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市文物局组织召开复建“濂溪书院”论证会

这里是赣州  发表于:2019-09-18 00:08:20

(来源:赣州市旅发委发布)

原标题:市文物局组织召开复建“濂溪书院”论证会

市文物局组织召开复建“濂溪书院”论证会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恢复建设“濂溪书院”开展论证的指示精神,9月2日上午,市文物局组织召开复建“濂溪书院”座谈论证会。会议由市文广新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朱小宁主持;市教育局、市文物局、章贡区文广新旅局、赣州一中、宋城文化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与了论证。

与会人员紧紧围绕复建“濂溪书院”的价值、意义、选址和利用等畅所欲言。认为“濂溪书院”旧址位于赣州一中校园内,而赣州一中历史厚重,文物古迹众多,同时师生众多、用地紧张,在校内基本不具备复建条件。但可在旧址旁树立碑牌,简要介绍“濂溪书院”的历史与文化,并结合校园内的光孝寺、夜话亭、廉泉等古迹,有效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古色古香校园氛围。

“濂溪书院”是我市宋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为保护和利用好宋城文化“濂溪书院”这张名片,可以从近期和远期开展工作:近期,为资源共享、节省财力,可在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的二期或三期建设中,适当选取一些古建筑作为“濂溪书院”场所(“濂溪书院”明代位于郁孤台下),通过设立讲学堂、书院历史陈展和开展研学游活动等形式,活化利用“濂溪书院”;远期,当前做好复建“濂溪书院”的控规,待条件成熟时,在水东镇玉虚观旁复建“濂溪书院”(“濂溪书院”前身“清溪书院”旧址在玉虚观附近),并与当地办学有机结合,实现与教育资源相匹配,做到“有建即有用、不浪费、不闲置”。

据史料记载,“濂溪书院”前身为“清溪书院”,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北宋嘉祐年间虔州知州赵抃(别名赵清献)、通判周敦颐(字濂溪)在城东嘉济庙侧共同创建的“清溪书院”,院址设在水东玉虚观边(今水东小学内)。其间,赵抃、周敦颐均直接参与主讲,程颢、程颐曾就学于此。因周敦颐讲学,去世后清溪书院改称“濂溪祠”,也称“濂溪书院”。元朝末年,祠毁于战争。明洪武四年(1371),赣县知县崔天锡重建书院,仍名“清溪书院”。至弘治十三年(1500),知府何珖徙书院于郁孤台下,始名“濂溪书院”。正德十二年(1517),巡抚王阳明迁建于旧布政司故址,改称“濂溪祠堂”。崇祯十三年(1640),赣县知县陈履忠将书院迁建于光孝寺右边(今赣一中内),改名为“廉泉书院”。清顺治十年(1653),赣抚刘武元将“廉泉书院”复称“濂溪书院”名,招收府属十二县生徒。其后多有扩建,有东西讲堂、濂溪祠、夜话亭、斋舍等建筑。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