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国内要闻】中国医学科普进入“硬核”时代

乐山本地宝  发表于:2019-07-29 12:05:04

(来源:乐山人大)

原标题:【国内要闻】中国医学科普进入“硬核”时代

每个人微信群、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和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信息。根据企鹅智酷的数据统计,目前国内有4万多个健康自媒体、周阅读量逾百万、全网日医疗信息搜索超6000万……这组数据足以表明国人对于权威医疗信息的渴求。

【国内要闻】中国医学科普进入“硬核”时代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3份系列重磅文件,其中“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正是其中排在前列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倡导健康文明生活,防控癌症、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目标,医学和健康的知识科普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民众对于健康科普的需求也已经进入一个“硬核”时代,不仅仅满足于了解健康常识,还希望能主动获取和学习疾病全周期所需科普知识。

打造国内权威医学科普互联网平台

01

互联网已成为普通民众获取医疗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受变相广告、缺乏权威来源等因素影响,各种医学信息的缺失和错漏屡见不鲜。“魏则西事件”让用户对这类不客观、不权威的“科普内容”的容忍达到极限。公众急需专业、靠谱的内容来满足资讯诉求。与之相对应,也出现了一批专注科普内容生产的企业。

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腾讯自2017年起开始筹备以专业医学科普为核心的腾讯医典,并在2018年正式推出。目的就是用“医生写的科普”取代网络小编资料整理的“洗稿式医疗科普”,填补互联网在专业医学科普上的空白,构建一个标准化、系统化、可信赖的权威互联网医学科普平台。将来自医生的专业医学知识与文字、动画、视频等富媒体形式结合,并通过线上社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用户需求场景精确匹配,让用户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医疗周期中,都能获得想用、有用、能用的医学信息,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

专业化、结构化和易用性是互联网医学科普的新原则。在专业性上,医疗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医学科普更应该以严谨精确作为首要原则。此外,随着慢性疾病高发,仅提供“这种症状通常是什么”“常见病怎么治”等浅层知识并不足够,大众健康科学素养的持续提升,同样需要更多的系统化、结构化医疗知识图谱,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健康。同时,医学科普的表达需要打破认知门槛,以更丰富的手段把专业知识转变成普通用户看得懂、用得上的健康助手。据介绍,根据腾讯医典公布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6月,相比日常健康资讯类内容,用户在乳腺癌、阿尔茨海默等疾病类目下的文章点击数、停留时长大幅度增加。由此反映出人们在获取医疗健康资讯方面的一大变化趋势:医学科普已步入“深水区”。

对于医学科普平台而言,信息的权威准确尤为重要。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腾讯医典已经与全国上百家知名医院和1000多位权威专家建立合作,其中两院院士、全国学科主委及学科带头人80多位。成立两年左右时间,腾讯医典覆盖病种数量已超过8000个,不仅囊括常见病等高光领域,同时还向肿瘤等重疾和罕见疾病延伸。截至目前,腾讯医典内容库中4万余篇文章都由医学专家逐字审核和书写。在重点疾病领域,由全国学科带头人亲自组织一线专家分工合作,共同编撰,从而确保整个医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信息的前沿性,并符合中国临床实际。“我们基本是参照医学论文的模式,来进行科普内容的生产,并专门开发出特有的一套工业化内容生产流程。每一条来自腾讯医典的医学科普知识,都来源于真实医疗场景中的患者需求,经过专家团队交叉审核比对,并根据最新前沿进展动态更新。”张猛介绍腾讯医典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所信任,多家权威医院也接入腾讯医典内容,作为患者教育平台。

“我们希望充分借助互联网的触达优势,真正解决公众在医疗资讯方面的核心痛点,即专业、深度医学知识的缺失给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带来的困扰。除了图文并茂,如漫画、视频等呈现形式,基于医学知识的特性,腾讯医典还在国内率先开启了将3D人体可视化模型应用于患者端科普的尝试,让信息更直观、可感,拉近普通人与复杂难懂医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张猛说。

中西合璧“护航”国人健康

02

然而,打造系统化、专业医学科普既往国内并无案例可供参考,国外在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医学健康科普等方面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做法吗?《环球时报》记者在查阅资料后发现,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形成了一套借助互联网上的专业医学科普平台延伸医疗服务的时间和空间,从医院拓展至家庭、社区甚至全社会的模式。

