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奇闻 > 正文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22 07:40:17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前记: 李尧臣(1876——1973),河北冀县人,清末民初著名国术大师。在其父的教导下,他自幼习武,尤以剑法见长。后来,由于家境败落,14岁独自前往北京,先在荷包行做了四年学徒,后经人介绍进入会友镖局,开始了28年的镖师生涯……

如下,是根据李尧臣生前的口述,整理的部分文字资料。以飨读者。

保镖生涯\\李尧臣口述

初入镖局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1890年(光绪十六年),我才14岁,就离开直隶(今河北省),来到北京,在荷包行学徒。1894年,经人介绍,加入了会友镖局。为什么我能够进镖局呢?因为当时各县乡都讲究练武。农闲的时候在场子里练,农忙的功夫晚上也要在油灯下练,所以一般人提到会不会武艺,总说你熬过两灯油么?

当时地方很不安定,练习武艺,一则可以防身,二则可以保卫家乡。我自小就跟着老师练,会打太祖拳。但更主要的是,离我家乡不远,有个绢子镇非常繁华,比县城还热闹。绢子镇上开有很多镖局,会友镖局南柜就在那里。我家里和镖局早有来往,我也因为会点武艺,久想当个保镖的达官,所以在荷包行学了几年徒之后,又改行入了镖局。

当时北京有八大镖局,会友镖局最大的一家。开设在粮食店南头路西。在我进镖局的时候,正是会友最盛的时代,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分号。镖局的规矩,和一般商号不同,都是师徒关系。整个会友镖局共有1000多人。总管事的人,我们称为当家的是孙一延,一般人叫他老孙四,我们称他孙四掌柜。

进镖局首先得拜师傅。我的师傅叫宋彩臣,师傅的师傅叫宋迈伦,是清朝中叶有名的拳师。拜师以后,首先是跟师傅学武艺。先练拳术,叫做三皇炮槌。三皇也叫做三才,就是天、地、人。后练六合刀,随后又练大枪,三十六点,二十四式。十八般武艺,差不多都练到了。

以后又练水上的功夫,水里得使短家伙: 分水揽、雁月刺、峨眉刺、梅花状元笔之类,学了不少。水陆功夫学会了,就学使暗器。

学会了软硬功夫,还得练飞檐走壁,蹿房越脊。所谓蹿房,是攥着房椽子头,往上一翻,一丈多高,一蹿就上去。落到房檐上要轻轻落下,不能有动静。越脊,是说越过房梁在房梁上走,不能在房瓦上走。踩在瓦上,嘎嘣一声把瓦踩碎,别人就发觉了。

学会了飞行本领,还要练马上功夫。古来作战有车战、水战、步战、马战。保镖也得准备这四样和敌人打仗的技术。因为镖客在镖车上拿着长枪,就和古代车战仿佛。在船上水里和敌人交手就是水战了。步战马战,更是常有的事。

保镖有水路镖,陆路镖。水路镖是乘船,陆路镖是起早。水路镖,镖客在船上保护;陆路镖,或者坐在轿车里,或者骑马跟随护送。

走镖,是镖局子头一项最重要的买卖;还有一项重要的的买卖就是看家护院。当时秩序不好,不单出门行路有贼人拦路行抢,就是城里也不太平。所以当时的大宅门、大商号都得有看家护院的。这些看家护院的不是他们自己雇用的,一般都是和镖局子接头,由镖局子派人前往坐夜。大宅门找会友护院的不少,最有名的就是李鸿章了。

有人说,李鸿章找的护院的,每月给几百两银子。据我所知,可没有这些个。到了年终,柜上赚了钱,大家可以分红,但那时当家吃大股,一般人分的也不多。护送大官上任,遇见官儿高兴,送到以后赏个十两二十两的,那是外快,不在正式收入之内。一个保镖的每月虽只挣几两银子,可是吃的是柜上的,而且好吃好喝,生活还是挺舒服的。

镖行话趣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镖局的光会武艺还不行,必须学会行话。当时买卖家各行各业都有行话,镖局子也镖行的行话。不过,镖局的行话,不仅是在同行之间应用,主要是和江湖上的贼人见面,必须用行话交谈。这种行话叫做“春点”,一般人称之为“江湖黑话”。彼此拉交情,镖行必须和气,光凭武艺高强想制伏他们,那还是不行。

