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都3000亿了,为什么电机电控还没跑出一家大公司?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07 17:50:51
人说,投资就是赌赛道。
未来五到十年,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最吸引人的赛道之一。上万亿的市场,智能化应用的想象空间,都让投资人无比乐观。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投资人应该投什么?目前,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入局者众,破局者少。要说真正在终端市场站稳脚跟的品牌,也只有特斯拉。
相比变化莫测的终端市场,产业链的机会可能更为确定。毕竟,歌尔股份(SZ:002241)、瑞声科技(HK:02018)、欧菲光(SZ:002456)崛起的例子就在眼前。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零部件无疑是电机、电控和电池组成的三电系统。其替代了传统燃油车以内燃机、变速箱、汽油为主导的驱动系统。
但有趣的是,同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之一,三者的表现可就大相径庭了。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领域跑出了一家宁德时代(SZ:300750),目前市值高达3024亿。而纵观整个A股市场,整个车用电机、电控板块的所有企业加起来也不到400亿。
要知道,这样的差距,很难仅仅用市场规模去解释。电机和电控的市场规模,虽不及电池的710亿,但也超过360亿。
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电机、电控领域是否还会出现下一个“宁德时代”?
/ 01 /A股车用电机、电控企业市值相加,不到宁德时代五分之一
直观上说,驱动系统的不同,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最大的差异。
简单来说,由电机、电控和电池组成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替代了传统燃油车以内燃机、变速箱、汽油为主导的驱动系统。
其中,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取代了传动燃油车的石油能源,通过接收和储存充电装置提供的高压直流电后,再把电能输出给汽车,从而为汽车提供持续稳定的能量。
在电能输出的过程中,电机负责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而电控扮演更像是一个“大脑”的角色,控制电机的启动、暂停、转速、扭矩等各项“动作”。由于电机和电控需要在动力系统中互相配合,目前两者集成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三个零部件,电机、电控和电池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60%以上。其中,电池的成本比例大概在42%左右,而电机、电控合计只有22%。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崛起。从市场规模看,电池市场规模超过710亿,而电机和电控加起来的市场规模超过360亿。
比起市场规模的差距,更大的差异体现在两个行业里公司的表现。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领域跑出了一家宁德时代,目前市值高达3024亿。而纵观整个A股市场,整个车用电机、电控板块的所有企业加起来也不到400亿。
市值差距的背后,是业绩巨大的差异。截至2019前三个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328.56亿,是同期A股中所有电机、电控企业营收的1.38倍。37.6亿的利润,也是A股中所有电机、电控企业的3.29倍。
如果拆开来看,即使目前规模较大的电机公司,车用电机、电控的收入占比也并不高。以大洋电机(SZ:002249)为例,截至2019年Q2,其车用电机、电控营收仅为8.51亿,占比仅为17.94%。
同样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扛把子”之一,电机、电控企业和电池企业的表现相差如此之大,似乎很难仅仅用行业规模来解释。
那么,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 02 /车企入局,挤压电机、电控企业的生存空间
竞争格局的不同,两者当下有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看,电池领域的竞争主要由第三方供应商主导,除比亚迪(SZ:002594)占据17.31%的市场份额外,其余的市场份额均被电池厂商占据。
而在电机和电控领域的竞争,仍然是以车企主导。
其中,在电机装机量前10的商家中,有6家为车企(含车企子公司),占据了全部电机市场份额的49%。其中,以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CN:BK0625)最为典型,凭借整车销售的强势表现,两者占据了电机行业33%的市场份额。
在电控装机量前十的商家中,也有4家主机厂,占据了电控市场40%的份额。
那么,为什么整车厂会入局电机、电控领域,并成为行业的重要玩家?这和生产工艺以及产业成熟度有关。
从生产工艺上看,无论是电机、电控,还是汽车,都属于机械产品,生产依赖机械技术,生产环节的关联性更强,跨行的门槛更低。
从行业成熟度看,在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前,锂电池在3C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有近20年历史,行业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术标准和产品体系。
尽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技术并未出现迭代,因此3C电池供应商向动力电池供应商延伸相对容易。
随着国内手机产业链的崛起,国内的锂电池行业也在快速发展。随着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爆发,国内的锂电池产业自然也完美地承接了这部分增量需求,并诞生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技术路线和要求与传统电机有诸多不同,因此传统电机进入这个领域并不容易。
某种程度上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更像是一个新产业,基本与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同步启动。从目前看,电机市占率最高的第三方供应商也并非传统电机企业,而是专门进行新能源电机研发的精进电动。
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一批国内最早的新能源车企,都选择自配电机、电控的重要原因。而主机厂的跨界,在短期内直接挤压了第三方供应商的生存空间。
但拉长周期看,产业链分工势必会出现,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会例外。目前国内布局新能源汽车稍晚的吉利(HK:00175)、一汽、广汽等车企,也更倾向于外购电机、电控。
那么,随着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增加,以及电机、电控企业技术的成熟,电机电控企业是否还有可能出现比肩“宁德时代”的企业呢?
/ 03 /电机、电控领域跑不出下一个“宁德时代”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电机、电控的产品特征,注定这个领域很难跑出像宁德时代一样的巨头。
首先,电机、电控本身的标准化程度要远低于电池。
电机、电控替代的是传统汽车中的燃油机和变速箱,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汽车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标。不同车型、性能、用途的整车对零部件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电机、电控供应商需要提前两年,与整车同步开发其产品。
这个也可以参考传统汽油车的内燃机、变速箱行业。以内燃机为例,国内市占率最高的潍柴控股市占率不到18%。要知道,在电池领域,2019年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已经超过50%。
其次,受限于原材料和路况的不同,不同区域对电机的需求也略有差异。
目前,主流电机形式的有两种,分别是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其中,交流异步电机主要被欧洲老牌车企使用,供应链大都为博世这样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而中日车企使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大都由本土厂商提供。
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日盛产永磁电机的关键材料-稀土,而欧美稀土匮乏,原材料的差异导致了车企采用不同的电机。
二是与不同国家的路况有关。永磁电机在瞬态中效率更高,适用于频繁起停的路况,而交流电机在稳态中效率较高,更适用于高速路况。
某种程度上说,区域产品的差异化,使得国内电机、电控企业和电池企业的发展空间天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从盈利能力上看,与电池企业相比,电机、电控企业对核心组件的技术要求更高,同时由于部分核心组件需要由海外进口,成本支出也更高。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机、电控企业的盈利能力。A股电池板块的毛利率为24%,而电机电控板块只有18.6%。
总的来说,当下国内的电机、电控企业与电池企业发展的巨大差异,固然有发展起点不同的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行业天花板与产业竞争格局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两个生意有截然不同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