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2家来自武汉! 大健康产业集群悄然兴起
众创网 发表于:2019-08-09 15:32:52
原标题: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2家来自武汉! 大健康产业集群悄然兴起
2019年4月10日,以“科技引领、健康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以下简称“健博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落幕。本次健博会共签约70个项目,其中投资项目66个,总金额达1323.22亿元;基金项目4个,总金额达230亿元。引进项目基本来自行业龙头企业,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健康金融、健康信息化技术等多个领域。
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息息相关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武汉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新契机。
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
2家来自武汉
3月22日下午,上交所披露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其中江苏3家,湖北排名第二位,有两家企业受理,其他省份3家。此次科创板受理的9家企业中,半导体企业占据三分之一。但将范围拉大来看,科创板目前筹备企业的行业分布特征是:生物医药占比最高,IT、半导体其次。
此次湖北入围的两家企业分别为安翰科技和科前生物,据众创网获悉,两家企业均属于生物医药企业,在各自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安翰科技的主打产品为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该产品已被纳入《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之胃癌筛查流程,并在全国30个省市的千家医疗机构广泛普及。
安翰科技
科前生物的主要产品则是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2017年,公司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二、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
科前公司官网截图
根据湖北省上市办公布的《2018年度82家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名单》,武汉42家入围的上市后备企业中,有9家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等领域企业。
光谷生物城提供产业链式培育
据众创网了解,此次科创板首批受理的两家湖北企业均来自光谷生物城。目前,光谷生物城位列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第三位,吸引了26个院士团队项目、5万多名科技人才,400多个新药在研、26个重磅一类新药进入临床、3个生物药即将上市。因占有高端研发“硬核”实力,对资本市场构成强势吸引力。
十年前,湖北尝试将光电子产业与健康产业结合,开始对光谷生物城进行顶层设计,光谷生物城规划了30平方公里的园区空间。此外,他们还根据生物产业细分领域的不同特点,规划建设了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等7个专业园区,布局了一批适合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这种细分园区的做法,当时在国内曾是第一家。
光谷生物城采用政府行政部门和公司化运作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培育这一产业,企业找机构办事基本不用出园区,大幅节约沟通成本,在这种集群模式下,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还可提前介入企业发展周期,让其管理更接地气,更符合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
经过10多年产业培育,光谷生物企业已超2000家,绝大多数是研发型中小企业,更需要中早期投资。生物办专门为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一个叫“生物创赢汇”的融资平台,有力推动种子期、初创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这种金融服务已持续6年。
2018年,光谷生物城内的生物基金总规模近500亿元,企业累计完成股权融资94.67亿元,累计信贷支持64.96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光谷生物城已引进和培育上市企业2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9家。
从十年前的一片荒芜,到如今本土培育的企业抱团陆续“冲击”境内上市,湖北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园区式的产业集群模式中形成自身的特点,而这种发展模式,也成为推动和培育一个省份的新兴产业的范本。
世界健博会助力大健康产业集群建设
随着4月8日-11日武汉世界健康博览会召开,大批生物医药行业名企加速产业布局。质子治疗、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智慧物联网、人工智能中心等高、精、尖医药科技前沿技术和产品争相进驻武汉:
美国迈胜医疗与武汉亚洲实业有限公司签约,拟将其全球领先的质子放疗技术转移至武汉,在东湖高新区设立质子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复星国药与黄陂区正式签约,30亿元医药温控枢纽项目落户黄陂;江夏区人民政府与泰康集团、中国生物等10家大健康产业企业签约,总投资超过529亿元,占本届健博会签约投资总额的近一半。
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正在武汉悄然兴起。
武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构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和健康服务五大领域协同发展的“一城(光谷生物城)一园(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三区(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环同济—协和国家医疗服务区和武汉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区)”新格局。
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健康服务等五大领域的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到2030年达到14000亿元;到2035年达到20000亿元。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认为,健博会为武汉迎来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契机,名企“跑步进场”,投资投智,与武汉的人才、地域、医疗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等优势相得益彰,通过引导现代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和转化、培育新兴健康产业集群,为“健康大武汉”插上翅膀,实现弯道超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