既然当时遍地是贼,在路上就不免不了和贼打交道。贼人隐藏在各处,冬天往往在地上趴着,夏天就在高梁地里藏着。有的打扮成种庄稼的、打柴的,很难分辨出来。有些贼人往往在道路当中放上一些荆棘,拦住人马的去路。保镖的一看见有这些荆棘,就知道有贼了。说句行话,这叫“恶虎拦路”。

这时,当头儿的立刻吩咐手下的弟兄们做好准备,举着枪,拿着刀,看住镖车。当头儿的自己却要放下武器,紧走几步,向前准备和贼人答话。

这时候,镖行的头儿就要满脸笑容,抱拳拱手,先向贼人行礼,招呼一声:“当家的辛苦!”他也回答一句:“掌柜的辛苦!”接着镖行的规矩,“贼”是朋友,遇到了贼就是朋友到了。如果是初次见面,他必问你:“哪家的?”我们就说:“小字号,会友。”接着他又问:“你贵姓?”我们就说:“在下姓某,草字某某。”可是我们不能问贼“贵姓”,要一问,他就该起疑心了,你要拿我是怎么着?

“朋友”见面以后,必须拿黑话对谈,说明这一方确是镖行,对方确是“江湖上的朋友”。黑话的内容,不外两点: 彼此都是一师所传,应当讲江湖义气,更重要的,镖行必须承认,你这碗饭是贼赏给你吃的。他问:“穿的谁家的衣?”就答:“穿的朋友的衣。”又问:“吃的谁家的饭?”就答:“吃的朋友的饭。”这倒是句老实话,要没有做贼的,也就用不着保镖的了。

按着镖行的规矩,走镖沿途要喊镖号,也叫喊趟子,因此,走镖也叫做走趟子。镖行的镖号,喊“合吾”二字。喊法又有种种不同。如在住店或过桥时,喊“合吾”二字抑扬迂回拖得很长,这叫做“凤凰三点头”。平时所喊“合吾”二字,就比较短促,有时就是简单两个拍子“合、吾”。

路上遇到贼就是上前用好言应付。平安放过以后就算没事了。遇到贼人不听这一套,硬要和你比武较量分个胜负的,那就只好和他相拚了。真正动手的情形,一百次也未必有一次了。可是干镖行的死在贼手里的,也不在少数。

当我走镖的时候,在直隶、河南等地还有红枪会之类的组织,他们遇到镖行走过,必要找你比武,他们倒不抢东西,主要试试你的胆量武艺,没有两下真功夫,遇到他们也不容易过去。

镖局与贼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因为镖局子与贼讲“朋友”,所以贼到北京来买东西时,我们镖局子就有保护的责任。当时官面上有专管拿贼的采访局。他们称贼为“点子”。可是一看见贼进了镖局,他们就不敢拿了。

为什么官面上还让镖局一头呢?因为镖行有后台,我们称为大门坎,也就是当时在朝廷最有势力的大官。比如会友镖局,后台老板是李鸿章。他应名算是会友的东家。可是也不用他出资本,因为会友派人给他家护院守夜,拉上了关系,就请他当名誉东家。采访局要得罪了镖局子,镖局子跟李鸿章一提,一张二寸长的小纸条就要了采访局的命。

镖局子除了应付贼,还得对付北京市面上的地痞流氓。当时在北京城里专有这么一种人,社会上称为“嘎杂子”,专门吃仓、讹库、到宝局挑案子。因为镖局子专门保护这些场所,他们就专跟镖局子作对。

在当时有个最有名的嘎杂子叫做康小八。他和镖局子的人只要一碰头,在哪儿遇见在哪儿打。那时侯北京城里从珠市口往南一带,人烟稀少。镖局子常和康小八在天桥一带打群架,仇越结越深了。

康小八是京东康家营的人,没有什么真功夫,就是手黑。后来有了洋枪,他身上总别着洋枪,看谁不顺眼,就给谁一枪。有这么一事: 他找个剃头的给他剃头。他剃着头,信口问:“你知道北京城有个康八太爷么?”剃头说:“那小子不是东西。”他忍住气问:“怎么不是东西?”剃头的说:“净胡来。”他又问:“你认识他?”说:“不认识。”康就说:“好,叫你认识认识他。”掏出枪,一枪就把剃头的打死了。

