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设计在破碎自然中承载的希望——米兰三年展
你可曾思考过,除了科学技术,
设计能帮助人类在地球生命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南极半岛拉森冰架的巨大裂缝,NASA/John Sonntag
2019年的第二十二届米兰三年展——破碎的自然:设计承载人类生存(XXII Triennale di Milano—Broken Nature: Design Takes on Human Survival),将带领我们花一些时间来思考,设计在这一大局中承担的责任。
等等,米兰三年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展览呢?作为中断20年后,于2016年重启的经典设计展,也许我们可以先对它的历史与使命做一个回顾。
米兰三年展的历史与使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期待着工业界重新繁荣的机会,期待着创造性的设计。因此1923年,三年展的前身——第一届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在法国蒙扎(Monza)应运而生(起初是两年一届,后改为三年一届),专注于所有形式的艺术和创造性表达,激发工业、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兰三年展的主办者是非营利的同名文化基金会,专门举办展览和其他有关建筑、设计、装饰艺术、时尚和城市设计的活动。从一开始,米兰三年展就与意大利的社会进化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923年第一届展览,意大利未来主义室,Fortunato Depero
1927年第三届展览,迷宫室
1930年第三届展览,电子之家
1930年,由Giovanni Muzio设计的新艺术宫(Palazzodell’Arte)建成后,米兰三年展从蒙扎搬迁到此处,并一直在此地举办展览活动。Palazzo dell'Arte是一座著名的模块化和灵活的建筑,专门用于举办大型展览活动,也成为了米兰现代艺术与设计界的地标之一。其建筑特点是线条的整洁和体积的平衡,是理性主义建筑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Palazzo dell'Arte近期外部
Palazzo dell'Arte近期内部
Palazzo dell'Arte近期内部
第五届展览也是对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和意大利理性主义的研究。
1933年第五届展览;Impluvium,Mario Sironi创作;右图为1933年展览的官方海报,由Sironi再次设计
1933年第五届展览;左图:La Scuola展馆,展示了由建筑师Ambrogio Annoni和Umberto Comolli构思的教室原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急需重建活动。三年展即通过在米兰的Monte Stella区推广建造实验性的QT8区来解决重建问题。
1947年米兰第三届三年展,计划中的QT8区的立体模型
在20世纪50年代,三年展专门针对工业设计的特定领域的展览,并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米兰第十届三年展,展览天花板采用彩色手工吹制玻璃圆盘制成,由Giuseppe Capogrossi设计
1954年米兰第十届三年展;左:Gio Ponti,CharlesEames,Georg Leowald和Alberto Rosselli的椅子在专门展示家具的展览中展出。右图:住宅设计标准展览中的客厅原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年展不得不面对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相关的问题。1988年,第十七届三年展“世界城市与大都市的未来”聚焦于现代城市的复杂性。
1988年第十七届米兰三年展
1996年第十九届三年展的主题是“身份与差异”。展览的主题是当地文化与全球利益之间的冲突,包括四位国际建筑师Peter Eisenman, Hodgetts & Fung, Jean Nouvel, and Juan Navarro Baldeweg构思的多元化的概念展览。
Peter Eisenman作品
2016年,这项历史性的国际展览盛会在暂停20年后重新面世,主题确定为“21世纪:设计之后的设计”。组委会相信我们的时代需要革命性的开放和诚实的沟通,因此三年展的目标是改变对文化中心的定义,并成为一个反思和辩论的场所,以一种动态的方式与当代文化联系起来,为全球提供新的观点。
米兰三年展2019—破碎的自然
今年的三年展“破碎的自然:设计承载着人类的生存”(Broken Nature: Design Takes on Human Survival)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研发部、建筑与设计部的高级策展人Paola Antonelli策划,于2019年3月1日至9月1日举行,展览展出了一系列国际建筑和设计项目,并强调了修复性设计的概念,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复杂且相互联系的多物种生态系统。参观者将直面人类灭绝、地球毁灭这些看似科幻的议题,并反思设计如何改变、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它对当代社会发展的贡献。展览旨在呼吁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思想家以及城市的居民们尽自己所能,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关的紧急问题上采取建设性行动。
策展人Paola Antonelli
在这样一个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而迅速的影响的时代(气候变化、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我们作为人类必须认真负起我们的责任。因此展览任务的根本在于唤醒公民“承担责任”,“修复性设计”的概念亦源于此。修复性设计是一个总括性术语,旨在尽可能修复和重建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联系,从合成生物学和生物设计到共同创造,从环保建筑到自组装。除一个主题展览外,展览还包括22个国际参与展览及来自 70 多个国家的独立设计师的作品。展览将强调设计方法,研究将人类与其环境以及其他物种(如动物和植物)在所有尺度和所有系统中连接起来的线索,不仅旨在纠正人类的自我毁灭过程,而且还旨在补充我们与自然环境的交流方式。
The Room of Change
变化的展示间
展览以Accurat的“变化的展示间”开始,在两台大型监视器上,美国宇航局的卫星图像显示了人类干预对环境的影响,他们以可视化的方式将世界级的环境问题(如洪水、冰川融化等)在时间维度上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屏幕周围的墙壁上是Accurat的大量数据设计所创造的一种图形壁纸。Gabriele Rossi,Giorgia Lupi和他们的团队将全球现象(例如世界人口和气温的增加)与更多当地主题(例如Aral湖的消失或柬埔寨的预期寿命下降)形象化。
Totems
图 腾
