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高小蝶的平淡生活
同步悦读 发表于:2019-09-06 12:06:07
原标题:黄海燕:高小蝶的平淡生活
"
高小蝶的平淡生活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逝去的岁月
■黄海燕
高小蝶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小城,因城中有座山,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此山又被誉为淮北平川第一神山,半山有座古寺,名曰清风寺,前些年经过一些保护性修缮,现为国家4A级风景区。每日晨钟暮鼓,游人香客一时间络绎不绝。
高小蝶就在小城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上班,上下班途中都能抬眼见山见佛。她每天的生活很规律,规律得如同复制一般。除了上班,高小蝶因为晕车晕得厉害,所以几乎没出过远门,当然也就没见过什么世面。每天她只顾着应付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对她来说都很陌生。不过她本也是个随遇而安,对生活没太多要求的人,所以这样的日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这一晃二十多年不经意就过去了,高小蝶也由当初那个青葱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自认为无趣呆板的中年妇女。
中年以后,怀旧的心绪总会浓一些。回忆自己的整个学生时代,高小蝶一直觉得自己是被老师忽略掉的那个学生。不管她怎么努力,几门学科里,除了语文,其它成绩始终在班级处于中下游水平。尤其数学,更是糟糕透顶。父母觉得她脑子笨,高小蝶也一直觉得自己是很笨。老师、父母都很在意成绩和考试分数,所以高小蝶的记忆里,一直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是混沌一片,没有任何色彩的。再加上她也没有特别要好的同学或是朋友,所以很多时候她是孤独的、安静的。没有人知道或是关心她在想些什么。不过她也并不在意,她似乎已习惯甚至很享受那种被无视的感觉。
初中一年级,高小蝶无意中发现爸爸有一张县里图书馆的借书证,她如获至宝。周末不上课的时候,她就经常偷偷拿着爸爸的借书证去那里看书,或把书借回家看。八十年代的文学氛围比较浓厚,众多大型文学刊物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如《收获》、《十月》、《清明》之类,这些她都挺喜欢。
后来高小蝶慢慢喜欢上了文字,她对文字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上中学的时候,有一阵子,学校的“校园之声”经常播放她写得稿子。只有那个时候,同学们会以羡慕佩服的眼光看着她,她也会有着小小的幸福与满足。书看得多了,高小蝶开始有了自己的梦想。她也想做个写字的人,用文字去温暖别人,就像别人的文字曾经温暖她一样。当然,自始自终,这个想法她从没告诉过任何人。
所以总的说来,高小蝶年少时,个性敏感有点自闭,喜欢风花雪月,间或写点心情文字,也算是个文艺少女吧。只是后来她也只是上了一所普通的中专学校,所学专业和文学也无半点关联。她不再做梦,渐渐摒弃了脑子里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毕业以后,她回到家乡,进了县里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