康小八手下本来有一伙人,后来他就单挑了。他打死的人越多,疑心越重,总疑心有人暗算他。黑夜里走道,后面有人脚步比他快,他就给一枪。后来,康小八叫五城练勇逮住,剐在菜市口了。

除了贼、流氓外,还是专和镖局子打交道的,就是“访友”了。当时江湖上有个习惯,叫做“以武会友”。只要是会点功夫的人,到镖局子来拜访,照例抱拳拱手,开言带笑,称呼“老前辈”。这一来,总得管他一顿酒饭,临走送点盘缠,缺衣缺鞋的送衣送鞋。说是以武会友,也并不完全是比武。有来到柜上练两手的,也有不练的。反正总得报名道姓,跟什么人学过艺,哪一派的门徒,没多有少,就得送几个钱花。真有名气的人没有出来访友的。

劫镖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前面说过,保镖遇到贼人全凭江湖黑话和他周旋。只要他肯点头借道,就算过去了。所以保镖以和气当先,轻易不和贼动武。我们常说:“人缘就是饭缘”,要凭武力压人,到处得罪人,强中自中强中手。可是贼要不讲江湖义气,那也就顾不上了。为了保住镖车,就得和他拚个你死我活。

出门保镖跟贼人交战,一交手三两下,至多不过五着,就得把贼嬴了,才能保住镖车无事。记得有一回、保镖路过固安县浑河以北摆渡路口,上了船,船户一看镖车多,有钱,刚过了河,他们就要截我们的镖。船户用船篙,我们使硬家伙,拚了一阵,把他们打败,才没出事。

还有一回,在郑州庙以南,晚上住在店里。第二天一早,起五更我们就动身了。刚走出不远,有一道桥,贼人暗里把桥弄坏了,表面上可又不显。带头的嘴里喊着凤凰三点头的镖号,正要过桥,桥坏了,差点连人带马陷在水里,忙说:“不好。”知道遇贼了,直跟贼说黑话,贼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过去,只好与他们交战。

庚子年闹义和团,镖行就不好办了。刚兴义和团的时候,还没有怎么跟镖局子为难。义和团跟洋人作对,什么东西沾点洋字,就犯他们的忌。那时兴了洋枪了。保镖的人除了长枪短刀的旧式武器外,每人身上正掖个小洋枪。遇见义和团,他就是查你带没带着洋枪,要让他查出来就免不了麻烦。我们为了防身不能不带,可要让他们翻出来就给没收了。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会友镖局曾遇见这样一回事:

会友镖局接了一桩买卖,由保定往天津运10万两现银。这是盐法道的银子,当时叫做“皇杠”,都是100两一个的大元宝,10个元宝装一个鞘。会友派了8个人保着,由河路分坐四条大船运到天津。船走到下西河,遇见税务司拦住要检查。税务司有好几十人,都穿着号坎,青坎肩,白边,白字“税务司”。

镖局子的头儿赶紧跟他们打招呼,说:“我们运的是饷银,没带私货。”税务司的人挺横,说:“我们奉了上谕,饷银也不行,也得查。”等他们一上船,才知道是土匪改扮的,要劫“皇杠”。我们当然不能轻让,两下就交手了。我们一个船只有两个人,他们一船上来20多人。他们人多,我们人少,结果我们8个人死了4个,剩下4个人。赶忙派人去报告地面,请求官兵保护。

官兵赶来一追,才把他们吓跑。因为银子是1000两一个鞘,100两的大元宝,他们抢到了手也没法运走。我们一追,扔得满地都是大元宝。我们想法运回船上,还失落了不少。地面上想,一定有落在庄稼地里被庄稼人拣去了,县里出了告示追查,陆续又送回来不少。最后一计算,只丢了两鞘多银子。这笔损失当然由镖局赔偿。

镖局子遇见这件事,当然不能善罢甘休。派人一打听,才知道为首的人叫宋锡朋。宋锡朋本来是冀州李家庄人,自幼武艺出众,后来参加了义和团。义和团失败,他就聚了一帮人在黄村南边宠家庄当了土匪。开始只有五六百人,后来人越聚越多,声势越来越大。我们走镖的无法走了。