大部分国人对WebMD这个名字并不了解,但对美国人而言,WebMD好比医药版百科全书和字典,这家于1998年创立的医学健康信息平台,主要提供经专业医疗人员认可的医疗信息和健康管理资讯,发布内容包括症状检查表、药房信息、药物信息、专科医生博客文章等,是美国受用户认可的一站式权威健康资讯网站。美国每月有超过7600万人通过WebMD来了解医学和健康资讯,而且,WebMD的线下杂志还分发到全美85%的医疗机构。

那WebMD的权威可信的医学资讯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据WebMD企业发展和全球策略高级副总裁Jeremy Schneider介绍,WebMD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认证医师编辑团队,从医学角度审核内容的准确性,确保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视频都经得起医学的考证。同时,每个医疗健康话题的内容都由医疗专业人士和专家团队共同讨论来制定。WebMD “朋友圈”内都是专业医生、护理人员和医学专家——WebMD与美国疾控中心(CDC)、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等政府机构合作,获取高质量的权威信息;WebMD的医学团队与各个专业领域的100多名专业医生和健康专家合作,确保内容随时保持最新、最精准;此外,WebMD Medscape还在全球拥有超过360万个活跃医生用户。

每篇文章不仅需要权威可信,还要能让普通人读懂,所以WebMD要求所有文章都要让拥有六年级阅读能力的读者读懂。为此WebMD聘请了多位获奖医疗记者、医学编辑和内容策略专家,对文章的通俗性进行把关,比如缩短文章长度,让文章读起来更易懂;采用对话方式,或者经常出现诸如“你”这样的第二人称,使文章权威而不失温和;另外,还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提示给用户带来简单轻松的体验。

据了解,目前腾讯已与WebMD达成独家战略合作,获得超过60000篇医学内容的全球独家中文授权。通过WebMD独家授权的专业医疗资讯、健康科普内容,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专业、易懂、好用和可信赖的医学科普内容。

科技向善的最新“抓手”

03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已经正式加入腾讯医典医学科普顾问团。钟南山表示,“互联网是革命性进步,在公众医学健康科普中起到关键作用,希望充分发挥好互联网平台优势,为广大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提供可靠的医学科普知识,提高全民医疗健康水平和疾病认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领域著名专家董家鸿在采访中表示,“每当实施治疗之前,医生都会对患者和家属阐明病情,但一连串的医疗术语后面,即便跟着口语化的解释,对患者来说可能还是一头雾水。患者不由得担心:医生有没有隐瞒或夸大一些东西?”董家鸿表示,“正是这样一种失衡、这样一层知识壁垒,阻隔了医患间的理解和沟通。”

董家鸿认为,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医生在医疗健康信息传播过程中是缺位的。权威的发声很弱甚至没有,补风捉影者、大肆渲染者就会趁机补位。所以,对于医生来说,除了临床上与患者的沟通,还要有与公众的对话。他表示,“有责任心的医生不仅要尽力为患者看好病,同时还应该将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语言准确无误传达给患者和公众,让他们在生活当中能够受益良多。”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现在提倡的健康中国得到了全国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这种拥护就是我们做健康科普的一个最重要基础,我们要因为人民的迫切需求而努力。实际上,在今天大健康的旗帜下,各类健康资讯层出不穷,但其中既有违背科学的地方,也有广告的成分,这是老百姓不高兴看到的,也是政府和有关机构重视的问题。

赵平认为,好的科普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科学,不要用“绿豆汤”式的理论去误导民众。第二是要让老百姓不仅喜欢听,而且还能够听得懂。“我想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想一想,如果今天台下坐着的是普通的市民,如果给他们讲基因、讲靶点的话,有多少老百姓能够听得懂呢?”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受益,“这个是我们终极的追求。”

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表示,作为一家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见长的公司,腾讯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将旗下专业医学科普平台——腾讯医典打造成广受认可、细致专业的权威医学IP产品,帮助人们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提供正确的指导,减少恐慌,更有效地整合医疗资源来改善自身健康。希望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拓展和技术创新,同时与政府、权威医疗机构、专业人士等各界全面合作,建立医患之间的有效连接,消弭医患信息不对称,让患者就医更从容,医者行医更轻松。这也是腾讯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应有之义。▲

来源:环球时报(刘扬)

特别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