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生态体育  发表于:2019-09-02 16:03:14

原标题: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编者按:2018~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公共部门对休闲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投入增大,公共服务体系有所完善;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休闲消费意愿强烈。从休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行业变化来看,旅游休闲的文化内涵和综合吸引力显著提升,文化休闲的新兴产品和服务市场经历了由规模扩张到质量优化的过程,体育产业中的各类休闲服务、尤其是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特色鲜明,“大健康”休闲和养老休闲快速崛起。就未来发展而言,品质、融合、科技将成为重要趋势;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休闲时间方面的制约;加大财政投入,解决休闲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优化统计体系,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理论研究,为休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18-2019年,我国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各项经济调控政策稳中求进。在“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导致的多方经贸摩擦以及发达经济体政策外溢效应的直接影响下,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0.04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6.6%(见图1);人均GDP6.46万元,较2017年增长6.1%。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9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虽面临诸多困难,但2019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各项数据明显好于预期,显示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供给侧改革初现成效。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6.4%左右,增速比上年小幅回落,可实现年初预期6.0%~6.5%的经济增长目标。

伴随经济的稳步发展,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创新高,消费主导经济增长。从产业结构来看,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46.96万亿元,增长7.6%(见图2),占GDP的比重为52.2%,较2017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1.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2017年增长11.4%,营业利润增长6.5%。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见图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5.8%和60.1%,较上年变化-0.9、-0.5和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创历史新高。从最终需求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2%、32.4%和-8.6%,比上年变化17.4、0.3和-17.8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5.0、2.1和-0.6个百分点。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休闲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并未因经济增速的下行调整而受到不利影响,反而有可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伴随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劳动分工的深化,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习惯的养成,个人和家庭服务消费的黏性上升,包括休闲在内的服务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社会民生:改善收入,降低税赋,加大保障

社会公众享受休闲发展、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质既有赖于通过经济增长“把蛋糕做大”,又有赖于通过健康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保障制度“把蛋糕分好”。

其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336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比2017年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比2017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总体来看,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表明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在向着更加有利于消费的方向转变,居民的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可以预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绝对增长和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增大,消费升级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消费和发展享受型消费将出现相应扩张,从而形成有利于休闲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其二,新一轮个税改革助推居民增收。新一轮个税改革将起征点调高至每月5000元,3%、10%和20%三档税率级距扩大,同时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房贷利息和房租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这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税幅度更大,增收效果较为显著,而其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将支撑消费增长。

其三,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各方面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就业方面,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538.78亿元,增长14.9%;在养老保障方面,从2019年1月1日起,按平均约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在教育方面,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168.5亿元,增长13.1%;在医疗方面,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271.01亿元,适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在住房方面,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安排1433亿元,增长12.4%;在文化方面,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安排147.1亿元,增长14%。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休闲发展既反映为休闲消费市场的活跃表现,又离不开以相对弱势群体为目标的针对性保障。事实上,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的休闲需求直接关系到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与其他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享受高龄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农村低保资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也不断提升。可以预见,随着收入分配的持续改善,以及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更加有利于各类群体满足自身休闲需要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三)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意愿强烈

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7.7%,农村为30.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30%-40%为富裕水平,低于30%为最富裕水平。同时,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为44.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在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226元,同比增长11.2%,是居民在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以外的第四大支出(见图6)。与2017年相比,绝对值有所增加,而占比略有下降(见表1)。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保健养生、文化娱乐等消费意愿持续增强。根据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显示,在消费意愿中,旅游、保健养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较为旺盛(见图7),尤其是旅游,连续数年列消费意愿首位。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总体来看,消费的持续增长与相应的政策激励有一定关联。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以及《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发布,推动优化消费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有利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四)政策法规:系统引导,规范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等涉及休闲发展事务的行政管理部门,在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加强引导,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给品质的指导意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等,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等。其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突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管理理念,强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转化为使民众切实受益的美好休闲体验。《关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给品质的指导意见》针对出行难、停车难、入园难、赏景难、如厕难等问题加强规划布局和调控引导,以提升假日及旅游高峰期游客休闲体验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的出台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为休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统一、规范、有序的制度保障。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编制《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并研究制定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指导标准,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政策研究,推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有关体育健身设施的规划落地,支持配合有关部门修订印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进一步细化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和内容。

在地方层面,各地也加大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与规划制定工作。例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立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拟安排第一类立法项目48件、第二类立法项目27件、第三类立法项目57件,涉及到文化、旅游和体育领域的有9件,包括《上海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上海市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上海市街头艺人表演管理条例》等。海南省2019年先后制定《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南省邮轮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南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海南省海岛旅游发展规划》《海南省省级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规划》《海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海南水上运动发展指导意见》《海南沙滩运动发展指导意见》,同时重点推动6个省级旅游园区规划修编,指导35个重点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及把关市县上报的落地项目规划。

