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斋分享: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玺印展选赏
乐艺会 发表于:2019-08-16 17:31:43
原标题:无极斋分享: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玺印展选赏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开设专栏《无极游》,陆续刊登各系列藏品展品,与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欢斋主韩回之带大家欣赏“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系列。
本内容如实反映辽博所展陈的精彩印章,其中,真伪优劣,有待各位读者各抒己见,欢迎各位读者留言。
————无极斋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历代玺印展选赏
无极斋分享
中国历代玺印展
中国的玺印有着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其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印制度在唐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印面开始加大,开始运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朱文逐渐代替白文,印背开始有年号凿款。宋辽金元的官印制度完全承袭了唐代官印制度,辽金元三代还偶用本民族文字仿效汉字篆体入印。宋代开始流行签字式的花押,印文的表现形式更趋丰富。辽、西夏、金、元曾以自创的民族文字入印,亦独具特色。
花押印也称署押印,是起源于宋,盛行于元的刻有花押样式的私印。花押印将个人姓名或字号草写为类似图案的符号,兼具不易识别和难于模仿的作用。花押印皆为朱文,形式多样,字体或楷或隶,皆具古拙凝重之美。辽博所藏辽金元系列押印,地域特征明显,时代特征明显,尤其是人纽印,更是充满民族文化信息,惹人喜爱,实堪玩味。
明代中叶的文彭、何震是明清流派篆刻辉煌业绩的开拓者,他们力追秦汉,开辟了明清篆刻艺术的昌盛局面。清代篆刻在明代文、何之后,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更大发展,风格各异,流派繁多,逐步形成了“浙派”与“皖派”。至晚清,篆刻艺术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流派格局,从技法到理论已趋于完备,形式与审美体系得以最终形成。
中国印章历来重视印纽雕刻,清康熙、乾隆之世,印纽雕刻题材多样,技法纯熟,福建寿山和浙江青田的印纽雕刻历史悠久。而晚清与绘画相融合的浅浮雕装饰也颇为流行。
到了近现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全盛时期,印家们已不再满足于流派的门户之见,而是从先秦印到明清流派之间融会贯通,锐意创新,形成个性突出,面目新颖而多元的局面。受晚清治印风格影响的一些名家,至近现代仍继续活跃于印坛,特别是一些书画家,以治印为兼善,作品意趣率真,具有清新的风貌。刀法含蓄稳健,风格典雅,章法多变,影响直至当代。
辽宁博物馆在六十年代就开始注重收藏当时篆刻名家作品,韩天衡老师的作品也曾被收藏,现在展陈的只是所故去名家的作品,一直展陈到陈巨来、钱君匋。这在中国博物馆中属于比较领先的做法:在博物馆收藏的时候,这些名家还在世,这些篆刻作品可能还达不到展示文物的级别,但是一旦作者故去,几年之后,就可以成为展览文物的一部分。这显示了博物馆的专业远见与思维的领先。
————无极斋
褒州都督府之印
辽代童子纽押印
元代 人骑兽钮花押印
滂喜斋
1869年赵之谦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