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布谷岛  发表于:2020-04-01 11:01:32

原标题: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文|彭梦维 彭闽 涂怀旺

“朋友圈中奖的还挺多的!”南京市民杭莹告诉谷河传媒。她所说的“奖”,是当地近日发放的消费券。

据《南京日报》3月16日报道,南京将统筹发放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3月17日,南京市消费券第一轮摇号结果公布,共发放27万张消费券。

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杭莹说,她已经在“我的南京”APP上中签了满150减100的餐饮消费券,该券只能在实体餐饮店消费时使用。“消费券在支付宝查收使用,我吃完火锅用支付宝付款时就自动抵扣了。”

除了南京,宁波、济南、青岛、合肥、银川、湖南等地也先后宣布发放消费券,使用场景集中于文旅、餐饮领域。

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资料来源:政府网站,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国家统计局3月16日公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商品零售47936亿元,下降17.6%。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初步估算, 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约1.5万亿元,这些需求有望在疫情结束后逐步释放,出现消费回补甚至报复性反弹。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拉动内需刺进消费增长,近日各地纷纷开始出台消费券政策。

谷河传媒整理发现,上述多地的消费券多采用满减、折扣或体验券的形式,在网络平台预约领取,在指定门店、场馆或支付平台上使用。经济低迷的特殊时期,消费券的推行使得这个特殊的政策手段重回公众视野,到底该不该发消费券?如果一定要发,应该如何发?

“当前最不能容忍的是政府不作为,多想一下民生,就有很多可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罗党论教授说。他向谷河传媒表示, 投资拉动效应不可能很快显现,而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首先会救活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当下最受影响的服务型企业。

消费券溯源:一种特殊时期的经济政策

按照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张旭昆的论文《消费券经济效应分析》,可将消费券定义为“政府发放给民众的一种支付凭证,是一种在使用时间、空间、对象、范围和人群上都具有一定约束的准货币”。也就是说,消费券是政府部门向特定群体发放的一种消费补贴,一般来说只能用来消费商品,不能兑现、不能找零。

谷河传媒梳理历史资料发现, 消费券在上世纪时就已正式面世,一般出现在战后或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早在1933年,为了刺激战后极度低迷的经济态势,德国政府就每周向市民每周发放小额的消费券,用于购买食物、衣服等日用品,政府甚至还强制企业用一部分消费券替代工资发放。1939年,美国政府设立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向低收入群体发放可用于购买食品的消费券,1964年,美国将这项计划进行永久性立法纳入法案。此后,消费券在经济萧条时期屡次现身。如1999年的日本,在泡沫破灭、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日本向15到65周岁的国民每人发放2万日元的“地域振兴券”。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也曾推出过类似的政策。

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通过消费券来拉动内需、提振经济始于2008年。彼时,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年底,成都市出台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全市符合要求的低收入群体,每人100元。2009年1月份开始,杭州分两阶段、三批次发放了总额达9.1亿元的消费券,为当年国内发放消费券总额最大的城市;该年4月,香港在深圳发放了400万元消费券,以吸引深圳居民赴港消费;2008年年底台湾也向每位居民派发了每人3600元新台币的“振兴经济消费券”。

争议中的“消费券”

英国知名经济学家阿代尔·特纳在《比较》撰文称, 如果消费者获得货币融资形式的减税,他们肯定会花掉一部分意外之财,因为“没有产生意味着未来税收会增加的当前或未来偿债负担”。与单纯的货币政策刺激相比,它把新增购买力直接送到广大居民手中,而不是通过更高资产价格的间接传导机制引致私人信贷扩张。根据阿代尔·特纳的观点,消费券作为一种货币融资形式的消费刺激手段,也就是说,一笔意外之财,其带来的新增购买力会带来可观的投资乘数。

当下疫情带来的经济震荡,企业停工,使得资产价格提升,物价上涨。底层民众收入来源阻断,解决民生普惠问题迫在眉睫。

“消费拉动市场的话,我认为还是应该直接补贴会更有效应。”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罗党论教授向谷河传媒表示, 消费拉动对于低收入民众来说有更明显的拉动效应,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说,消费券保护了一些中下收入者。改善了他们生活需求,最起码让他们增加了生活的信心程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芮明杰教授撰文表示,疫情防控在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同时,也导致居民消费的大量萎缩,他们无法购买耐用消费品与服务产品,从稳定经济增长出发,政府出台应急政策中除了扶持企业复工复产外,应该包括中长期刺激居民消费增长的政策。曾在卡梅伦任内担任英国财政部商务大臣的奥尼尔(Jim O’Neill)3月16日接受财新传媒采访时表示,G7国家应通过货币或发债方式为身处困境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一笔资金,让人们愿意“宅在家里”帮助防控疫情,而不必担心生计难以为继。

