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科:“数字”狂人两三事
新周刊 发表于:2019-08-25 00:28:55
原标题:京东数科:“数字”狂人两三事
数字点亮世界。/ NASA
填满一生全是数字,谁会真正知是何用意。
——林子祥《数字人生》
公元前3000多年,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古人就曾因创造十进位法,站在了世界文明的顶端。他们以此进行城镇的设计,并在祭祀时计算日月星辰的轨迹。
但进入现代社会,就不再只是从0到9的组合游戏,人和数字总是在较劲。它可能是程序猿赖以生存的工具,也可能是衡量业绩的标尺。
而一些人的命运,也因数字勾连在一起。特别是在如战场般的商场,诸多“数字狂人”之间,都发生过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
世界上最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文物:清华简《算表》。/ 维基
他们,执着于“数字算计”
2013年,时任京东集团CFO的陈生强筹备京东上市半年多,一切进入正轨,忙忙碌碌十几年,京东的上市让陈生强一夜实现财富自由。有钱了,想借此退休,回老家晒太阳,这是人之常情。
陈生强。
某次高管会,刘强东首次提出要做金融,问谁愿意,陈生强没举手。刘强东认为金融是京东的必争之地,是比做商城更需要“数字算计”的事业,没举手的陈生强也自知躲不掉。
接到新任务后,这位老会计开始专注于金融行业的思考。他意识到,银行只愿意给大企业放款,不愿意给个人和小企业放款,因为金额大才能覆盖人力审核的成本,于是个人和小企业只能去借高利贷。
而京东金融手里,就有小商户和个人的电商数据,如果打磨出风控算法模型,利用数字化的方式去给客户放款,减少了人力成本,这个行业的成本结构就被改变了,变动成本就没了。
因此,风控成为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陈生强需要一个醉情于风控模型搭建的人才。
在同一时空下,毕业于北航数学系、有着多类型金融机构光鲜履历的“数字奇才”许凌,也突然不安分起来。
许凌。
他曾在工行因做数据建模型一炮走红,但他总觉得数字不能只这么玩儿,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未来的金融世界一定是大数据和技术起决定性作用,这些,在相对传统的银行金融体系内推进起来千难万阻。
于是,他决定要去互联网公司。陈生强初次面试他,二人的沟通就直接又准确,许凌直接把条件摊上了台面:“我有两个条件,我要闭环,整条业务线都是我的;不管我的职级是啥,我要直接向你汇报,不要在你我之间插一个人。”
陈生强说行。两个数字狂人的命运,就这样交集在一起。
2015年,陈生强觉得公司活下去已经不是太大问题,两年前思考的长期发展方向又涌上心头,他想从做金融转向做科技。做金融,企业命运在资方和监管手上,但是做科技,就能把命运攥在自己手上。业务从直接放款变成了给银行提供风控技术,帮他们去放款。相当于从门户变成了搜索,从B2C到了B2B2C。
为此,陈生强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金融科技部门,成立这个部门对陈生强来说,战略昭示意义不亚于业务定位意义。
改革之令一落,管理层阻力自然很大,陈生强足足花了9个月去说服大家,有人埋怨,也有人因此离职。陈生强坚持的“数字算计”, 支撑多年后京东数字科技的品牌升级,数字化战略迅速扩张,城市、农业、传媒,颇有收获。
许凌后来理解: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个假概念,所有的思维都是人的思维,是进入到互联网的人才摸索出来的。
所有的思维都是人的思维。/ John Schnobrich
城市和猪,数字的上天入地
曹鹏和郑宇,则是京东的另外两个“数字狂人”。
曹鹏跟京东数科的渊源算是最早。2002年的时候,刘强东还是个草根创业者,但他和曹鹏就已经认识了。当年,刘强东以两个刻录机的代价让曹鹏帮忙做出了jdlaser.com,也正是京东商城的前身。
曹鹏。
2013年的时候,曹鹏负责为京东的人事和财务这些职能部门做开发,但一直有件小事挺刺激他:2007年跟他一批进京东那个瘦小会计陈生强,做到了CFO,职级比他高。