于是八大镖局一合计,决定合在一起和他们交战。那次他们有一两千人,镖局子才百十来人。宋锡朋两手使枪,枪法极好。可是他的部下都不是练家子,手使大砍刀,只会些笨功夫,不是镖局子的对手。

但他们人多,又是以死相拚,彼此纠缠了好几个月,一直追到保定才把他们打垮。宋锡朋跑到东三省,入了马达子(胡匪)了。

到了1902年,这时两宫回銮,北京城又恢复了从前的秩序。会友镖局忽然得到衙门的来信,说是宋锡朋已经偷偷回到冀州李家庄,在家里藏起来了。

会友镖局就派焦朋林、卢玉璞带我们40多人前往冀州,由冀州马队带着,出其不意地把宋锡朋的住宅给团团围困起来了。宋锡朋是神枪手,可是架不住我们人多。他把子弹打完,只好和我们交手。焦朋林上去,用夫子三拱手的拳法把他擒住。这已经是五更时分,天将放明了。

宋锡朋被捕,押解到北京。西太后听他是神枪手,想看看是怎样一条好汉。宋锡朋带着脚镣手铐,西太后一见,说:“敢情是这么一个人哪。”后来,宋锡朋又解到保定,在保定给杀了。人头砍了下来,在各地示众了好多天。

镖行零落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太后从西安回到北京,为了表示庆祝,北京城办了一次皇会。项目有五虎棍、少林棍、秧歌、小车会、高跷……北京城里,关厢、顺天府各州县都来参加。镖局子里头有头有脸的都加入表演拳术和各种武艺。

我在她面前舞了一回八仙庆寿剑。为什么叫八仙庆寿仙呢?原来兵刃都是凶器,在交战时要拚个你死我活的,一般都叫什么断命刀、追魂枪,可是表演时,非说些吉利话不行,所以叫八仙庆寿剑。后来梅兰芳演霸王别姬,他舞剑的手法是跟我学的;杨小楼演闹天宫“那时候叫安天会”,也是从我这儿学会的猴拳。

闹完义和团以后,我们照旧护院走镖。可是火车、洋船一通,本往客商不用起早雇民船,保镖的生意就越来越少了,最后就专做护院的买卖。镖局子也逐渐减少,只剩下会友一家。

1921年(民国十年),会友镖局也结束了。镖局子里的师兄弟、师叔、师大爷,年纪大的回家养老去了;年轻的就由各银行、商号、住宅分别雇用,替他们看家护院。会友从清初开设,一共办了300年,师徒相传了好几辈。

我离开镖局后,先在外五区所办的半日制学校教武术,由外五区给一个警察的饷。这样,我认识了外五区的高署长,后来就在天桥永心亭开了个茶馆。这个茶馆方圆有20丈,能容2000多人。来的人喝水只付两个大铜子,我在茶馆里预备有各种武器,可以随便练武比试。看武术、练武术的都不另外花钱,这个茶馆天天满座。

茶馆里练武,也等于我们镖行所谓以武会友了。可是高署长有交代,不许我们跟他们真正比赛,说:“打坏了人不行。”有那些想来捣乱的,有警察保护,他们也闹不起来,我这个茶馆前后开了12年。

说起比武,我们也做过一件露脸的事。有一年,日本人来中国摆擂台,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四处和中国人比赛武艺。愿意参加的随便报名,然后凭着抽签的顺序和日本人较量。

中国末代镖王——李尧臣传奇故事(自传)


我在南京和他们比赛,我的师叔焦朋林在天津和他们比赛。日本人功夫都不错,腿脚挺硬朗。但没有中国拳术那么灵便。我一上去,日本人看我是个老头儿,说:“你还行哇?”我说:“来吧,小子,我先让你三拳。”所谓让他三拳,其实是个阴招。让他三拳,就把他的路数摸清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力巴拳,打过三拳,再出来就没有多大劲了。我估计着也够了步数了,就大喝一声:“你下去吧!”猛起一拳,打了他个冷不防,他一个倒栽葱跌下台去。

参考文献《民国江湖风云》图片来自网络


猜你喜欢
奇闻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