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基础|服装原型的应用
服装纸样师之家 发表于:2019-09-18 20:03:11
原标题:制版基础 | 服装原型的应用
原型特征:
①原型是一种服装结构形态,而不是某一种服装具体的款式形态 ,注重如何正确体现人体解剖结构。
②原型各部位与人体各部位在结构组合上具有对应性和对称性 。
③由于人体各部位间的衔接是相当精密的,原型也由此而具有各部位间结构的吻合性。
原型应用的实践性很强,对于一个服装款式,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验证,才能使效果图与结构图完全吻合,因此,需要不断的实践 。
构成服装各部位的主次关系:
①主要结构部位:领子及领围结构、袖子及袖窿结构、省道。
②相对次要的结构部位:前后肩线、前后侧缝、袖口、下摆、门襟、腰线、褶、裥等。
③附属部位:口袋、维系位(钮、拉链、袢、带位等)、挂面位、翻折边、衬里及贴边位等等
原型应用一般步骤
①在硬纸板上绘制原型,并把画好的原型裁剪下来,打好刀眼,BP点钻一小孔,制成一个可以反复使用多次的原型板。
②在较薄而韧的大张纸上面,把原型样板放上去,按轮廓线描下,同时,点好BP点。进行原型应用变化。
③面、衬、里全部确定并检查准确无误后,便用工具把完成的结构图分片以拷贝、拓、齿轮刀印压、钻眼等方法移至另一张纸上,并标上名称、经纬向、毛向等。每一衣片按要求放好缝头后剪下(毛粉)。
④用完成的衣片纸样在服装材料上进行排料并裁剪。
纸样切变结构表示法
纸样沿线剪开,平拉开5cm 。
纸样沿线剪开,上部拉开3cm,下部拉开5cm。
纸样沿线剪开,上部拉开5cm,箭头所指部位为轴心,不拉开。
纸样沿线剪开,折叠腋下省份,使之移位于肩部。
纸样沿线剪开,先平拉开2cm,再折叠腋下省份,使之移位于肩部。
纸样沿线剪开,折叠腋下省份,使之移位于领部,在袖窿处作分割线。
折叠腋下省份,使之移位于衣片的分割线内。
领子原型的应用
领子结构分为两部分:即衣身的领围线和领子部分,无论哪一部分变化,都会出现不同的外观效果。
从领围线与领子的组合来看,可分为无领型衣领和有领型衣领。
有领型衣领大致又可分为立领、翻领和驳领。
领子原型应用中的结构问题:
原型中的横开领和直开领是基本领围线,也是围绕人体颈部的基本曲线,当领型变化时,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无领型衣领的领口变宽或变窄,变深或变浅时,要看离开肩颈点SNP、前后中心点FNP、 BNP距离的大小,随设计而定,在结构图上以原型板的领围线为基础进行模仿绘制;
有领型衣领的领围线可用基本领围线,也可依据款式变化在原型领围线的基础上,使肩颈点SNP沿肩线上下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向下移动),一般衬衣向下移动0.5---1 cm,外衣移动1 cm,大衣移动1.5 cm左右从而加宽横开领,而直开领的变化范围较大。
不论是有领还是无领,其前后肩颈点SNP移动的距离应保持相等,这样才能保证肩线一致,领弧线过渡圆顺,对位准确。
衣片领围线与领子底线长度要相等,但一般领子底线的长度要稍大于衣片领围线而不宜小,而且对于翻领和驳领来说,领子的翻领宽度一般要稍大于底领宽度,以便盖住领线。
立领的三种状态
A在平面结构中,上领线短于下领线,则立体成形为收领型。
B在平面结构中,上领线等于下领线,则立体成形为直筒状领型。
C在平面结构中,上领线长于下领线,则立体成形为敞领型。
翻领的三种状态
对于翻领,在平面结构中,领片弧度越大,则立体成形时,翻领越平贴于衣身;反之,领子越直立上竖。
袖子原型应用
袖子结构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衣身的袖窿弧线和袖子部分。无论哪一部分变化,都会出现不同的外观效果。
按照衣身和袖子的结构组合来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圆装袖(基本型,具有很明显的袖窿结构线);插肩袖(袖窿结构线侵入肩部,使衣身的一部分成为袖子的一部分);连袖(袖窿结构线彻底消失,使袖子与衣身合为一体)。
袖子按分割的片数又可分为:一片袖、二片袖、三片袖等等。
袖子原型应用中的结构问题:
对于肩部、胸背部、袖窿深等几个部位的修正,有时几乎使原有袖窿弧线的形状与长度发生较大变化,这时必须重新确定出前后袖窿弧长AH值,再采用袖原型的画法将新的袖山弧线画出,即作出适合变化后袖窿的袖山弧线。
为了让前后袖窿弧长AH的差数相当,有时使后侧缝线的加放量大于前侧缝线的加放量,也即使成衣的侧缝略微前移 。
当袖窿弧长AH值变化较大时,袖子的袖深尺寸要从袖山、袖底两个方向加出,以免使袖长尺寸的误差过大。
前后袖窿弧线对位要准确,过渡要圆顺,且一般前袖窿弧线的曲度要大于后袖窿弧线的曲度。
对于圆装袖(基本型),理论上袖山弧线应与袖窿弧线相等,但一般袖山弧线要稍大于衣身的袖窿弧线,即袖山弧线多出一个缩缝量,以使所绱袖子圆顺、饱满。
对于插肩袖,在袖山高和袖宽值均不变的前提下,袖片越下斜,即立体成形效果越接近圆装袖结构,而袖片越上移接近水平,立体成形效果则越接近宽松结构的连袖。而如果袖山加高,并相应减窄袖宽,袖片也更下斜,越合体;反之,袖山降低,并相应增加袖宽,袖片也越上移,越宽松。
对于连袖来说,如果想达到合体的圆装袖效果,常常需要加入腋下插角,或衣身设置分割线。
对于所有类型的袖子来说,袖子的袖底缝线与衣身侧缝线越长,越有利于手臂上举,反之则越不利。袖山越偏高则越贴体,但应同时适当增加袖宽,以利于手臂活动;袖山越低则越宽松,同时可适当减少袖宽,使外形更好看一些 。
前袖山弧线的曲度一般大于后袖山弧线的曲度。
整体应用
要想将一个服装效果图完整地转化为服装结构图,只掌握领袖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
在进行原型应用时,其过程应该是:首先确定服装的围度和宽度;其次确定服装的长度;再次,才进行服装的局部设计,如领子、省道、袖子、肩部、门襟、口袋、扣眼等部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
围度和长度的确定直接决定着服装款式的类型。
服装长度可以通过测量或按比例和爱好直接确定,情形比较简单,但在具体应用时也存在WL对位的问题;
围度的确定比较复杂,而且在具体应用时,还涉及到围度如何分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原型整体应用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围度的确定和分配。
围度放松量的设计 ----“平均间隙量”
当r≤3时,服装外形呈紧身或合体型,此时,服装的放松量约为6---12cm或13---18cm。
当r>3时,服装外形呈半宽松或宽松型,此时,服装的放松量约为19---26cm或26cm以上。
由此可以判定:当所要转化的服装效果明显为宽松款式时(通过目测加感觉确定),就选定胸围放松量大于26 cm,而当服装外形为紧身款式时,则选胸围放松量≤12cm,其他类型的服装可在12---26cm之间进行选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