曹鹏反省了一下自己,觉得做技术肯定是没问题,但是有一种从外企带来的天然傲娇:给我活儿,一定做好;不给我活儿,我也绝不找活儿。这种思维阻碍了他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京东金融成立的时候,曹鹏主动找到陈生强,提出要帮助搭建网站系统。去了京东金融之后,曹鹏做技术的思维彻底变了,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变得很爱琢磨,很爱给自己找事儿。
而07年毕业的郑宇,与陈生强的相识,始于滑稽的一句:“哥们你腰不酸吗?我都受不了了。”
郑宇。
那是在2017年末,京东金融做了某个行业活动,郑宇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科带头人被邀请参加,但他并不知道自己身边这位几个小时都挺着笔直腰板的人,就是陈生强。
那是陈生强跟郑宇第一次不期而遇,后来陈生强找他聊天。郑宇说,我是给政府提供科技服务的,让政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老百姓。陈生强说,这就是我们做的B2B2C,我们是第一个B,给第二个B提供科技服务,让第二个B更好的服务C,第二个B可以是政府,政府是个大B,就是B2B2C。
彼时,郑宇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氛围很宽松,想研究什么自己定。他刚毕业的时候,就从北京堵车的课题开始,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郑宇就从必应的地图里抓出出租车的轨迹来做算法,优化行车路线,能节省20%的时间。
坚持八年之后,郑宇涉猎了很多领域,并提出了“城市计算”这个概念,获得了MIT的奖,现在美国有大学开了城市计算的硕士学位,用的就是郑宇写的教材。
2018年2月,郑宇加入京东。这时候曹鹏也早已经成为京东金融的高管,用数字科技养猪就是曹鹏给自己找的“新事儿”。
两个不安分的人,尽管一个在智能城市领域,一个在数字农牧领域,但都干出了不一样的“科技带感”的东西,科技的力量,让这些“数字狂人”紧紧融合在一起。
被数字重塑的场景正徐徐展开。/ unsplash
数字化的未来,值得敬畏吗?
互联网,把一切东西都连起来,之后就可以互动和计算。把物理世界在虚拟世界里建个影子,这是数字化。
雅虎和谷歌把报纸、图书、日记数字化,亚马逊把商品数字化,Facebook把人数字化,再把他们的网上行为数字化,比如打的榜,看的文章,点的赞;物联网把工具数字化,以及环境数字化,比如某时某地的湿度、温度和风速是多少。
在我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数字正在改变世界。/ unsplash
经验行为也可以被数字化。比如猪圈里有头猪,某天嗓子哑了,背上长疮,是得了个什么病,该吃什么药。比如一个在通州的仓管,打包时把箱子横着摆,另一个在河北的仓管把箱子竖着摆,他俩的效率差了一倍。
这些行为数字化带来的数据量,可能比谷歌、亚马逊、Facebook的总量还要大,带来的价值也会大得多,因为大部分人的时间是在线下,他们的行为和经验决定了物理世界的效率。
如此看来,京东数科的命,其实是拜时运所赐。互联网红利消失,国际环境趋紧,形势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
同时,各种技术在这几年成熟起来,养猪和环保监测所需要的大数据、云、AI、芯片技术,京东前几年的投入正好能接上。
2018年,创建五年的京东金融盈利,品牌升级成京东数字科技,估值200亿美金。京东数科,看来有机会摸到千亿美金的槛,行为和经验的数字化可能是互联网货真价实的下半场。
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石。/ Charles
数据被比作这个时代的石油,其实它比石油厉害,水力、风力、太阳能和核能都可以替代石油,但所有行业和所有新技术都绕不开数据,它是“最大公约数”。京东数科站的是这个坑,也已经出来了动真格的产品。
商场如战场,在这个领域行走,每一步都是悬崖峭壁。
但京东这些大将,依仗“数字算计”,他们下的,不一定是一盘必胜的棋,但一定是一盘值得历史观望和记录的棋。
本文部分故事素材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卢鸿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