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生活百科 > 正文

某股民:长期投资格力电器有感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08 17:40:11


某股民:长期投资格力电器有感


好久没谈格力了,很多朋友说我现在谈公司谈股票的文章逐渐少了,更多的是写投资理念和生活类的文章,想想的确是这样。

我写文章一向没什么计划和方向,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对什么有感想了就写什么。而投资这个事情,大多数时候的确没什么感想,首先我的投资策略是长期投资,对短期的东西我是不怎么关注的。第二个我投资的三个公司,格力,茅台,万科,我对他们都非常的放心,我觉得放哪里几年不去管他们,也没啥问题。

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投资方式太过于随性,即使是投了以后,也应该要时时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你投资一个公司,需要你时时去关注和跟踪公司的动静。那一般是两个原因:第一,你自己对公司还没理解透,没有抓住本质的东西。第二,这个公司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之中,高度不稳定。当然我们谈论的是投资,对于投机来说,需要时时盯住股价的波动,时时的关注市场的消息面,资金面,政策面等等,不在我们探讨的范围之内。

一个公司的商业逻辑,往往很简单。比如我投资格力,实盘账户中格力的建仓是在2015年年底,建仓成本20元左右,到现在,4年半的时间,股价涨到60元左右。因为我在后面这几年有好几次增持,所以成本拉高到26元,期间没有卖出(当然有时候中新股了会卖出一两百股补充新股所需资金,因为我的账户一直是全仓,但是卖了新股后会买入补上)。

4年半的时候,说长也不长,但也不算短。在这4年半的时间里,格力的股价多次剧烈波动,比如2018初格力股价55,2019年初股价33,持续跌一年。也就是说我从2015年底持有到2019年初,才从20多涨到30多,而之前可是到过55啊!有些人说长期持股的人之所以能拿的住是因为成本低,真是这样吗?看着你持有多年的利润慢慢跌的差不多了,即使你成本低,还有盈利,你真的不会受影响吗?而现在格力股价60元左右,要知道在1年以前,格力就是60了,也就是说又在这里磨了一年,要是再往前推,2018年初格力就到55了,那得有2年半了。

这只是股价的波动,而关于格力的负面消息,那更是多如牛毛,特别是下跌的时候,什么行业天花板,夕阳行业,被美的超越,被小米等互联网威胁,多元化失败,不分红,银隆失败等等,而董明珠女士的负面消息那就更多了.......

所以说长期持股没那么容易,道理看起来很简单,要做到是很难的。为什么做不到,难道是我们没有定力,不够坚持?不是,如果你对公司没有深刻的认知,并对自己的认知非常坚信,仅仅靠坚持,靠控制自己不看股价,靠忘掉账号密码就能长期持股吗?那是不可能的。

看起来我回顾这几年对格力的坚守好像很不容易,比如我现在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打开格力的K线图去回顾了一下这几年格力的股价走势,才发现原来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原来我们又磨了一年没有涨了,感觉自己好像很不容易。

但其实真的如此吗?说实话,我自己这些年没有感觉到有多难,有多煎熬,甚至我今天不去看K线图,我都没注意原来格力又有一年没涨了啊!因为对我而言,投资就是我人生一个顺带的事情,我理解了我就不会动摇,也不会受任何人,任何消息,任何股价涨跌的影响。我认为如果市场的消息面,市场的观念能够影响你的观点和判断,那一定是你对自己观点的理解不够深入。

有人可能会问,那我对格力的理解是怎样的?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观念和众人没有意识到的发现呢?并非这样,我对格力的观点都是一些是耳熟能详的事情。比如说品牌,格力在空调行业的强势品牌定位,这是格力的强大以及投资格力一个最重要的点。对这个没有一定的理解,你就会经常动摇。

比如当小米出自己的空调的时候,大家担心格力要受冲击了,我看了这些就笑了,这是对品牌完全没有认知的一个表现。如果消费者的心智有这么容易改变,那品牌将没有什么护城河。在有些行业,品牌的壁垒没那么强,比如说房地产。在有些行业,品牌壁垒会特别强,比如茅台酒。但是格力这个品牌的壁垒处于二者之间的范畴,其中的细微强弱需要我们对商业和消费者心智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够感知到。

就像我以前投资老板,很大原因也是基于老板的品牌地位,很多人说油烟机没有技术含量,价格高,利润高,很多资本都会进来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了,然后美的,海尔,甚至格力都进入厨电行业了,老板不行了等等。但是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家电巨头十多年前早就进入厨电行业,而老板方太却把美的,海尔的厨电越甩越远。事实是过去两年,厨电行业不再是蓝海,已经出现负增长了,竞争趋于白热化,然而老板依然保持高毛利,高利润,产品价格依然高高在上,你看格力空调都降价促销了,老板价格依然坚挺。

这是为什么?因为品牌。

这里面的商业逻辑很微妙,需要我们去感知,而用语言根本说不出来。虽然我把老板卖掉换了茅台,但我对老板的这些判断从来没有改变。老板依然是一家十分优秀,非常有竞争力的公司。