光大证券3月16日发布的研究报道回顾了消费券历史发布情况,认为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来看,消费券对消费的额外拉动作用在 10%-40%之间(平均可能为 20%),即相比于没有发放消费券的情形, 发放100元消费券后,能够多带来的消费在10-40 元之间。

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消费券成效并未达到预期。日本政府《地域振兴券激励消费效果》报告显示,长期看,消费券对维持消费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1999年所发放的总值高达 6000 多亿日元的消费券,所推动的新增消费总额不过 2025 亿日元,仅占名义GDP的0.04%。此外,2008年台湾所推出的“振兴经济消费券”举措,仅提高GDP大概0.28%至0.43%,低于原先估算的0.66%。 根据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居民会将消费券替代现金,用于本来就需要购买的商品上,形成一种转移支付。从杭州2009年消费券的使用品类来看,必需品占据了主要部分,与浙江省委政研室综合测算的结果不同,其实际的额外拉动作用预计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相近,不到100%。

经济学家许成钢日前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表示,直接向民众发钱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中国应该立即大规模免除中小企业的税和费,以及所有和政府相关的地租,且还有学者认为,消费券作为一种短期内刺激经济的特殊政策,可能将未来的需求提前,掣肘后续的消费增长,如家电等耐用品,人们在一次购买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需要,这种“跨期替代效应”也使得消费券在长期拉动内需上的作用有限。同时,市场短期需求的急剧上涨,供给端的企业却难以迅速针对市场变化做出调整,不仅容易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风险,还会对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带来挑战。

关键问题:钱从哪儿来?

财政部于今年3月24日发布公告称,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32亿元,同比下降9.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7990亿元,同比下降8.6%。各地方政府向民众发放消费券,势必会增加财政负担。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在较前的3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但地方出台政策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

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引发了发放消费券“钱从哪儿来”的讨论。

3月23日,腾讯宣布在青岛城阳区率先推出消费券,下一步将支持更多省市发放。广西将于3月26日至5月26日通过与阿里巴巴联手,线上引流,带动广西线下零售、住宿、餐饮以及旅游等商贸服务业的稳定增长。同时联合阿里巴巴整合线上平台资源,打通广西的全国卖货渠道。 与十一年前的纸质凭证消费券相比,政府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发放电子消费券成为了一种创新实践。2009年发放消费券期间,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本级政府消费券发放规模、发放时间、申领人资格等诸多细则,发放成本大。如今这种线上引流带动线下消费的模式,不仅可以定向精准发放消费券,覆盖多个消费场景, 聚集了大量用户流量的互联网平台也可以有效降低消费券发放成本,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图片来源网络)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二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肯定了这种运作模式,其中第四条为“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

针对于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也可以纾解地方财政压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接受财新传媒采访时表示,全民发放消费券会增加财政负担,而且其效果未必理想。3月8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思想力”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发布一篇报告《疫后中国经济政策的思考与建议——回归经济核心逻辑,聚焦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提出,香港特区消费券政策未设定用途、未面向特定人群,致使政策效力大打折扣。借鉴香港特区的经验, 此次消费券不能全民发放,应补贴低收入群体,促进内需回补。

近日南京市以组合拳形式发放消费券,为体现差异化,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3类消费券按照系统内有关要求发放,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4类消费券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面向全体市民公开发放。

罗党论教授建议,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办法来达到预期效果并减少投入。比如,政府部门可以设计些消费刺激计划与商家合作,商家加入计划并给民众打折,政府则通过减税来补贴商家,拉动效应也可以是很明显的。

消费供给需双管齐下

与2009年发放消费券背景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次疫情不仅遏制了需求端,也对供应端产生重大打击,导致供应链断裂。2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降至26.5,为2004年5月有数据以来最低。消费券作为一种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长久来看,其政策效应会回落。如今疫情有极大好转,全力推进复产复工成为疫情之后经济恢复的关键。

2月26日,人民银行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至2.5%,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资金支持。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提高银行进行信贷投放以服务实体经济的信心。除了信贷支持,减税降费也是扶植中小微企业的重点。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建议2020年减税降费可由中央财政承担,以减轻地方负担,相应适当扩大2020年赤字规模来弥补减收缺口。

日前疫情在全世界呈蔓延之势,全球产业停摆,供应链捉襟见肘,如何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提振市场信心,已成了中国面临的一道大考题。

罗党论教授表示,消费拉动已迫在眉睫。他建议,在当前环境下,政府要想尽方法刺激经济,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普惠。

专访:

罗党论:为“民生普惠”,各地政府应尽快因地制宜推出消费券

政府“派糖”了!消费券该不该发?如何发?

