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科学家:希望中国尽快迎来疫情转折点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发表于:2020-02-26 09:00:23
原标题:世界顶尖科学家:希望中国尽快迎来疫情转折点
“我真诚地希望中国的朋友们能尽快迎来这次疫情危机的转折点。”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今天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牵动全球,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以下简称“WLA”)中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也正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中国的支持和关注、以及对待疫情的看法。
01 /困难,但信心满满
一周前,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就与妻子苏珊联名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发来信函,(点击阅读详情),鼓励中国及中国人民坚强勇敢地抗击疫情,并表示愿意为中国抗疫提供帮助。
2013年,莱维特曾经凭借为复杂化学系统发展建立的多尺度模型以及在建立多尺度计算模拟方法上作出的贡献,与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和亚利耶·瓦谢尔共享诺贝尔化学奖。从1月底开始,莱维特就启动了一项数学研究,他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学原理,提供了基于数学模型的分析视角。
他重点分析了湖北地区、非湖北地区、全地区的死亡率与确诊人数的变化趋势,并每日跟踪更新。根据截止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的最新报告分析,2月2日以后逐日,模型上已经呈现出线性向下的趋势,按照线性外推趋势推断,本周,新增的死亡人数将持续下降。
图片来源:莱维特截止北京时间2月9日凌晨最新分析报告
图片来源:莱维特截止北京时间2月9日凌晨最新分析报告
兰迪·谢克曼表示,展望未来,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向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需求。“我有几个中国博士后,他们非常担心在受灾地区的家庭成员。”兰迪·谢克曼称,“拥有先进医疗服务的中国城市给出了令人鼓舞的证据:这一流行病的死亡率能被降至不高于一场更严重的流感疫情的水平。”
02/ 行动,驰援中国
1月24日,WLA主席、2006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在听取了WLA上海中心提出的联合顶尖科学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疫病防治科研合作事宜报告后,便第一时间联系了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英国牛津大学病毒中心、牛津大学医学院等世界顶尖病毒实验室等。
2006年,罗杰因揭示“真核生物 DNA 转录的分子机制”获得诺贝尔奖,现在他在自己多年研究基础上,正致力于组织针对病毒自身靶点,通过结构解析和计算机超算和模拟开发病毒抑制剂的研究(点击阅读详情)。
WLA指导委员会成员、199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厄温·内尔(Erwin Neher)对我们说,“据我们所知,新型冠状病毒并不比冬季经常发生的流感更严重。问题是,我们对其传染性和突变率知之甚少。因此,很难预测它将如何发展。”
厄温·内尔的儿子理查德·内尔(Richard Neher),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教授,致力于传染病研究。早在新冠疫情开始之前,他与生物信息学专家Trevor Bedford共同创始的Nextstrain网站,就与Gisaid、Github合作,启动了对新冠病毒的基因库序列分析。
图片来源:nextstrain.org
Nextstrain是一个开源项目,曾在2017年获得“Open Science”创新奖。它提供了流行病原体公共数据的不断更新的视图以及功能强大的分析和可视化工具,供科研社区使用,旨在帮助更快地理解流行病学,并能不断提高对疾病爆发的快速反应。
Nextstrain上对SARS基因和新冠病毒基因系统进化树的可视化分析图
该网站的数据分析为研究人员解读和分析新冠病毒的进化、追溯起源、对比与其他冠状病毒的基因进化序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03/ 隔离,依然是最好的方法
英国皇家协会主席、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在与他传染病学的专家朋友探讨后告诉记者,目前疫情防控的关键包括:
-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了解宿主-物种转移的机制
- 开发在动物模型中有效的抗病毒疗法;
- 在足够缓冲容量的隔离病房中配备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
- 建立为受感染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的系统,以鼓励他们能在不受歧视的情况下报告病症。
- 为疾病控制提供强有力的区域和国家支持
- 禁止在食品市场上销售和消费野生动物。
2月2日,隔离病房内,两名护士隔着玻璃打手势,确认患者用药情况。新华网 肖和勇 摄
理查德·内尔说,由于潜伏期很长,而且可能有许多没有明显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因此这次病毒很像流感爆发。研究人员目前面临研发疫苗的时间挑战——至少需要数月至数年,显然在当前疫情下无法马上发挥作用。而“最重要的控制手段,依然是隔离病毒携带者,以及,与接触者接触时要格外小心并佩戴外科口罩。”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病毒抗争的历史。
1918年-1919年在地球上肆虐的西班牙大流感,在美国造成67.5万人死亡,全球造成4000万人死亡,平均死亡率为全球人口的5.8%。(数据来源:《历史上的流行病灾害》)
西班牙大流感病房历史图片
经过100年科学研究积累,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攻克了小儿麻痹症,与季节性流感病毒和不断变异、进化的冠状病毒的斗争始终在持续。
而科学家们经年累月、在科研探索中不断前行、从不退缩的一点一点突破,就是为了下一次流感爆发时,人类的手中有更多的“王牌”,可以支持与病毒进行博弈。
(备注:文中部分信息来自《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