“图腾”的作者建筑师、设计师Neri Oxman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教授,他创立并指导该大学的Mediated Matter研究小组,该小组探讨数字设计和制造技术如何在人与环境之间进行调解。
展览入口
Neri指导MediatedMatter小组设计了一个使用黑色素的装置“图腾”——以肉色丝状物为主体,通过将液体黑色素注入3D打印透明体内的复杂空隙通道而形成。黑色素是一种通过浓度定义人体皮肤颜色的天然色素,小组则想研究黑色素作为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途径。“图腾”的名称则是对北美土著文化的一种认可。
Neri说他与团队一直在寻找可以维持和加强生命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材料或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迄今已经承受了多次气候变化的危险,而黑色素就是这样一种物质。众所周知,黑色素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但这种物质还具有更广泛的保护性能。生物学家观察到它可以保护微生物免受高温和生化威胁,甚至一些真菌还可以使用黑色素来获取能量。这些发现引起了建筑和设计中生态方向的研究人员的强烈兴趣,他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生物材料将建筑物整合到周围的生命系统中,使用自然过程来进行能源生产和废物回收等功能。
团队还提出了一个建筑方案,设想一个包含多种类型的黑色素的几层高的玻璃结构,也包括从该位置的生物体获得的一些黑色素。一旦建成,它将有助于在白天屏蔽紫外线辐射,从而保护濒危物种。Neri认为以这种方式在建筑中应用黑色素和其他生物物质是“不可避免的”。
在建筑和城市规模上部署的此类物体将最终整合为“屏障“功能,使得设计作品的“皮肤“,就像生物皮肤一样。例如在建筑物表皮通过注入具有浓度梯度的生物物质来保护建筑及内部生灵免受冲击或太阳辐射,或者进行外部和内部环境的”调解“功能,比如光合作用。
The Nation of Plants
植物的王国
植物的王国是由世界领先的植物神经生物学专家之一Stefano Mancuso策划的非技术科学展。Stefano认为避免人类灾难性未来的方法之一可能是研究植物可以教给我们的东西,因为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比人类长久,他们的进化不仅有效,而且不会掠夺其生活的生态系统。植物庞大的物种构成决定了其独有的内在自组织性,尊重并审视这些特性将为人类带来全新的视野。
展览在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沉浸式体验中展开
植物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人类,展览也不是简单地罗列植物,而是以一个真正的国家的形式,来诉说植物的历史
展馆中还包括一个植物结合灯光秀的“电影院”,讲述一株植物如何长大成材
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
伟大的动物乐团
动物乐团由美国音乐家和生物声学家Bernie Krause联合视觉艺术工作室United Visual Artists创作。Bernie收集超过了5000小时的自然栖息地声音,记录并研究了动物发声的秘密和复杂组织。Bernie一生都在探索和记录大自然丰富的合唱,他寻找了真正的自然的音景,与最早的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时几乎没有变化。United Visual Artists对Bernie的音景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在这一超大型的沉浸式黑暗展厅,参观者将以最纯粹的形式追求自然音乐的故事,也会惊讶地发现几十年来生物多样性如何急剧减少的。
展览入口
现在登录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网站也可以听到Bernie Krause的声音记录啦~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即可开启自然声音之旅
http://www.legrandorchestredesanimaux.com/
International Participation - China
设计中的环境意识
在国际参与展览中,我国的设计师们以“设计中的环境意识”(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 Design)为主题对“破碎的自然”做出了回应。
环境意识源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尊重和抵制。但在工业革命后,人们相信人类完全有能力改变世界的本质,直接导致环境意识的削弱,最终酿成苦果。今天,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并试图用它作为指导来改变发展方法。在本次展览中,中国团队希望总结环境意识在设计中的表现和影响,促进设计师对其的关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遵循其规律,最终改变未来的设计方式。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新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从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解释和演绎了主题。
清华大学展区的分主题为“我们从哪里来?——中国家庭流变”(Where are We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ese Family)。
我的亲人和朋友,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展区的分主题为“【乒乓】:城乡社区营造——为我们共同的未来”(Ping Pang: Urban\Rural Community Building for Our Common Future)。
NICE2035的开放空间,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展区的分主题为“进退之间的设计——以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为例”(Design Between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the Case of ChongmingEco-Island, Shanghai)。
崇明民宿,上海美术学院
鸟王国,上海美术学院
主办方也将推出介绍本次所有展览项目详情的同名书籍
《Broken Nature: Design Takes on Human Survival》
本书通过记录策展人、科学家、学者、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声音,介绍了约120个展览项目,鼓励读者了解气候变化、移民、人工智能、政治、性别、劳工、经济,社会正义和自然历史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它希望激发读者对现有人类生活和生存系统的感激和尊重,并开始关注未来几代人生活、探索人类如何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相关联。
更多设计相关咨询敬请关注思择设计公众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