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摄影旅游文化传媒  发表于:2019-08-02 11:31:23

原标题: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用肖像书写历史

——记《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文/哈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备受关注的第九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颁奖典礼暨作品展览,2019年7月9日上午在上海富士影像共享空间举行。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评选活动是全国人像摄影领域最有权威的评选活动。从第一届到第九届已经有了26年的历史,这些年来《中国人像摄影十杰》评选每三年举行一次,成功选拔出了代表中国人像摄影最高水准的优秀人像摄影师,这些摄影师也的确成为了中国人像摄影的中坚力量。如今人像摄影十杰已成为众摄影师心中的梦想和至高的荣誉。在这为数不多的九届十杰评选中,蒙古族摄影家阿音以他的《乌珠穆沁蒙古人》夺得第六届人像摄影十杰,以《布里亚特蒙古人》摘得第九届人像摄影十杰桂冠,成为获此殊荣的全国唯一一名少数民族摄影家和两次获得此荣誉的摄影家。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人像摄影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丰硕给阿音颁奖

阿音第一部环境肖像作品《民办教师》系列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阿音第六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作品《乌珠穆沁蒙古人》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阿音第九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作品《布里亚特蒙古人》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阿音,蒙古语意为“走很远的路”,蒙古族摄影家阿音生长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初中二年级时就因贫辍学。那一年他年仅14岁,刚刚崭露的艺术才华也因之而中断,他爱写毛笔字,但再没有专门习练的机会;他爱画画,但再没有深入学习的机会;他爱读书,但再也不能回到校园回到课堂。

走出校园的他,为了生计小小年纪种过地、放过牧、打过零工、做过小买卖,但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更不是他灵魂深处那个遥远的梦。直到有一天,他拿起相机为牧民为学生照相为生,他才恍然顿悟,原来小小的照相机不仅能养活自己还可以圆他的梦。于是他骑着自行车走村穿乡给牧民照全家福、给学生照合影谋生的同时有意无意间拍出了他的第一部摄影专题《中国蒙古族小学》的第一系列,后来开过小照相馆,还有意识的创作了他第一部环境肖像《民办教师》。这一段经历不仅练就了他扎实的的摄影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天资聪慧的他逐渐意识到草原游牧文化的急速消失和作为草原摄影人应有的使命。于是他游牧到了当年还处在原生态游牧生活状态下的东乌珠穆沁草原,开始了《中国游牧蒙古人》的创作。

东乌珠穆沁草原位于中国版图的“脊背”,中国四大天然草原之一锡林郭勒草原的腹地。17 世纪中叶以来,这里就一直生息着游牧蒙古人。在这7 万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原上居住着5万多居民,他们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游牧于山峦、原野、河畔,与牛马驼羊朝夕相处。四季转场的游牧让草原、牲畜、人和谐共生沿袭着最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居住的环境、住所、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游牧特征外还有非常多样和丰富的原始游牧文化。就一件蒙古袍而言,一针一线缝上十万针之多,图案样式色彩更是无与伦比的华美。而游牧生活,则是维系这种文化的核心。游牧生活的丧失,意味着这些文化也将随之消逝。

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游牧人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蒙古人祖祖辈辈的传统游牧生活将一去不返。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无论是谁无法阻挡历史的滚滚车轮,而一位草原摄影师所能做的只有记录这一历史变革与过程。

于是阿音开始了如痴如醉的记录最后的游牧文化的历程。十年拍摄,十年狂热,十年奔命,几十万张传统底片。阿音赢得了中国最后游牧文化残留信息的永恒。他在乌珠穆沁创作的这十年以《乌珠穆沁蒙古人》为题材真实记录改革开放早中期乌珠穆沁游牧蒙古人生活方式转变过程的影像和文字如同一座《乌珠穆沁博物馆》矗立在游牧蒙古人的历史长河中。