(罗党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评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是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主要研究领域:公司治理与政府治理、资本市场、民营企业)

谷河传媒(以下简称谷河):您支持政府发放消费券吗?为什么?

罗党论:我是支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当下由于疫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下滑。对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不单是复工,还有是缺少各种订单和消费。另一方面,民众的收入水平可能急剧下滑,因为没法正常上班,但是物价却一直在上涨,进一步导致消费压缩,这样就变成一个恶性循环了。不消费,产业链就带动不起来。

经济学原理中有一个“投资拉动乘数”,因此政府肯定会大力发展新基建,但现在整个投资的拉动的效应并不可能很快显现,同时效果也越来越低了,而从“消费乘数”角度来说,用1000块钱的话有可能立杆见影地带了好几倍的消费量联动效应,消费市场规模扩大,首先会救活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当下最受影响的服务型的企业。

其次,减税当然也是一个刺激经济的好办法,但起作用的周期会更长远一些,为什么?对收入越低的人来说,减税对他来说是不明显的。减税效果对于中产阶级以上的人会更明显。但若要以消费拉动市场的话,我认为还是应该直接补贴会更有效应。

其三,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说,消费券保护并改善了中下收入者的生活需求,鼓励他们的生活信心,提高了消费的积极性。

谷河:有观点说消费券对于经济的刺激可能是短期的,没有办法达理想的刺激效果。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罗党论: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但首先我们要去解决当前的问题,短期有了,必然就有长期了。没有短期哪有长期啊?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量化宽松,因为 现在不“放水”的话,以后“鱼”都没有了。其次,消费券是过渡性的政策,如果消费因此拉动了,投资接着就自然也拉动了。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替代效应”,即说居民在得到消费券之后,会将一部分资金转到储蓄这一块去。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利率这么低,存钱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肯定是想办法花出去。

谷河:您觉得从具体举措来看,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建议,就是尽量的把弊端减少一些?

罗党论:首先,各个地方政府应该考虑哪些产业的拉动效应会比较强一点,这样才能确定重点需要去扶持的领域,也是就是消费券的使用范围,目前有些城市的的消费券都是旅游券,但是由于疫情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现在很多人也没有时间去旅游,所以“旅游券”等于一种广告效应,还有一些地方发放电器券、汽车券,但我觉得这也是下一步的问题了,不能真正马上地起到促进民生的作用。

第二,“消费券”必须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解决民生普惠的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去补贴赖以生存的民生成本,像一些必需食品,肉禽蔬菜之类的。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开始鼓励政府官员去餐饮消费,这也说明,刺激消费太重要了。

第三,从使用角度来说,发消费券不等于直接发现金。要限定使用期限,促使民众尽快用掉消费券;商家拿到之后再去找相关政府部门兑付。

第四,对政府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财政支出,但还是 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办法来达到效果并减少投入。比如,政府部门可以设计些消费刺激计划与商家合作,例如商家加入这个计划,商家给民众打折,然后政府通过减税补贴商家,类似这样,拉动效应也是很明显的。

当前最不能容忍的是政府不作为,多想一下民生,就有很多可为。

谷河:如何确保消费券发放的公平性?通过整理我们发现有的地方是全民发放,有的是限定一些群体。

罗党论:什么叫公平性?按人口都应有份,不管收入高收。如果设定限制条件的话反而会有可能造假,还可能产生寻租,这样就多了审核成本,导致整体发放成本上升。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对这个事物的认识是不够的;过去发消费券的操作方法也是不适合当下需求的,还有没有想到通过合理的减税、商业合作降低财政成本,同时提高成效。

在当前这种环境下,政府要想尽方法刺激经济,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普惠——消费拉动实际上是迫在眉睫了!

- END -

排版 | 雷越

编辑 | 蔡多

初审 | 刘颂杰

复审|张志安

终审 | 黄毅

谷河疫情系列报道

#Coronavirus

向下滑动查看

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无论身居何处,我们的生活都已深深受到影响。

处在风暴当中,即使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个体,也正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这场“战疫”之中。身处焦点中心的湖北籍大学生、报道最新疫情的实习学生记者、社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他们如何看待与记录当下,又以何种姿态面对现实,继续生活?中山大学谷河传媒希望在此时刻,记录下这段特殊的历史。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疫情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谢谢阅读

The End

亲切、好看、有温度、有力度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