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定了就不后退!”在ICU病房里,她守了艾感病犯整整8天
锦州本地宝 发表于:2019-09-11 16:10:50
(来源:锦州政法)
原标题:“站定了就不后退!”在ICU病房里,她守了艾感病犯整整8天
“8小时之外备勤已经成为习惯,我担心有事的时候找不到人。”一线从警十三年,福建省女子监狱民警陈琳从没让手机关机过。
平凡却有担当!
和所有工作在基层的监狱人民警察一样,陈琳身上也有着这个集体所共有的职业品格。不过,翻开她的履历,你又会发现,她的岗位有些特殊。
2015年后,陈琳成为监狱病犯专管区的负责人。除了长期患病的服刑人员外,这个专区同时关押着一部分艾感病犯。教化改造她们,显然需要付出更多。
是什么打破她的刻板印象?
13年前,刚刚毕业的陈琳压根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监狱警察。“我的性格大大咧咧,坐不住。当时家人让我考公务员的时候还以为,公务员嘛,就是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
打破陈琳刻板印象的,是第一次进监狱生产车间的经历。
“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服刑人员。”陈琳回忆。带教民警只是带她初步了解工作环境,但她觉得那简直是一次“职业入门测试”。“心里很慌,脸上很僵。感觉工作挑战很大。”陈琳说。“后来其他人告诉我,见过我面无表情的样子,大家心里都在想,这一定是个严厉而且难相处的民警。”
事实上,往后的工作中,陈琳被大家所看到的特质,越来越多的是耐心和无私付出。
在监区组织的一次心得分享会上,服刑人员晓丽(化名)告诉陈琳,她的一个细致动作,曾给自己的改造带来深远影响。当时晓丽在车间劳动时,因为衣领外翻突然被陈琳叫住。以为衣着不整要被批评的她没想到,陈琳只是说了一句“你的领子怎么不整理好”,就伸手绕过她的脖子,给她翻好。
晓丽觉得,自己没有被民警歧视,心里很感动。对于这件事,陈琳说,如果不是服刑人员提起,自己其实压根没有留意,但她总结了一个工作经验,对待服刑人员也要打破一些成见。“看似顽固的罪犯,只要找到她们的在意的“点”,以心换心,感化就顺其自然。”
站定后,步子就不能往后退
2015年下半年,陈琳负责的监狱病犯专管区开始接收第一个艾滋病犯人。
“艾滋病犯,这事怎么听都难免让人发怵吧。”陈琳刚刚接到任务的时候,也考虑过很多。“本来接触这类人群是需要做好严格防护措施的,但监狱情况有些特殊。”
陈琳面对的不仅仅是管教罪犯的压力,作为负责人,她还需要在专区民警面前做出表率。
从无到有,怎么管好教好这些艾感病犯?建立信任是促成艾感病犯新生的重要一步。
在病患专管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民警和艾感病犯谈话时,站定后步子就不能往后退。“因为我们一退,她们就会想,民警在怕什么,会觉得自己是被区别对待的。”陈琳解释。
艾感病犯不仅身体免疫力低,心理更是脆弱,照顾她们需要更多精力。
“艾感病犯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直接影响改造情绪。改造环境给的信心是改造的最原始驱动。”陈琳曾经带过一个入监后才得知自己感染的罪犯。“一开始忧心忡忡,不说她的家人,连她自己都不能接受。我们给她和她的家属做了很多工作,她才渐渐开始正视这件事,积极投入改造。后来临近刑释,我们又发现她开始担心家里其他亲属是否接受……”多年的管教工作让陈琳认识到,艾感病犯的改造道阻且长。对罪犯来说,民警是成了他们最信任的人。
8个不眠夜
一个难忘的“假期”
不惧风险,不计回报!
2018年,陈琳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公休前一天下午,她突然接到通知,一名艾感病犯林某病危,需要转到监狱外的医院抢救。本来休息的她整整在医院ICU守了病患8天。“大夜班接着小夜班,几乎没有睡觉。”陈琳说,当时自己遇上腰疾,这8天她也很难熬。
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的第一天,林某的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值,连她自己都没报什么希望。家人还在赶来的路上,身边熟悉可信任的只有陈琳一人。
挂号、缴费、看护。陈琳成了林某的“临时家属”。
“你不要担心,你的女儿女婿和外孙都在来的路上。”在病床前,陈琳顶着黑眼圈宽慰林某,林某却意外地欲言又止。
“怎么了……”
“我得这个病,女婿可能不知道。我不想拖累女儿,警官替我保守这个秘密吧。”
家属来了之后,陈琳真的为林某保守了这个秘密。林某最后转危为安,在病床前,她坐起来告诉陈琳:“警官,给你们添麻烦了,谢谢你们。”
陈琳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且凝聚成坚定职业信念的,往往都是付出后,服刑人员积极回应的这些瞬间。
直面艾感病犯,陈琳见过各式各样的情况。有衣服掀开浑身溃烂的,有每天歇斯底里大哭的。“监狱民警要让她们感受到希望。其实这只是一个传染性强一些的疾病而已。只要按时吃药,好好改造,让艾滋到她们为止,一样能获得新生。”
谈起父亲,她控制不住地流泪
陈琳说,不仅自己对这份职业有超强的认同感,自己的父母也百分百支持。“不过,我一直没有告诉她们,我现在在和艾感病犯接触。父母的年纪都大了。我父亲的身体现在还很不好。”
当谈起父亲,陈琳却控制不住地流泪。
今年,陈琳的父亲因为癌症复发,需要化疗,作为家中独女的陈琳却没有办法陪在身边。父亲刚刚做完手术的时候,陈琳在病房里和母亲说,“妈,你照顾着爸,我得回去工作了。”母亲故作轻松地向她招招手说:“你快去工作吧,留在这里干嘛。”
父母从侧面给了陈琳很多职业认同感。刚从警的那几年,陈琳偶尔还动过换职业的心思,但现在根本不想了。“我觉得我不一定是个很好的创造者,但是是一个好的执行者。现在我越来越想把工作踏踏实实、用心地做好。总要有人要去多承担一些责任。”
特别累的时候,陈琳总会想起自己和母亲的一个场景——她和母亲走在夜路里,光线昏暗,母亲一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突然疑惑地问:“女儿,你的肩上什么时候变成两杠一了……”没等陈琳解释,母亲就自顾自地说:“好好干,妈妈支持你……”(谢伟英魏青裴敏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