(五)公共投入:总量增长,占比略降

总体来看,近年来国家财政在文化、体育、传媒等各方面的倾斜和扶持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速缓慢,甚至有所降低。2018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财政支出为3522亿元,同比增长3.7%(见图8);占财政支出的1.59%,比重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2018年全年全国文化事业费928.33亿元,比上年增加72.53亿元,增长8.5%;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66.53元,比上年增加4.96元,增长8.1%(见图9);中央财政通过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文化项目,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专项资金50.51亿元;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2%,比重和上年持平。此外,中央财政安排旅游发展基金14.85亿元,对地方旅游厕所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项目进行了重点支持。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与未来展望

在地方层面,中央转移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也有所增加。例如,2019年,中央支持广西1.2737亿元建设公共体育设施项目,比2018年增加0.3742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建设一批社区健身中心、综合体育场(馆)、社区(村屯)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马拉松赛道)、公共体育场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以及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体育惠民工程项目。2018年广东省财政下达11.5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市、县补齐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短板,努力促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奖补资金支出重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支持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二是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以及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三是市、县级图书馆馆藏书籍达标购置;四是欠发达地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等。

(六)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机制改革

在公共服务方面,文化领域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情况督察,切实推动法律和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完成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和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12984个乡镇配送了77094场文艺演出;持续开展面向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厕所革命工作有序推进,在厕所革命建设、技术应用、管理体制创新和文明提升行动方面稳步发展。

各地也积极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例如,宁夏自治区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推动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自治区级共建设25个全民健身中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193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提档升级1177个等;近年来先后为22个县(市、区)注入创建工作启动资金,共撬动各类资金30亿元用于全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争取政府民生计划9440万元用于体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七)区域实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为破解休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统一的国家政策框架下,各地积极推进更加契合自身禀赋优势以及发展阶段特征的休闲管理政策和休闲产业规划。最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带薪休假政策。例如,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强调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安徽省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实行年休假相对集中安排制度着力落实带薪年休假;江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年休假制度,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贵州省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各单位主要领导应带头休假,中层干部以及一般职工应当认真执行年休假制度。

其二,制定或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休闲发展规划。例如,广东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积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精神,做强做大旅游休闲产业,加快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和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步伐;吉林省出台《关于推进避暑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利用夏季温润清爽的气候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休闲发展;甘肃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以敦煌沙漠戈壁徒步为代表的体育健身休闲。

(八)科技推动:供需两侧,全面影响

随着数字经济的普及,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AR、VR等为代表的科技应用从需求和供给两侧共同影响着休闲生活和休闲发展。

从需求一侧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仅影响着国民外出旅游休闲行为,对国民日常休闲行为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移动端手机App对日常休闲行为产生着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即成为传统休闲行为的在线形式、丰富传统休闲行为的线上内容,间接影响即提高线下休闲行为的效率、增强线下休闲行为的影响力。

从供给一侧看,科技手段的多元化不仅在商业领域催生了更多新业态,也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例如,体育科技创新成为投资热点,新技术应用正在带来新的商机,更多新科技用于对用户多维度的数据采集和反馈,用于体育休闲的社交平台、科技应用越来越普及。“互联网+体育”的产业融合已进入下半场。再如,科技对公共文化服务影响也越来越大。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发展“福建文化云”平台、“福建文化记忆”数据库群、“文化一点通”菜单式服务系统,构建福建公共文化服务一站式服务大平台。再如上海市嘉定区,推出“文化嘉定云”,运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融信息传递、知识服务、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等为一体。

(九)调查统计与研究:夯实基础,科学引导

系统的调查统计与科学研究,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对于引导和促进休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2019年,围绕文化、旅游和体育等领域的调查、统计和研究逐步加强。继《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之后,2019年有关部门又出台《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对相关产业统计分类体系进行了优化。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这是继2016年两部门联合发布体育产业年度统计数据后第二次发布相关数据。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启动《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效果评估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研制工作,同时组织开展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研究。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也于2019年5月发布了《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选取现行统计年报中的部分核心数据,并充分利用部内行政管理记录以及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等部门正式发布数据,全方位、多角度直观展现了2018年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全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也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实施情况评估及国民休闲纲要(2021-2030年)前期研究”和“假日经济发展研究”等列为2019年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

执笔人:宋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冯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摘自:《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休闲绿皮书No.7》),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出版。

顾 问:何德旭,闫坤,夏杰长,刘德谦

主 编:宋瑞

副主编:金准,李为人,吴金梅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生态体育】分享赛事版权资源,共享场馆小镇园区综合体资源,畅享体育培训健身旅游资源,提供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赛事运营组织策划、体育培训健身指导,打造全方位全产业链体育文化产业休闲服务创新发展平台。

18831183213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