对于格力来说,我持有的这些年里,格力的品牌一直都保持强势,我相信这个趋势还会持续很多年(想想当消费者买空调的时候什么品牌才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品牌,即使他们最后因为价格原因选择了奥克斯,但他们心里明白格力才是最好的)。强大的品牌加上高效的管理,造就了出色的盈利能力和强大的现金流。这些品质一直没有改变,所以我对格力一直非常放心。至于市场时不时出现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消息,都是一些次要的问题,并不是我投资格力的核心。只要我认定的核心没有松动,我就不会改变看法。

当然我投资格力的核心也不只是因为品牌一个因素,包括管理,包括董明珠个人,包括企业文化。都是一些大家听过的名词,没什么特殊秘密,只是对这些核心的认知深度不同。

而相反,如果对核心理解不够,企图用天天关注市场消息来填补自己对核心理解不够的不安感,那只是掩耳盗铃,没过多久,坏消息一出,股价一跌,你就改变看法了。

格力现在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分红比例减少了,不是今年减少,这是这两年有分红减少的倾向。而格力并不缺钱,即使是今年疫情原因,格力也不缺钱,当然特殊时期为了防止意外,少分红多留点资金也有道理,只是我感觉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格力一直以来都保持高比例的分红,而两年前就突然提出不分红,这是一个管理惯性的改变,一般这种改变都有其比较大的内在原因。

我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格力做的很多多元化的研究,比如冰箱洗衣机,小家电,比如智能制造,模具等等,也都研发了很多年,沉淀了很多年,有可能未来几年要在这些新领域有大的投入,要干一些大的事情,这也符合董明珠提出的6000亿目标。所以公司这两年开始减少分红比例,保留大量现金为未来的大规模投入做准备。当然我也只是猜测,具体如何发展只能观察公司未来的实际行动,而不必在乎市场的消息和言论。但目前,只要格力空调这一块业务保持强大,公司依然会是一个高回报的现金奶牛。

投资一个公司有时候就是你理解了一个逻辑,一个道理。

而这个道理你其实早就听过,只是你没有深入理解。一个公司的竞争力无非就是品牌,产品,盈利能力,现金流,管理,企业文化等等几个东西,并没有什么我们没听过的秘密,只是每个人对这几个东西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公司上,你体会到的深度也不同。

比如段永平投资苹果,他说就是他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苹果离开乔布斯也能发展的很好。很简单吧,其实段永平对苹果的竞争力,品牌地位应该早就彻底明白了,只是当时乔布斯得了癌症,随时会离开,所以他对离开乔布斯后的苹果还没有把握,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了,理解了,所以他就买了,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要长期持股一个公司,必须有一些长远的核心问题我们是真正理解了,才能真正做到放心持有。

而这些问题有可能要很多年才会明白,并非说这个公司你要去研究很多年,而是一些底层的逻辑,比如品牌,可能你需要很多年才能理解品牌的意义,但是当你明白了,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出一个公司品牌的竞争力。比如管理,没有多年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去研究公司,甚至自己有做过实业的经历,很难真正理解公司管理上的事情。比如企业文化,没有对商业和人性的理解,很难理解企业文化对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

所以巴菲特说他5分钟就能决定一个公司要不要投,不是说他5分钟就看懂一个公司了,而是他半个世纪一直都是投那么几个行业,对这些行业的商业逻辑他早就深入理解了,所以他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而段永平突然理解了乔布斯的事情,也不一定是他一直研究苹果研究乔布斯才得出的判断,可能是他在生活中,商业中,管理中慢慢总结思考,时间长了就明白了,因为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决定公司长远发展的往往就是几个简单的逻辑,而不是几个数据或增长率或市场所谓的消息(数据只能用来佐证你的观点),这些逻辑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如果改变,也是慢慢的改变,短期你不一定看得出来,你要看长远他们是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投资一个公司,要去理解这些逻辑,没有理解之前,不要轻易去投资,也许你需要很多年才能够理解,但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要不然你一定无法长期持有。

真正理解了,我们在持有的过程中,才会轻松自在,闲庭信步。我从来不理会市场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各种消息和情绪,每天关注这些太累,也没什么用,我只需要观察那些底层逻辑,有没有改变,或者长期来说他们是怎样改变的,是越来越强,还是趋于弱化。而这些东西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只需偶尔关注公司的经营状态即可。所以我做投资,我身边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我在投资,因为我平时的生活看起来和股票没有任何关系,我不关注股市,也从来不谈股票,他们和我在一起根本看不到我打开手机软件看股市行情。

而我观察很多投资人,他们匆匆的买入,然后每天非常努力的跟踪公司的数据,跟踪市场消息,看股价等等,看起来非常努力,非常关心公司的一举一动。实际上只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小事情做的再好,也挽救不了方向性的错误。战术再努力,也无法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2020.6.5 梁孝永康写于广州



作者:梁孝永康2017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对任何一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保护:著作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并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生活百科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