高小蝶被分配到县支行的一个储蓄所任记账员。那个时候是九十年代初期,小城民风淳朴,有点闭塞。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属于省里挂上号的贫困县。可人们的思想已经解封且逐步活跃了,不少人在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所有新兴的事物也都在酝酿着,躁动着,变化着。县城内几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是暗流涌动,都在城区的这块弹丸之地上做文章。各家的营业网点好象也是争先恐后,一时间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一九九二年的高小蝶,青涩懵懂,留着三面齐的学生娃娃头,有点婴儿肥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那天她第一次走进单位的大门,正是仲秋,瓦蓝的天空上有着几片流云。高小蝶好奇地四下望了望,有点忐忑,也有点期待。不管怎样,她正式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高小蝶最初工作的那个储蓄所位于县城的南郊,是在一个大的综合批发市场内,刚成立不久。营业面积不大,两间旧平房,装潢也很简单,人员设置只有三人。
储蓄所主任三十岁左右,个子很高很壮实,有点络腮胡子。看着是个粗线条的人,其实细致又有耐心。高小蝶最初的一些基本业务技能,像珠算、点钞之类,都是他教的。主任的妻子是个性格直爽,眉眼带笑的小个女人,没事也经常来所里坐坐。虽然这些曾经的笑脸早已湮没于岁月的长河,但每每想起,高小蝶还是觉得心是暖的。
那时候储蓄所的业务还比较单一,正常也就是个人存取款。象一些存单、存折,以及报表之类都是手工填制记账的,刚开始高小蝶很不适应,每次填写都是小心翼翼,总害怕写错了。还有每到月底必做的各类报表,也让她很是头疼。她的数学一直不好,从来对数字就比较迷糊,所以好长一段时间里,她从没有顺利地完成这些报表的编制工作。每当这时,高小蝶就会瞪着那些大大小小的数字,长叹一口气,显得很焦躁也很沮丧。
“不着急,慢慢来。”这个一直在边上微笑、并这般和声细语安慰、鼓励高小蝶的,是储蓄所的出纳员,也是她的好搭档。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脑,记账员手工记账,出纳员管理钱箱,历来分工明确。出纳员也是个女的,年长她二十岁,算是阿姨辈了。人很和善,姓张。高小蝶称呼她张会计,很尊敬她也很乐于和她亲近。
印象中张会计的钱箱收拾整理得总是干净利落。储蓄所附近并无大的商户,收的现金里都会有一些零散小额纸币。那些皱皱巴巴的纸币经过张会计的手,就会化腐朽为神奇。像是经过熨斗熨烫一般,四角对齐,包括残币都是服贴顺滑得很。还有就是她的阿拉伯数字写得特别漂亮。这让高小蝶很是羡慕。
所里业务不忙的时候,张会计就开始整理她的钱箱。她是个稳重的女子,从来都是不急不躁。忙完了手头的事,她有时也会和高小蝶唠唠家常。女人不管年龄大小,总会找到共同话题。张会计并不忌讳谈她的家庭,她的家庭并不幸福。丈夫有文化有才华,在县城里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只是待她并不好。她的婚姻是她费尽一番周折争取来得,所以不管她的丈夫做什么,她也早已麻木并习惯承受。
那时高小蝶年龄小,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更不会说些宽慰人的话,她只是静静的听着张会计的倾诉。她觉得,不管怎样,张会计说出来心里总归会舒服敞亮点。
不忙的时候,高小蝶还喜欢望着窗外发呆。离储蓄所不远的地方是一片农田,农田边上还有大片的油菜花地。暮春时节,花开时的浓烈与惊艳,她至今记得。偶尔有几个孩童在那嬉戏,那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境就会跃然眼前了,高小蝶很享受那片刻的闲适和诗意。
因储蓄所位于城郊,地理位置在当时还是比较偏僻,客户来源比较少。后来县支行领导考虑到储蓄所的发展前景,经过研究并报经上级批准,第二年夏天,储蓄所决定迁址,一下子从安静的城郊搬迁至喧嚣的街市之中。搬迁那天,所里所有的家当都放在两辆平板车上,两个力气大的男同事拉着车,高小蝶在边上跟着,就这么走着进城了。
储蓄所的新址位于县城区的一条主商业街,所居的位置前身是一小理发室,名曰“为民理发”。后来县支行领导一合计,觉得“为民”这个名字挺好,干脆继续沿用。为民服务,这也是那个年代人们心中朴素的想法。只是这条商业街上寸土寸金,所租的房子面积很小。经过一番简单装修,七月盛夏的某天,支行选个吉辰放了串鞭炮,小小的“为民储蓄所”就算正式挂牌营业了。