摄影的功能就是记录, 阿音与其他摄影师最大的不同点是他的拍摄不是采风,而是记录。他的拍摄不会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而是要深入到拍摄之地走近拍摄对象,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然后真实地记录。在商业摄影与艺术摄影席卷天下的今天,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简单而质朴的记录,是阿音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如他所说“我的拍摄目的不在艺术更不在获利,而是履行对草原、对文化,对同胞的一种神圣的使命。”在东乌珠穆沁拍摄游牧蒙古人肖像,他大多采取纪念照的形式,只求原原本本的留下当时乌珠穆沁蒙古人相貌特征,意识神态、服装服饰以及他们的牛马骆驼羊,包括蒙古包及摆设、羊圈、牛棚、勒勒车等生活场景,草原、河流、山峦等生存大环境。同时做广泛的田野调查,挖掘和抢救残存的游牧文化,自己办杂志,先后编撰《辉煌的吉日嘎朗图》《白音杭盖》《乌珠穆沁文化》,《乌珠穆沁-阿音纪实文学集》等二十多本地方志和游牧风俗记。这一期间阿音如饥似渴的大量阅读有关书籍,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思想和灵魂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真正走进了游牧文化的深处。由此他的作品越发深刻厚重,有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中国游牧蒙古人》专题作品厚积薄发,集中反映了游牧蒙古人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每一幅作品都深深烙印着“阿音风格”,称之为《阿音式蒙古人肖像》携卷着草原游牧蒙古人的气息,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神经。

2013年他开始策划《中国游牧蒙古人》专题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系列。

布里亚特蒙古人是蒙古族古老的一支,总人口约五十多万。现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的呼伦贝尔。其中,俄罗斯有40多万人,蒙古国有4万多人,中国有6000多人。布里亚特服饰不同于乌珠穆沁服饰,袍子一般用青、蓝、紫少数淡雅颜色,尤其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独有的“尤登”帽子和布里亚特古老的服饰“楚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服饰还是饮食起居文化,布里亚特蒙古人在继承蒙古族古代传统文化的同时,适当吸收了俄罗斯文化,形成了别于其他蒙古人的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为了更好的完成《布里亚特蒙古人》系列,阿音首先对布里亚特蒙古人的现状做了详实的田野调查。先后到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呼伦贝尔等几个布里亚特蒙古人聚住的地方去实地考察,了解到俄罗斯四十多万之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大多都俄化,而蒙古国四万多布里亚特蒙古人,很难和喀尔喀蒙古人分别开来。他们当中最幸福的是中国呼伦贝尔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人,虽然只有六千多人,他们的语言、服饰、面部身态等人物特征,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都还保留着布里亚特蒙古民族的传统原貌,因此他选择呼伦贝尔为他的《布里亚特蒙古人》主要创作基地。

选定了目标他就一头扎进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的深山里和布里亚特人为伍,说布里亚特语,吃布里亚特大列巴,睡布里亚特扎冈房,一进去就几十天,出来的时候感觉普通话都说不习惯了。

《布里亚特蒙古人》这一系列作品,虽然都是日常普通生活场景的瞬间抓取,却包含很多人文历史的符号元素。每幅作品或引你追寻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历史踪迹,或对你表述他们的生活现状,或给你呈现他们的文化信仰。

他用六年的时间,一个个有温度、有人文气息、带着泥土味儿的画面定格和刻画布里亚特蒙古人最后的坚守,抢救性的记录了布里亚特蒙古人生存历史原貌。如今布里亚特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古老的扎冈房已拆除,他们传统的生活用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正在迅速消失,传统文化信仰逐渐淡化,最后他们原始的生存生活方式都会现代化生活方式所取代。布里亚特蒙古人史册上阿音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系列环境肖像作品将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会走的很远。

30年,阿音始终坚守在内蒙古这游牧文化的摇篮,用他质朴的眼光炽热的情感,忠实地记录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的草原游牧蒙古人生活方式的急速变迁过程,客观记录了濒临绝境的游牧文化,为最后的中国游牧蒙古人留影存照,用肖像书写历史,成为详细记录中国游牧文化第一人。

阿音走过的三十年是:三十年的游牧,三十年的肖像,三十年的变迁……

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阿音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大家给小编赐稿,

小编送你去云南旅游体验卡。

投稿邮箱:veconcyf@sohu.com

ID:picmancn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