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办事处  发表于:2019-08-07 18:16:44

原标题: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旅客朋友们请注意

——海关博物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你听

故事好像要开始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青岛海关博物馆正面照片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青岛海关博物馆内展品-胶海关旧址大楼手绘设计图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铛、铛、铛……”随着海关大钟敲响浑厚悠长的钟声,五星红旗在激昂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青岛海关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70多名社会各界代表作为首批观众参观了博物馆。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海关博物馆内部分场景

建筑——当时青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大楼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青岛海关博物馆地址

青岛海关博物馆位于青岛市新疆路1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胶海关旧址内。

胶海关设立于1899年7月,是青岛作为北方著名的通商口岸城市的重要见证。设立后,先后在东海关青岛口分卡码头(今天后宫东侧)、兰山路3号办公,1913年,胶海关旧址大楼建成,1914年4,胶海关迁入新址办公。胶海关旧址大楼是当时青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大楼,至今已逾百年。建筑由德国建筑师费特考尔设计,由汉堡F•H•施密特公司施工建造,建筑造价为18万金马克,建筑面积2824平方米,楼高4层共22.45米。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海关博物馆内部分场景

胶海关旧址是德占时期完成的最后一批公共建筑之一,较好地展现了青岛整体城市风貌特色。德国历史学家托尔斯顿•华纳在《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描述胶海关旧址:“该砖木结构的建筑有高高的斜屋顶,横向两处山墙为德国青年风格派手法,主入口开在纵切面,由造型简单的圆形壁柱承重。”2006年5月,胶海关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胶海关西侧外围紧邻大港码头,墙外即为当时的大港沿路,所以当时胶海关办公楼的路标位置为大港沿路1号。现存的胶海关旧址西侧围墙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为混凝土、花式镂空墙体。原始围墙建于1913年,为花岗岩墙垛,木质栅栏。

胶海关旧址建筑群平面俯视如船型,主楼后方东西两侧建有附楼,主楼正面立有船桅型旗杆。旗杆高20.3米,杆体材质为美国红松,采用压缩、防腐技术处理,设计参考近代欧洲船用桅杆样式,顶部安装风向标,原用“E、W、S、N”英文简写,解放后改为“东、西、南、北”汉字标识。旗杆与胶海关办公楼同期建造,至今也已经历了百年沧桑。主楼两侧的树木为银杏树,也已有百年历史。

展陈——报关厅场景复原等还原百年沧桑

1995年,青岛海关搬入位于西陵峡二路2号的新楼办公后,胶海关旧址又作为青岛海关调查局、缉私局及青岛大港海关办公楼使用。2011年7月,青岛海关提出“依托胶海关旧址建设青岛海关博物馆”的构想。2014年11月4日,胶海关旧址修缮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2015年7月13日修缮方案获得山东省文物局正式批复,青岛海关博物馆建设工作拉开帷幕。今年6月30日,青岛海关博物馆落成并试开放,9月29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胶海关报关厅场景复原

青岛海关博物馆是一家行业性专题博物馆,立足青岛本土,形象再现青岛海关百年沧桑史,全面系统反映了山东地区海关的发展历程,以及海关在地方开放发展中的作用。

博物馆共设立“胶海关专题”、“山东地区海关历史”两部分基本陈列内容,展陈图片上千幅、实物近500件、多媒体资料片12部、场景复原2处。

“胶海关专题”陈列部分共分为胶海关旧址、首任税务司、行政管理、主要职能、兼办事务5个部分,系统地展示了近代青岛开埠以来胶海关饱经沧桑、艰难前行的历史图景。逾百年的手绘胶海关设计图、半吨重的日本产铁质密码锁保险柜及胶海关首任税务司阿理文当年使用的书籍等,微缩出青岛一段承载国家兴衰、风雨飘摇的历史。