主任还是原来的主任,可张会计被安排去了别的营业网点,高小蝶虽然心里不舍和张会计分开,可也得听从领导的安排。她还是所里的记账员,自认为自己在工作上应该是成熟了不少,所以也添了些许自信。
所里的出纳员换成了个男孩子,也算是高小蝶的新搭档吧。听说是海军退伍战士,入行也是不久。之前在保卫科,干过一阵押款。姓陈,个不高,年长高小蝶几岁。平常话不多,有点不苟言笑,不过偶尔笑起来就会露出两颗小虎牙,倒是阳光灿烂得很。
小陈人也不错,唯一叫人看不惯的是他有抽烟的坏习惯。储蓄所空间小,流通不畅,经常弄得屋子里空气污浊不堪。这个他也知道,可就是戒不了。所以小陈每次抽烟都会对高小蝶歉意的笑笑,她也只能无奈地撇撇嘴,皱皱眉,或是还他个白眼。
许是部队生活的熏陶,虽然退伍了,小陈身上还是明显有着军人的特质,例如勤劳、坚持,还有爱整洁。高小蝶每每望着对面桌上干净得纤尘不染,再看看自己桌上的杂乱无章,就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她最佩服最放心的还是他管理的钱箱,小陈不会允许自己的钱箱里有一分钱的误差。每天营业终了关了门,在和高小蝶核实完账目无误后,他会一遍遍回忆,一遍遍地数钱箱里的钱,直到分毫不差才罢休。然后再向高小蝶歉意的笑笑,悠闲地点起一支烟。
紧挨储蓄所边上的是一家私人照相馆。经营者也是个女孩子,姓林,皮肤挺白,人很开朗,未语先笑。那个年代手机还未普及,拍照就得去照相馆。尤其当时不少年轻人喜欢模仿港台明星,拍一些所谓的艺术照,所以小林照相馆的生意很是红火。她经常会来储蓄所办理存取款业务,一来二去,就和高小蝶、小陈他们熟悉了。小林每次来都喜欢找小陈说说话,即便不说话,也会看着小陈笑,只是他们之间也并没有什么故事发生。
又过了段日子,不知什么原因,小林突然关了照相馆,去县里的一家鞋厂上班了。再后来,高小蝶就没有再见过她,想必应该是生活得很好吧。
储蓄所的另一边是一国营百货商店。而门前则是一些摆摊的商贩,琳琅满目,卖啥都有。这条街说是商业街,其实就是一个大的集市,即使关上储蓄所的玻璃门,也能清晰地听到商贩们起劲的吆喝叫卖声。
那时候的城管执法人员好象还不管这些,那些商贩们为了揽客,有时边上还放着音响,经常播放着郭富城、齐秦等人的歌。为民储蓄所的业务就在商贩们嘈杂的叫卖声和港台歌星煽情的歌声中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以至于多年以后,当高小蝶听到郭富城那首经典的《对你爱不完》时,还是禁不住会莞尔一笑。
都说时光如水,就这么静静流淌着。二000年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因单位机构改革,支行的营业网点陆续撤并了不少,员工也离开了不少。高小蝶最初的那两位搭档——张会计和小陈也是那两年买断工龄离开单位了。她每每想起,心里就挺感慨。其实来也好,去也罢,本是人生常态,不必纠结遗憾。怀感恩之心,给予祝福就好,高小蝶后来这么觉得。
这几年,单位陆陆续续进了一批大学生员工。看着他们如春天小白杨般,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人至中年的高小蝶不由得露出阿姨般的微笑,随即在心里感叹一句,年轻真好。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几场雨过后,不觉天气渐渐热了。和往年的这个时候一样,高小蝶嗅出空气中不断发酵、蒸腾着草木生长的味道。风拂过脸颊,和暖清澈。闭上眼睛,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记忆里怯怯的青春。
已近端午了,季节正是最好的模样。清晨的阳光透过已经稠密的枝叶,散落一地斑驳。高小蝶知道,她最喜欢的夏天又来了。
作者简介
黄海燕,70后,江苏灌云人,银行职员,有作品散见于网络平台及地方报刊。文字为伴,寂静欢喜。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2017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
图文来源:网络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公众号联系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