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荔枝湾· 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 龙船鼓”系列活动在广州荔枝湾举行
金羊网 发表于:2019-08-06 14:36:02
原标题:第九届“荔枝湾· 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 龙船鼓”系列活动在广州荔枝湾举行
文/ 金羊网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荔文商旅
图/视频 金羊网记者 汤铭明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庆的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在这个麦黄粽香的节日里,人们无论吃粽子还是划龙舟,都是在纪念和传承屈原身上的爱国主义之魂。
“广州最西关,西关最岭南”。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上午九时许,记者来到在荔枝湾举行的第九届“荔枝湾· 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 龙船鼓”系列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
“龙舟探亲”习俗延续近500年
“扒龙船”是一项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民俗活动。自古以来,广州就有“以龙会友”的习俗。在荔湾泮塘,每年五月初五、初六这两天都有“龙舟探亲”的传统习俗,习俗延续近500年,从未间断,一艘艘龙船,一段段亲情,寓意乡族和睦,代代传承。
老西关人朱伯告诉记者,每逢端午,荔枝湾涌都会有周边村落的龙船招景探亲,几年前荔湾开始举办“五月五· 龙船鼓”系列活动,“在荔湾过端午比以往更热闹了,人也多形式也多。”朱伯说。
记者看到,击鼓助威下,荔湾湖公园水上舞台举行隆重的授旗授青仪式,嘉宾将旗帜和稻穗一一授予各条龙舟代表,祈求荔湾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授旗授青仪式结束后,由荔湾区领导为此次参赛的龙舟队簪花挂红。
点睛、簪花挂红后,24艘龙舟击鼓起航,水上巡游正式开始。一艘艘红底金鳞的龙舟溯流而上,将荔枝湾涌犁开道道白浪。龙舟健儿雄浑粗犷的吆喝声混和着桨声、锣鼓声,响彻云霄,激荡人心。龙舟健儿们经过半个多月的练习,精神抖擞地在荔枝湾大显身手、一展风姿。龙舟上,划手、跳头、鼓手、锣手们都穿着统一服饰,船头船尾的旗手更是卖力地配合龙舟前进时起伏的节奏,进行“跳投”表演。
在龙舟队伍中,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当属盐步老龙。盐步老龙的“老”有三重意义,一是“资格老”——约有500多年历史,以长者身份出现;二是“姿态老”——在传统的龙舟竞渡活动中,只进行游龙表演,不参与竞赛;三是“形态老”——颌长白须,在众多龙船中,长须的并不多,长白须的在珠三角更是绝无仅有。500多年历史的盐步老龙千里迢迢从佛山过来探“契仔”,与470年的“仁威”老龙相遇,这一盛况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
撒福佑西关 食粽盼和谐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是穿越千百年的历史记忆,它寓意着团圆,和谐,美好的生活。吃粽子从古往今都是人们寄望通过纪念屈原,愿景国家富强、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传统习俗。
今年,荔湾湖公园设立的DIY粽子摊位大受欢迎,人们一边细致地包着自己的粽子,一边感受独具西关风味的节庆气氛。与此同时,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的8名书画名家也在现场即兴创作,挥洒自如地展示着他们心中的荔湾端午。
除了吃粽子,有几百年历史的散龙膥(cūn)也将在荔枝湾重现。“膥”是广州方言“蛋”,与“春”同音,“龙膥”,即是龙蛋。记者打听到,6月8日,在水上舞台1号楼,将有身穿龙舟服装的村民把“膥”(三华李)从高处向下洒,而屋下的游客便纷纷把伞打开,并把伞倒过来举过头顶,或用斗笠、草帽等工具,接着从瓦顶上撒下来的“龙膥”,沾喜气,祈求世代平安。
|
融入非遗项目 展现广府文化
除了端午特色民俗活动,“五月五· 龙船鼓”还融入了南狮表演、岭南武术、粤韵体操、水墨旗袍秀、龙船说唱、书画挥毫、鸡公揽走秀等节目,向市民游客充分展现广府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蒋光鼐广场、梁家祠、凌洲岛,展示了龙船、龙船鼓、广东醒狮等与端午节、龙船相关的习俗文化。同时引进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创意作品,展现荔湾非遗的现代性。
在荔湾湖公园廊桥一楼活动体验区,有“非遗古琴”项目,听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尝试穿越古代的感受;“粤语讲堂”项目,邀请抖音网红彪哥现场与大家互动,讲解古汉语的故事,也可测试自己的认字水平。
作者:李焕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