发体内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也就是所谓的“炎症因子风暴”,可导致肺部组织的持续损伤,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出现这种情况的病人都是非常危重的,因为它会引发身体多器官功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出现休克,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不全或衰竭等,就好像多诺骨牌效应一样,病人病情会急转直下。
南都:对于这类危重症病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李洪涛:体内已触发“炎症因子风暴”的病人,病情发展都会很快,这时候除了采取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等,还要针对病人器官功能的改变,进行加强支持与对症治疗,包括为病人插管上呼吸机,严重病例甚至可能要上ECMO。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帮助病人渡过“炎症因子风暴”的时期,让体内免疫系统能够慢慢恢复正常,但这个时间是非常凶险的,有些病人能够顺利熬过来,有些病人经过抢救还是回不来。
南都:你提到的ECMO,临床上通常在什么时候使用?
李洪涛:ECMO相当于用体外的机器替代人肺,主要是采用体外循环技术,将静脉血在体外进行氧合后再重新回输到体内。通俗地说,其主要功能为临时替代心肺功能,使心肺得以休息,并为其他治疗提供时间。
因重症肺炎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他们的肺泡换气已发生严重障碍,氧合差,使用传统的机械通气已不能纠正缺氧和提高肺脏的顺应性,也就是说,肺部已不能发挥作用了。此时使用ECMO,可以从体外帮助病人维持呼吸。但ECMO也不是这么容易使用,需要有充足的抢救条件,例如在ICU病房中。
如果心脏停跳,临床上肯定需要先去做心肺复苏。有些病例如爆发性心肌炎,心肺复苏后上ECMO也有一定价值,为基础疾病的治疗赢得一定时间。总体而言,尽量在停跳之前上ECMO为好。但是,ECMO只是医疗团队处理潜在疾病或损伤(比如重症感染)之前,为患者提供的辅助支持,无病因治疗作用。
南都:临床上是否有心脏停跳后,通过上ECMO抢救回来的?
李洪涛:其实主要看心脏骤停后抢救是否及时,心肺复苏的情况如何。如果心脏停跳短,同时是在医护人员在场监控的情况下,上ECMO确实有抢救过来的成功病例。如果停跳较长,或者是在医院外等场景条件,时间久了,各器官就很难再通过上机器纠正了。临床上心脏停跳以后5分钟内的时间,抢救比较关键。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编辑:张亚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