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紫河的述说:昔日“臭水沟”变身城市“绿腰带”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14 09:28: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穿紫河的由来颇具诗意。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采菱行》中吟诵: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取诗中“紫菱”之意,穿紫河得名。
穿紫河横穿湖南省常德市中心城区,全长17.3公里,与沅水一堤之隔,东北角与柳叶湖相通,呈“Y”字形分布,30余万居民生活在南北两岸。三三两两的常德市民漫步穿紫河边,以前臭气熏天的穿紫河改造后成为十里绿廊,是市民每天打卡的休闲场所。
常德市年均降水量超过1360毫米,城市江、河、渠纵横交错,湖、塘、池星罗棋布,具有典型的南方丰水城市特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受开发程度高、硬质铺装多、污染排放大等因素影响,城市雨水调蓄渗滞能力减弱,内涝和水体黑臭问题成为百姓“心头之患”“城市之殇”。这些年,常德推进“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水资源”五位一体建设,穿紫河见证了打造城市小康生活样板间的时代变迁。
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穿紫河由“昔日龙须沟”变身“今日金腰带”。
常德市海绵办负责人张杰介绍,2015年常德入选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7大工程148个项目,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无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缓释”,塑造了绿色发展和宜居生活相互融合的和谐格局,形成城市提质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逐步形成。
“这片芦苇就是一个生态滤池。”在穿紫河船码头,张杰说,芦苇下布满了天然滤料、松散石块、渗水管、导流管等。船码头片区的雨水、路面污水混合后,经过这片生态滤池过滤,可达到景观水标准,然后排入穿紫河。
改造过程中,常德市政府斥巨资,拆除河堤、疏通河道、增加调蓄容积,在穿紫河沿岸建起8个新型雨水泵站,沿岸118个排水口被全部截流,修建了1100多公里地下管网,将无数大小“海绵”与穿紫河连通。
如今的穿紫河不仅恢复了自洁功能,还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消纳着城区的超量雨水。
48岁的彭礼刚是常德市穿紫河水上观光巴士船长,他曾在当地搞水产养殖,因为水质污染而放弃。2016年,穿紫河通过综合治理恢复通航后,他成为穿紫河上的船长,带领游客沿河欣赏城市新面貌。
一个流动的大“活水”池
建设海绵城市的一处处细小变化,让洞庭湖畔的常德脱胎换骨。
在常德柳园锦江宾馆,昔日宽敞的车道、硬化的广场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低不平的草地和错落有致的水塘。草地与道路接壤处,则留着1米多宽的草沟。
草沟上每隔几十厘米就镶嵌着一块条石,将草沟分割成无数断面。草地间蜿蜒伸展的车道、规划紧凑的停车场,都铺上了多孔改性水泥。
当地人士告知,下雨时,大量雨水通过草地、多孔改性水泥向地下渗透。随着雨势加大,雨水便汇集到草沟继续渗透。暴雨期间,超量雨水则会顺着草沟汇集到不远处的水塘。
这块巨大的“海绵”不仅铺向宾馆、公园、学校、居民小区,还铺上办公楼、教学楼、居民楼的楼顶。如此一来,80%的雨水都被“海绵”直接吸收。
剩下的20%雨水如何处理?在常德城区南北两边,分布着护城河、穿紫河两条河流,两条河流覆盖了大半个常德城,城市超量雨水便被它们“收留”了。
记者见到,常德市很多小区里精心排布着这类设施,将原来废弃不用的雨污水储存利用。在武陵区落路口社区天源星城小区,篮球场下藏着一个150立方米的大水池,专门用来收集雨水。小区内还增加了植草沟、道路环保雨水口、雨水花园、水生态修复系统等过滤体,可有效沉淀和净化雨水。
经过反复多重过滤,快排变成缓排,雨水得到净化,并存进储水箱、景观水池,循环利用。存蓄的水替代自来水用于景观补水、绿地灌溉以及居民的日常清洁用水,水在小区“活”了起来。除了天源星城小区,泰达润景园等小区都应用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常德的城市道路启动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紫菱路西段是海绵型道路建设示范工程。一块块3寸见方的小石块整整齐齐铺在道旁,石缝间填满了碎石和粗糙的沙砾,地砖之间的碎石缝隙是雨水自然下渗的通道;人行道上的植草沟里花草葱茏,使用粗砂层与透水混凝土新技术,不再是以前的黏土栽种。
一处承载乡愁的诗意栖居地
穿紫河畔的大河街、小河街从沈从文的笔端走出,在老常德人的记忆里复活。常德打通内河水系,连通新河、白马湖、穿紫河、柳叶湖、沾天湖,开辟往返航道45公里,建设丁玲公园码头、白马湖公园码头、柳湖沙月码头等14个码头,开通水上观光游览船。
如今绿河两岸,“德国小镇”、婚庆产业园、常德河街等滨水街区平地而起,昔日“臭水沟”变身城市“绿腰带”。几位散步的市民说,之前的“黑水”河畔因为河道气味太重,住户稀少,现在这里成了宜居的家园。“倚水听雨、枕河安眠,就是我们老百姓所盼望的小康社会。”市民陆先生认为,城市改造不仅是经营城市、提升商业价值,对于居民来说,好的环境才是真正的无形财富,唤醒大家对城市的记忆。
现在的常德,既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常德启动河街建设,将城市历史和文化融合,一幅祥和的画卷正在铺展。
常德市同时以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打造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老西门是常德面积最大、最具地方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棚户区改造范例。通过挖掘整合常德丝弦、花鼓戏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护城河、杨家牌坊、火神庙等古迹,还原老常德人的生活场景,并恢复了老常德的民居——“窨子屋”,成为一处承载市民记忆乡愁的栖居地。
(记者 洪克非 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