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儒专栏 | 渐显辉煌的民国时期海南美术
艺周刊 发表于:2019-07-18 10:05:17
原标题:王家儒专栏 | 渐显辉煌的民国时期海南美术
文/王家儒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的生长与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及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民国时期海南美术事业的发展,既受到中国当时的政局、经济实力、文化格局、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受本土经济、交通、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制约。
海南是著名的侨乡。截至1928年,全岛出洋的人数共约120万-130万之多。这些侨民不断来回往返,一方面促进了家乡的经济建设,另方面也带来了外埠的文化,因而像文昌、琼海、琼山、万宁等沿海一带侨民聚集地较早就接受西方先进民主思想影响,鼓励子女外出求学,一时文风昌盛,名人荟萃。
民国时期的海口骑楼老街,如今成了画家们绘画写生的好地方。图/老相册
“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觉醒,许多与时代共进的青年高举科学、民主和新文化的旗帜,极力引进外来文化掀起改造田文化的热潮。受这新思潮运动影响,海南许多具有侨乡背景的青年将目光投向内地与国外,跨洋过海,吸收新学,寻求真理。这一批批的激进青年中就有一部分美术爱好者。他们负笈北上或出洋求学,揭开了民国时期海南美术的新篇章。学成之后,他们有的投身于革命与新文化、新美术运动的洪流,有的在国外、南洋带从事艺术活动, 有的散落在各地教书,以各自的方式写下了开拓者艰辛创业的页。
在这批陆续负笈求学者中,既出现了像叶云、符罗飞、陈学书、卢鸿基、符拔雄等精英,也出现了像杨炎、符凤山、韩托夫、吴公虎、吴乾鹏、林绍仑、郑昌中、吴泰三等俊杰,他们以自己的才智在各个艺术领域里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傲。
由于海南处于南疆边陲,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经济薄弱,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滞后,既没有高等学府,又没有专门的博物馆、美术馆等相应的机构,民众对美术所知甚少,能开设美术课的中小学也很少。因而,这些学有所成的英才只能在国外或内地寻求事业发展,无法在故乡生根、开花、结果。
1950年代卢鸿基教授制作雕塑
1947年,返故乡养病的卢鸿基筹备并发起了海南岛美术研究会,并于1947年6月在海口市商会举行为期3天的“海南岛第一届美术展览会”。 这是海南岛美术史上第一个创举, 历史性地将这批画家聚在一起。1949年,符拔雄创建的私立海南美术专科学校才真正将美术教育的种子撒进故土。如果说前者是因为美术生存环境的荒芜而难于再现辉煌,后者则由于规模小,经费匮乏,学生稀少,时间短暂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但他们的理想与精神令人敬仰对海南美术发展产生了一 种潜在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海南,历经八年抗战苦难后,已是千疮百孔,人口数剧减五分之一。紧接着内战烽火又起,政治形势变得异常严峻,经济更加萧条。这时期基本上没有美术青年再远渡重洋,出岛到内地求学者也廖若晨星。那些对美术事业挚爱的坚守者只能在这个凋零的时运中孤独守望、匍匐前行。
1937年的海甸溪和钟楼。图/老相册
民国时期,举国上下饱受外侵内患的影响,战事频仍,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整个社会处在极为动荡的状态,20世纪40年代,全岛人口还不足300万。然而,据手头所掌握-些资料看,在这政治混乱、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文化底蕴并不深厚的大背景中,海南这个小岛至少有近20位美术青年跻身于中国的美术大潮之中,而且还出现了对中国现代美术史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可以这样说,民国时期的海南美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其所产生的杰出人物以及他们对中国现代美术史所产生的影响力度是其他各个时期都难以企及的。(本文摘自《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文学卷)(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王家儒所著的《海南美术巡礼》部分 第五章 晨曦初现——渐显辉煌的民国时期美术 概述)
专栏作者简介:
王家儒,海南省海口市人。1982年毕业广东肇庆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88年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硕士学位。现为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国家教育委员会硕士论文通讯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海南省美协顾问、理论委员会主任,海南省美协第四、第五届副主席,海南省青年美协名誉主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