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套房”被甩卖,楼市开始“脱虚向实”,炒房客正在离场
旅游地球 发表于:2019-09-15 10:05:46
原标题:“1420套房”被甩卖,楼市开始“脱虚向实”,炒房客正在离场
事出反常,必有“妖”。不符合常规的事情发生了,背后必定有不一样的“故事”。
什么样的事是反常事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花了超3000万拍得股神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在约定吃饭时间的前2天,号称突发肾结石,取消与巴菲特午餐会面。这就是反常的事,是真的因为突发肾结石吗?随后此人被抽丝剥茧。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取消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涉嫌非法集资、洗钱、涉黄涉赌。有人留言指出,这种原因可能只是众多原因之一。
拨开表面的,才能看到本质的。发生在楼市里的一些事,同样也是如此。
近期,财经作家陈思进推转了一篇报道。报道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区,原本二手房挂牌量一直在几十套上下波动,可是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该小区的房子挂牌量却激增,直接上升到1420套。
从几十套到上千套,这当中跨过的量级可不是一点二点,是几十倍。这样看似“顺其自然”发生的事,其实是不正常的。
一出手就是1400多套,谁能拿出这么多的“存货”,谁又能囤这么多的房子,指向的“人”已不言自明。
对此,该报道是这样评论的:这极有可能是炒房者集中抛售。并发出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楼市开始“跳伞”?炒房者“狂甩”1400多套房的背后,会有人接盘吗?
有没有人接盘,暂且不论,但是这么密集的“甩卖”,能不能赚钱真要打一个问号。
近年来,炒房客和投机者纷纷离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是投机房子已经不能再获得丰厚的回报。躺着就把钱赚了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买房子“为住不为炒”的氛围,正在深入人心。
第一,经济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不久前,一锤定音的定调被首次提出,这段定调一共有44个字组成,可以说是字字千斤。44个字: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这44个字,不仅会改变房地产的格局,也会改变房子“属性”。房子的居住属性会逐渐地被加强,相反的金融属性会慢慢地被淡化。这种情况之下,房子的炒作空间也将会被压缩出楼市。这时,“受伤的”将是盯着丰厚回报的炒房客与投机者。
第二,接盘的购房者,后继无力。人口越多,房子的需求越大,特别是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有的是为了改善而换房,有的是为了结婚而买房,有的是为了学区而购房。
然而,人口红利逐渐在消失。海通宏观分析师姜超指出,我国上一轮出生人口高峰在80年代后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3年见顶,这意味着住房需求高峰已经见顶,而2018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仅仅1523万,创下过去50年的最低水平,这意味从人口来看,住房的刚性需求将持续下滑。
中泰证券分析师梁中华,给出的数据更具体。梁中华通过测算指出,未来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每年减少300万以上;10年后,在2028年-2039年间,年均减少数量将超过1000万。
需求房子的人口减少了,房子的量却还在大量增多,那么谁还会从炒房客手中接盘呢?体现一个物品的价值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你需要它;二是你买得起它,而“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三,炒房客和投机者正在被挤出楼市。不要用过去的老眼光,来看待新楼市。今天的房地产,已经不同于过去的楼市。房地产已不再容忍炒作与投机,炒房客和投机者正在被挤出楼市。
澎湃新闻报道称:2019年1-8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367次!相比2018年1-8月份的315次,上涨了17%,累计次数刷新了房地产调控记录。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8月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多达60次。1月到7月的调控次数分别为68次、21次、15次,60次、41次、46次和56次。
把炒房客与投机者逐渐地挤出楼市,显示的是一种构建健康楼市的决心。同时挤出炒房客与投机者,其实也是一种“脱虚向实”的需要。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指出:“房地产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理解,房子建起来是用于住的,那就是实体经济;用来炒的,就是虚拟经济。”。
从炒房客逐步离场的脚步中,我们看到房地产正在“脱虚向实”。未来,买房子只是为了住,或许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