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地铁:二线/三线城市的地铁梦
识局. 发表于:2019-08-08 07:37:12
原标题:疯狂的地铁:二线/三线城市的地铁梦
文/子安
▼
1
2018年初,本已获批,并红红火火开工建设了半年之久的包头地铁突然被叫停。
包头地铁项目于2016年获批,2017年5月正式开工,2018年8月被叫停。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公布的包头市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16年包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1.2亿元。按照规划,包头市财政需要为地铁建设筹措资金122.21亿元,这约等于2016年包头市近半年的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事实上,包头市人口约280万,并不符合修建地铁“300万人口”的硬性标准。
与包头地铁同时被叫停的,还有呼和浩特3、4、5号线。另外,根据各方信息源显示,有9个城市存在地方债务不达标的问题: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昆明、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贵阳。
▼
2
在2003年,中国内陆开通地铁的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座城市;到了2017年,已经有29座城市先后开通了地铁,此外还有十多座城市正在进行地铁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设。
发展势头,可谓疯狂。
超额举债,也要大修地铁,地方心中自然有自己的算盘。
提升城市形象是直接原因。城市竞争你追我赶之下,地铁作为“挂在城市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几乎是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标配。地方不计成本、不忌规定,疯狂修建地铁,除了提升城市形象,多少还是有虚荣心态在作祟。
寻找经济增长点是根本原因。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没有什么比修建地铁类基建项目更能短期内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了。其带动了钢筋、水泥、设备等产业链,制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表面上具有“稳增长”的效果。倘若地铁项目获批,给地方带来的经济增速贡献相当可观。
改善城市交通体系是主要原因。受规划等历史欠账影响,很多城市在汽车保有量并不高的情况下道路交通早已超负荷运转。同时,公共交通规划滞后、群众出行难几乎是大部分城市通病。如果可以修建地铁,将直接缓解以上城市交通病,极大改善城市交通体系。
▼
3
地方目的明确,有钱的赶着修,没钱的想着法子修(例如PPP模式)。
地方考虑更多的是私心,但忽略了地铁具有投资额巨大、公益性等特征,短期内如同一个黑洞,无法实现盈利,需要地方强有力财政支撑。
不管怎样,地方财政是要兜底的,说白了,如果超负荷举债,地方将面临巨大债务风险。
中央当然知道任由地方这样下去将对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造成严重影响。
2018年,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底线”则分别从60亿元、600亿元提高到150亿元、1500亿元。(常住人口300万以上规定没有变化)
挡在新规大门之外的,除了包头,还有少量新一线,大量的二线或三线城市。
▼
4
除了以上较为直接的问题,还有很多城市面临修建地铁新问题。
很多城市与城市之间地理上联系较为紧密,为了扩大主城虹吸效应,缔造“超级省会”城市,很多地方将邻市也作为地铁规划的一部分。
但是在强市周边的规模较小的城市,或是财政实力不足,或是人口不够,亦或者压根什么条件都不符合,说白了,根本没有修建资格。
例如邻近陕西省省会西安的咸阳市,早已被纳入西安地铁规划蓝图,意在加强两市一体化。但咸阳体量难以匹配地铁修建条件,所以西安市目前只将地铁修建到了两市交界处。
2018年,中央否决了咸阳修建地铁的计划,同样被拒的,还有洛阳等城市。
受52号文较大影响的城市(来源:轨道世界)
▼
5
地铁,动辄百亿,对地方城市来说,可谓世纪工程。
不考虑实际情况,草草上马,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宁愿身担巨大风险,也要铤而走险,暴露的是地方经济造血能力薄弱,经济增长疲软的窘境。
多年来,各地方随着大修基建,以项目为抓手,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即便2019年,很多地方依然保留“项目为王”的口号。
但随着产业调整压力不断增大,空置土地资源不断压缩,地方若还是坚持粗放型发展方式,势必造成巨大阵痛。
然而,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绿色可再生GDP,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但做起来又何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严苛条件。
深圳的成功是无数必然和偶然条件的结果,更多二线/三线城市永远无法拥有这些“完美”的条件。
对于它们来说,长期来看,在现有环境保持快速发展,依旧是个难题。
申请转载:
招商与园区运营合作:jiangpeng@ishiju.com
021-5090365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