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质疑课本获点赞!比起孩子,更佩服他的妈妈
海淀教育 发表于:2019-08-08 16:20:50
原标题:8岁男孩质疑课本获点赞!比起孩子,更佩服他的妈妈
1
最近,有一名8岁的男孩上了微博热搜,原因是他质疑了我们学了好多年的经典篇章《羿射九日》。
他说:“《羿射九日》中,前一段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说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
水不是被蒸干了吗?羿怎么蹚?
不得不说这个小男孩既细心又勇敢,从来没有学生和老师质疑过这篇课文,他却敢提出来。
小男孩这一行为也立马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纷纷点赞。
随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官微也进行了回应,并表示下一个版本会修改:
8岁就能惊动人教社修改教材,这样的孩子真的太令人佩服!
但我更佩服的是男孩的妈妈。当孩子提出质疑时,她没有忽悠过去,而是很认真的对待。
首先是发朋友圈咨询该如何回答孩子。
接着又多次打电话给人教社,希望有专家能解答孩子的疑问。
为什么自家的孩子是个“小跟屁虫”,而别人家的孩子却那么细心严谨,懂得独立思考?其实,都是家庭教育的差距。
而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未来将有多厉害,你知道吗?
2
前段时间,伊能静在微博发文,感慨儿子哈利从不给人生设限,什么都在尽量地学。作词写歌、画画、跳舞、拍短片、写小说,设计服装、舞台剧样样在尝试,功课也从来没有低于A。
此前伊能静也曾问儿子,将来想做什么。儿子说:我不知道,还在找。但我觉得找的过程就很有趣。
在儿子眼里,无限的自由探索也许才是青春期最好的过法。
而在母亲伊能静眼中,自己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不是别的,正是孩子独立思考的人格。
曾经在看完儿子的舞蹈表演后,伊能静对演出作品谈了自己的看法。她从作品中看到的,是爱人之间的关系,就像镜子一般矛盾。
而儿子哈利说,他们的表演是在讲玻璃、社会压力、表面武装的软弱和真实内心的强大。
伊能静感慨:很棒,看得更远。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而这份觉醒对孩子来说,越早越好。
3
如何移动富士山?
没有订书钉的订书机有什么用?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这些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却是很多知名企业面试时用来考验面试者的法宝。面试官们期望从中看出应聘者的应变和思考能力。
标准流程和标准答案,早已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需求。
能让我们的孩子胜任未来挑战的,是重视推理过程的独立思考能力。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第一次参加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资格考试时竟没有通过。
考试题目涉及到假想核反应堆的相关设计是否安全,该如何应对?但习惯了对错的“答案式”教育方式的他,只是埋头苦算,写上了要求的相关数据结果。
“
你只算出了数据,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思考过程。如果逻辑思考的过程正确,你就随时可以找到答案。
因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请计算机代劳。
然而你却轻视推理过程,拼命花时间在计算答案上,以这种心态担任工程师实在太危险了,因此我们不能让你从MIT的博士班毕业。
”
思考和推理的过程,不仅对高端领域工程师的意义重大,对孩子们来说也如此。
如果孩子成长的路上只有被动的知识面包来填充,未来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更难在复杂的社会万象里明确自己的方向。
独立的思考,是孩子找到自我和立足社会不变的法宝。
4
不代劳,鼓励孩子多读多思多想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一个孩子的智力与其他孩子拉开距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
阅读是理解、领悟、吸收、鉴赏文章的思维过程,更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
阅读改变思想,思想改变命运。鼓励孩子多思多想,就是给他一双认识世界的翅膀。
不专制,赋予孩子民主话语
成长就像破茧成蝶,突破束缚才能破茧而出。
想要孩子在更广阔的世界探索,父母就别将孩子束缚在狭小的课桌,允许他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
在民主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更能为自己的意志做主,也更能产生奇思妙想。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泰国公益视频《凤梨的故事》,很受启发。
卖凤梨的母亲没有文化。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注重亲身示范,引导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女儿不会切凤梨,母亲也不多说,亲自动手削了一个;女儿觉得母亲做的冰冻凤梨很好吃,提议做成凤梨冰棍拿去市场卖,母亲欣然应允。
母亲告诉她:那你应该去市场看看,别人怎么卖他们的东西。
仔细观察以后,女儿明白了吆喝的要义。回家写起了广告词:
“快来呀,尝起来像雪一样的凤梨冰棍,一支5泰铢,三支10泰铢。”
这次女儿成功了。像雪一样的凤梨冰棍一抢而空。
俗话说,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母亲当然明白问题的所在,但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她去实践。
女儿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无与伦比的成就感,更是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如视频结束时母亲所说:“有一天我不在她身边了,我也相信她能过得很好。”
爱默生有言:智力取消了命运,只要一个人在思考,他就是自主的。
有人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给孩子预留独立思考的空间,遇事不急于评判,不盲目干预,既是对孩子自由个体的尊重,更是我们送给孩子未来人生最好的礼物。
素材来源:首都教育
编辑:黄依依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
微信号:hdjyxw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