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跨世纪教育.  发表于:2019-08-06 08:08:31

原标题: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你为什么那么自信?

因为我爸妈经常鼓励我。

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自信是什么?也许书上有不同的回答,每个家长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自信是孩子的自我评价,是一种信念,是孩子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

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那怎么才能让孩子自信呢?得让孩子产生“我能行”的自我评价,让孩子自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而鼓励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

01

首先,鼓励引导孩子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他人。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干完一件事,比如把积木搭好了,自己会穿袜子了,都会一脸骄傲的问妈妈:我厉害吗?这是孩子在向自己最信赖的人寻求价值的肯定,所有人都会这样,包括我们。但如果我们每次只是顺着孩子的愿望,夸她说:是啊,宝宝可厉害了,可棒了!就会失去了一个引导孩子自我评价的机会。

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要知道自我评价并不是天生就会的,我们天生就会的是向自己信赖的人寻求认可,问“我厉害吧?”所以,自我评价必须要做父母的来引导孩子。我们可以在孩子问我们的时候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自己感觉怎么样?”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的鼓励,鼓励孩子自己评价。

02

其次,鼓励教会孩子区别我和我的行为。

这一点要分成两方面来说。一是鼓励教会孩子关注行为,能增加孩子的控制力,从而提高自信。比如孩子考了100分,你说“我儿子真的太聪明了!”,这句话重点在夸赞孩子“聪明”。如果你说:“太好了,你得了100分,这是你努力的结果。”这句话的重点在肯定孩子的努力,就是一句鼓励的话。所以夸孩子必须夸在点上。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行为是可控的,比如他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这个行为,来达到下次再考个好成绩的目的。但他无法通过控制“聪明”这一类的评价来达到目标,所以“聪明”是不可控的。

所以,通过鼓励来肯定孩子的行为,是引导他把注意力放在可控的“行为”上,引导孩子不断重复这些好的行为,从而实现不断进步。在孩子感到很多事情能在自己的控制下完成时,怎么会没有自信呢?

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二是鼓励能让孩子区别我和我的行为,从而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刚才说到“聪明”,还有类似的“好”“乖”“厉害”等等评价。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一类的评价,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下次孩子没考好,那他到底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呢?如果孩子做了一件坏事,那他是乖还是不乖呢?

孩子的自我评价,来源于自己一次又一次可控的行为,比如孩子喜欢数学,他通过刻苦练习,得了全区的数学竞赛第一名,孩子会觉得很自信心,他会自我评价说,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逻辑。

问题在于,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假设孩子继续努力练习,去冲击全国大奖,结果名次很不理想。

为什么“鼓励”能让孩子自信

如果孩子能把我和我的行为分开了,那他会觉得,是自己这件事没做好,他会通过对行为上的控制来找原因,是方向不对?复习的不够全面?练习的不够多等等,来改变这个事情,而不是损害自信,变得灰心丧气。

如果孩子没法分开,他会觉得自己连全国的奖都得不上,还有脸说聪明?自己绝对是个笨蛋。这样的孩子,哪怕一次失败,一点点错误都会损害自我评价,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要注意多用正确的鼓励方式来对待孩子,引导孩子通过区分“我”和“我的行为”来自我评价。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