本专题中复原了胶海关报关厅场景。报关大厅是海关对外接受通关申报、执行各项工作职责的重要场所。胶海关报关厅自1914年启用以来,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直至2014年大港海关迁出。报关厅场景复原根据德占、日占、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海关不同历史时期设置四组人物场景,并使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现了当年办公楼两侧窗外的历史风貌。

“山东地区海关历史”陈列部分共分为“往事千年”、“风云变幻”、“峥嵘岁月”、“万象更新”、“激流勇进”5个单元,以历史沿革为线,分别展示了齐鲁古关、近代海关(东海关、胶海关)、解放区海关、现代青岛海关的发展历史,从海关发展沿革中,展现出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如展陈“激流勇进”单元“支持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航线战略西移”板块,真实记录了青岛海关为支持港口西移作出的突出贡献。

2001年,青岛市决定将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航线西移至黄岛前湾港。青岛海关在机构人员、办公场所、监管场地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勇于牺牲,无条件配合港口西移。从关区选调数百人次参加西移轮战,关员们办公在集装箱改造成的办公室,住宿在临时办公楼,往返交通依托轮渡,每天工作至深夜。港口西移后,青岛港吞吐量大幅增长,彰显了“以港兴市”的战略,推动了青岛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区的发展。时任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说:“港口西移没有青岛海关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再大的决心也等于零。”

历史——从近代中国第一个租借地海关到关通齐鲁

山东沿海自古以来港口贸易昌盛,海陆交通发达,设立关卡征收赋税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各诸侯国之间就设立关卡征收商税。北宋在密州板桥镇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明代在京杭运河山东段设立了临清、济宁钞关;清代在登州、莱州和胶州湾一带设立厘税局,征收厘税。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海关博物馆内展品胶海关旧址大楼手绘设计图

1862年,东海关监督衙门在烟台设立,这是是山东境内最早的海关。1897年,德国因“巨野教案”出兵占领青岛,青岛由此沦为德国殖民地。1899年,胶海关设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租借地海关。

胶海关的设立,对近代青岛商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05胶海关在租借地内划定区域实行“无税区制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税区”的海关实践,这一举措促进了青岛港口经济大发展。到1907年,青岛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早开埠37年的烟台港,在北方成为仅次于天津和大连的第三大贸易港。

此后,胶海关曾两度被日本实际控制,并先后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海关在胶东解放区诞生,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胶海关。山东全境解放后,青岛海关往北到满洲里、西达新疆、南至海南岛的全国各地培养输送大量海关干部,被誉为“新中国海关干部的摇篮”。1950年2月胶海关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自1951年1月起辖山东全省。

跨越百年,青岛海关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跨越百年,青岛海关为城市的蜕变积蓄了能量;跨越百年,青岛海关站在了关通齐鲁的新高点。

2014年,全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落户青岛,2015年,青岛海关牵头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覆盖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9省(区)10个海关,铺设了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关高速路,打通东联日韩、西至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海关的曲折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印记,透视着民族命运、见证着国家兴衰。”青岛海关办公室关史研究室主任国恩松介绍说。胶海关旧址亲眼目睹了青岛从小渔村到北方著名通商口岸的历史蜕变,见证了国家从积贫积弱、丧失主权到独立自主、繁荣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青岛海关博物馆再现了山东地区海关特别是青岛海关的沧桑发展史,探寻了一代代青岛海关人顺应时代洪流,与山东省、青岛市“以港兴省、以港兴市”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过程同频共振的历史沿革。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包括青岛市和青岛海关在内的全社会共同财富。

国恩松表示,青岛海关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后,将接受社会团体免费预约参观。接受社会预约开放时间为每周二、周四,上午9:30—11:30;下午14:00—16:00(提前半小时停止入场),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接受预约参观范围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预约电话为0532-82956066。

图文丨部分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青岛海关12360热线,部分图片来源于青岛财经网

编辑丨 公俐

审核丨李晓梅

墨印象丨第二站——海关博物馆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