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值得一去吗?网上好多吐槽,可是却总是人声鼎沸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11 09:30:27
那年我是带着妻儿自驾去往凤凰古城的,对于凤凰古城的所有美好期待,最早的确都是来自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后来才知道凤凰只是沈先生的故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误以为小说中的边城就是凤凰古城,其实,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实则是地处湘西、贵州和重庆交界处的茶峒古镇。
这样一较真,竟然会有些失落,内心深处宁愿相信那个边城就是凤凰古城,也许这种不舍来自于那么多年因《边城》而根植于内心的一种凤凰情怀,索性就固执地认定这里就是边城,在那部大水车旁依然可以找到翠翠的身影。
真所谓“一弯沱江水、一叶风雨舟、一座彩虹桥、一排吊脚楼、一座凤凰城、一段凤凰情”……
就这样,我带着妻儿在凤凰古城住了下来。
走进凤凰清晨
如今的凤凰古城早已不是《边城》里的感觉,喧闹地很,即使我们躲在古城客栈里也难得清静,那份热闹会一直持续到午夜。
幸好,我知道凤凰古城的清晨尚会有短暂的宁静,于是我总会唤醒妻子,天蒙蒙亮我们就走进古城。那时候,感觉喧嚣褪去的古城好疲惫的样子。
假如能择个淡季清静的日子,凤凰古城是非常适合慢慢步行的,千万别急着赶路,如果有一天的时间就足够走遍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了,可以从北门城楼出发,沿着城墙,经过杨家祠堂,转悠到东门,一不留神就会围着古城游走一圈。
我和妻子的古城清晨,总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迎来古老青石板路上越来越多清脆的脚步声,古城在那时被唤醒。
在凤凰古城漫无目的的游走,稍不留神总会走回了沱江两岸。于是恰好遇见妇人正推开吊脚楼的窗子、男人卸下门板、小黄狗跑出门伸着懒腰、某一个木楼里飘出阵阵饭香......
我们见惯了钢筋混凝土堆积起来的建筑,对古建筑或是民族特色建筑总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们热爱古城,又能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一个重要理由。
像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这般一栋挨着一栋,它们临沱江而立、依青山而筑,倒影垂在江里,说不出地自在。这些吊脚楼大多历经300多年的风霜岁月,除了处处彰显着湘西少数民族建筑之美以外,在那里生活的人们世世代代的故事一定也会令人着迷。
我们在沱江边遇到了晨钓的汉子,知道他并未钓了几条鱼儿,他说那只是他与沱江的交谈,一日不可无,否则就少了一份精神。
天大亮了起来,人们从古城里涌出来,都会聚拢在沱江两岸。清晨的沱江美轮美奂,人们喜欢聚拢在s石桥上或是听涛观水、或是想着心思,从此古城和沱江就会一直热闹到午夜。
这时候我和太太也有些走累了,吃了早餐就回到客栈,要么再睡个回笼觉,要么就仰躺在藤椅里回味着那个清晨。
傍晚我们再见古城
凤凰古城的石板老街四通八达,总能遇到三三两两的苗族妇女,眼睛不眨地忙着手里的活计,面前两三个簸箕,堆着五颜六色的刺绣品,即使不买,看看也挺有趣。
《边城》里说的那个古城可能真的不会再回来了。如今的古城每一个角落都是生意,即使边角旮旯也未能幸免,居留在这里的绝大多数都已是外来的生意人,凤凰古城已经不再是世外桃源了,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寸土寸金之地。
好吧,我们还是回到沱江两岸去,那里船夫的号子声此刻最是热烈,乘木舟游沱江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后来我们去找寻到沱江岸边那部大水车,潜意识里觉得它就是翠翠的那部水车,吱吱嘎嘎地歌唱了百年,从未中断过,因为自古沱江就未干枯过。年轻人着上苗族的服饰,远远望去会让熟读过《边城》的人们产生一丝幻觉。
夕阳西下的万名塔三檐六角的塔身卓尔不凡,它屹立于沱江北岸甚是显眼,如今的这座塔虽然是在原塔遗址上集资新建的,但是毫不违和,早已与古城水乳交融。
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它,都能尽显出万名塔的无与伦比,正如塔身上题写的“中流砥柱”、“翰墨流芳”、“夕光射斗”那般地不凡。
沱江上有很多座古桥,其中“虹桥”最是出众,“虹桥”原名为“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它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一座风姿卓著的古桥。
我们总乐于站在虹桥上眺望凤凰古城,并努力寻找着《边城》的记忆。
我们有时候会幸运地遇到当地老人,极期盼他们能讲讲这里过去的故事,可是老人们会说:古城越来越热闹,但是却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安逸。
傍晚沱江最热闹的地方是以石为墩的那两座小桥,其一是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的石板桥,这里曾是当年出入古城的唯一通道。
与它相邻只有桥墩没有桥面的桥,叫做跳岩,着实需要一蹦一跳地方能过去。
这两座小小的古桥得以保留下来,为凤凰古城平添了一份追忆,也徒生了一种乐趣。
祝福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繁华,这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体现。可是我们总试图追寻古城原本的模样,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
祝愿凤凰古城能返璞归真,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期待下次再见。
图文原创:文艺蜀黍看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