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安化黑茶杂志  发表于:2019-08-06 20:11:12

原标题:【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41.68° N, 86.06° E 新疆库尔勒

2019年5月14日

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小时候就听左邻右舍的人说去新疆捡棉花,在新疆的四川人确实不少,又特别以库尔勒为最。翻过天山的第一座城市,牧地、良田,在沙漠的边缘,天山融雪滋养着一个西域繁荣的都市。

在我们老家,有一个给我爷爷叫干爹的长辈在库尔勒,姓杨,我管他叫杨叔。我只是印象中记得他在这边,尝试着联系了一下,没想到非常碰巧,他正在库尔勒,而且近期非常闲。我把行程告诉给了他,他到机场来接我。出发到现在,走出机场听到了一句家乡话,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飞跃天山

杨叔是个 70 后,属于技术型人才,到新疆已经 19 年了。在家乡人的印象里,他就只是一个外出务工人员。但是大家不知道,他在新疆把自己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有多么的舒适。

他是做水电的,在库尔勒买了两套房子,从机场到他家,一路上指给我看,库尔勒有名的楼盘都是他做的水电。从哈密到吐鲁番再到库尔勒,毋庸置疑,乌鲁木齐是一个大规模的城市群,再要对比,可能库尔勒在喀什、伊犁与和田之间还是很靠前的。新疆的城市距离都很远,这也导致杨叔他们这一代人在新疆要么就是不开车不出门,要么就是老司机特别能耐疲劳,能连续开上千公里。他问了我接下来的行程,我说下一站到和田。他说他刚从和田回来,开车往返,早上八点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到。出库尔勒,就是塔卡拉玛干大沙漠,那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型沙漠。东西长一千公里,南北相距 400 公里。这几年,横穿沙漠的都是玩越野拉力的。杨叔走的路是一条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通道,过轮台、新和、阿拉尔到和田。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空中俯瞰库尔勒

九百多公里,一个人已经往返了多次。其实正是因为他这种进出和田的随意状态激励着我,鼓起勇气一定要去和田看看。因为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那些古村落里,传说中有很多长期喝黑茶的百岁老人。

提起百岁老人,杨叔是深有体会,在他的印象中,新疆确实出百岁老人。但此前他并没有留意其中的缘由,当我说到茶,说到他们喝的水,以及绿洲种出来的食材。恍然间,和老家的农残食品,地沟油火锅比起来,感觉自己还是生活在天堂。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俯瞰库尔勒周边的沙漠公路

杨叔的家很简单,但很温馨。他不是茶人,家里也放着茶台。新疆干燥,需要多喝水。在他家里坐下以后,茶就泡上来了。聊起茶,杨叔说,他早年间到新疆做工程的时候,和维吾尔族同胞打交道送礼就送砖茶。那个茶又便宜又实惠,最主要的是拧着那个茶进入维吾尔族同胞的家门显得特别体面。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市区里,抬头所见天山雪

如今,库尔勒的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房地产发展放缓也影响了水电工程,生意没有从前那么好做。但毕竟已经在新疆待了 19 年。回老家,那是一个养老的话题,正值壮年的杨叔还没有做这方面的考虑。他关注自己的行业,也关注国家的政策动向。“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从库尔勒出去,一条连接若羌、且末和于田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未来的库尔勒,将成为一个辐射中亚的重要站点。中国人就是这样,当微观层面遇到困难的时候,把话题一转向宏观层面马上就又信心满满了。我也不知道他这 19 年是如何在新疆这个陌生的地方扎下了根,并且建立了自己事业的。这其中的艰辛和困难,我们看一眼周边的环境就不难想象。但他和很多四川老乡一样,无论面对什么困境,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对未来可期的心态。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库尔勒

我们正在客厅里讨论着“一带一路”的话题,杨叔的老婆回来了,杨叔的老婆姓何,我印象里的何阿姨还是新婚不久的新娘子形象。如今他们的女儿都已经上大学了,但在新疆这 19 年一点儿也没显老。饮食、心态是最佳的防衰老药。

杨叔为我的造访刻意安排了晚宴,也都是他在新疆特别要好的朋友。他家仓库里有很多酒,都是经济转型期抵工程款换来的。他估摸着我喝不惯新疆的烈酒,我们又都不喜欢老家的浓香型,于是他拎了一瓶西凤酒,一瓶新疆本地的葡萄酒。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新疆干红

一时间,红的白的一起摆在了我面前,晚宴开始前,我们先品了品新疆的葡萄酒。新疆的葡萄酒糖分足,喝起来甜感很强,但是酸涩不够,酒没有骨架。“葡萄美酒夜光杯”,中国葡萄酒产业靠这句诗始终还是无法和掌握话语权的西方相抗衡。口感标准在他们那里,我们怎么努力都做得像土特产。

晚宴很尽兴,何阿姨的同事,杨叔的好友,一桌子的菜,半斤白酒下去,天南海北的话题与儿时的记忆都交汇在了一起。如今爷爷奶奶都不在了,杨叔还是每年会回家,那个叫“干爹”“干妈”的青年是越来越壮硕了。有时候,活着活着就忘记了自己眼下所处的时代,总会在故人的会面中,回到从前。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库尔勒市区的人工湖

说实话,我特别喜欢杨叔他们家在老家的房子,依山傍水,后山林木丛生,门前溪水潺潺。庭前果园里,种着核桃、李子、杏子、樱桃和梨。夏天,绑个吊床在树下,听屋后的蝉鸣。爷爷有几分水田在他们家门口,小时候特别喜欢去那块水田,去了就是估摸着能够在杨叔家蹭点果子吃。他家门口有个土地庙,庙是个小庙,但估计也有上百年历史了。早年间,他们家瓦房还在,你站在河对岸望去,简直就像是一幅中国文人的田园水墨。

【茶路行者】库尔勒,我与家乡人的重逢

△和杨叔的合影

家园再美,也无法平息一颗闯荡世界的雄心。杨叔本可以在家里过着舒适的小日子,但是他选择了新疆。19 年,不知道有多少像他这样的家乡人,买了一张单程票出来,行走在新疆绿洲的田野,埋头于新疆城市的工地。假如我们把视野稍稍放长一点看,他们这一代也许将彪炳史册。他们就像敦煌石窟里的工匠,像交河城里的士兵,他们不是个体,是一个时代的族群,用汗水点点滴滴地改变着共和国的西部面貌。他出发前往新疆那年,满眼里挂的都是“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如今满眼里挂着“一带一路”的号召。19 年,又一个新的开始。

库尔勒在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这里的蒙古族是当年随渥巴希跋涉东归的土尔扈特部。游牧者、建设兵团、务工人员……历史浩浩荡荡的让一群人将生命献给了戈壁滩。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