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空】梅兰芳首部时装新戏演的是营口人
营口春秋 发表于:2019-10-18 07:03:59
原标题:【历史时空】梅兰芳首部时装新戏演的是营口人
梅兰芳首部时装新戏演的是营口人
作者 周立国
1914年10月10日,北京天乐园。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首次摘下行头,穿上时装,表演一部京剧新戏。这是他人生第一部时装新戏,戏名《孽海波澜》,主人公名叫孟素卿,是一名流落北京的营口人……
一
孟素卿是一名营口农家少妇,被婆婆哄骗到北京,卖到玉莲班妓院。开妓院的是北京恶霸张傻子(真名张有),凶狠残暴,买良为娼,让孟素卿身心受到戕害。
北京丰台车站车守陈子珍,营口人氏,某日游荡烟花,巧遇孟素卿。见孟素卿哭哭啼啼,于是追问情由,得知竟为营口同乡,是孟耀昌(一作孟曾耀)之女,被婆母骗卖妓院。陈子珍顿觉“实实可惨”。于是约定前往营口孟耀昌家送信,设计搭救孟素卿。
北京新报馆印刷的《孽海波澜》戏文描述陈子珍到营口报信时情形如下:
(陈白)……来此已是营口,待我访问便了。
(唱)素卿对我说真言,他是良家女婵娟,营口送信细打探,好救此女转家园。
(陈唱)见一老丈在道边……
(孟曾耀拿酒壶上唱)人为名利心使烂,金银钱财谁不贪,三寸气在争长短,大数临头全枉然。
陈子珍将孟素卿遭遇说与其父,二人当即前往北京,不料玉莲班已被查封,孟素卿也不知去向。
原来,与孟素卿同班的还有妓女贾香云,也是受张傻子虐待迫害的良家女性。商人赵荫卿欲救贾香云,被张讹诈银两,并诬告拐卖人口。案件诉至协巡营,帮统杨钦三受理其案,最终究明实情。
时有《京话日报》主笔彭翼仲,在报端揭露张有丑行,引起社会公愤,张被判荷枷游街,玉莲班亦被查封。彭翼仲建议杨钦三学习上海经验,成立济良所收容妓女,杨钦三采纳,孟素卿和贾香云于是有了安身之所。
孟氏父女重聚时,孟素卿和贾香云正在济良所读书认字,学习手工。孟耀昌将孟素卿领归,后嫁与陈子珍为妻,贾香云随后也嫁人离去。
这便是《孽海波澜》剧情的大致脉络,著名剧作家贾润田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成剧本,说的是当时北京的风土民情,同样展示了当时营口的社会风貌。
二
梅兰芳首演时装新戏,是饰演一个青楼女子,这对他来说是个新的尝试。当时,梅兰芳从上海演出归来不久,在上海看了许多时装新戏,受到戏剧改良思想的影响,对这种新的形式已经认可。
李伶伶著《梅兰芳的少年时代》介绍:得知梅兰芳有意拍摄新戏,翊文社班主田际云托人将一批剧本转给梅兰芳。梅兰芳先生仔细阅过,比较权衡,选中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孽海波澜》。
梅兰芳读罢剧本,感到极富意义,离现实很近。故事刚刚发生,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多,如果演出此剧,观众一定会受到极大震动。
几位朋友看到剧本后分成两派,反对派认为演妓女名声不好,而且梅兰芳也没有演过青楼女子。另一派则认为无论何种角色,只要这种人的不幸是社会现实,就应该表现出来。
梅兰芳自己也认为演什么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将角色的命运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说服反对一方后,梅兰芳决定以《孽海波澜》作为时装新戏的最初尝试。
所谓时装新戏,就是穿着现代装唱京戏。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巨大变革,京剧界人士也在努力改良旧戏曲。这些新剧突破了传统表现形式,吸收了话剧的写实布景与灯光,服装和造型也多根据生活真实。
梅兰芳与田际云一拍即合,1914年7月间,《孽海波澜》开始排演,梅兰芳饰演女主角孟素卿,李敬山饰演张傻子,郝寿辰饰演杨钦三,刘景然饰演彭翼仲,王子石饰演老鸨,王蕙芳饰演另一名妓女贾香云。
三
梅兰芳将孟素卿的经历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拐卖时期、妓院时期、济良所时期。将拐卖时期定为贫女打扮,妓院时期穿华丽的绸缎,济良所时期穿竹布衫裤,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处境。
不论什么时期,孟素卿和贾香云始终梳一条大辫子。当时已是民国,梅兰芳、王蕙芳早已剪掉了大辫子,所以他俩都戴着一条假辫子。
梅兰芳事后回忆:一切动作完全写实,抖袖、整鬓的老技巧完全使不上,场面上按照剧情将锣鼓家伙加了进去。
孟素卿和贾香云学缝纫一场戏,为了表现逼真,梅兰芳和王蕙芳专门将缝纫机搬上舞台。
1914年10月10日,《孽海波澜》分头、二本在北京天乐园正式公演。剧中人物彭翼仲、杨钦三的原型被请去观看,成为“座上的剧中人”。
头本从孟素卿被卖妓院起,演到杨钦三公堂审问张傻子,二本从彭翼仲向杨钦三建议设济良所到孟氏父女团圆,最后到张傻子带枷游街。从头到尾扣人心弦,台下聚精会神,寂静无声。父女二人重逢,痛哭不已时,观众开始以绢抹泪。
梅兰芳和王蕙芳的表演无可挑剔,饰演张傻子的李敬山也有上佳表现,将一个恶霸的凶恶嘴脸暴露无遗。
四
《孽海波澜》是梅兰芳第一部时装新戏,也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一次标志事件。首演过后,多地报纸热烈参与,连篇累牍评论。时装新戏由此渐成潮流,穿着现代装的京剧时髦起来,毫不落后于当时的白话新剧。
十年以后,人们仍然不忘此戏。1924年10月10日,剧评家张豂子以“豂子”之名在上海《申报》刊登署名文章——《民国三年的双十节》。
文中描述:(1914年10月10日)午后我到天安门内社稷坛游览,这时社稷坛还没有叫中央公园,但已经卖票了,又从社稷坛到天安门的楼上,今天总统也曾在此阅兵,从社稷坛出来又到先农坛看马戏,出来天气还早得很,忽然想起今天鲜鱼口内的天乐园梅兰芳同王蕙芳演《孽海波澜》的新戏,便到天乐园去看戏,谁知早已满座,台上正是梅兰芳扮着时装女子按着风琴唱歌,只得立着看了一会,等他唱完才没精打彩地走出来,这一个双十节最可纪念的大概便是梅兰芳演《孽海波澜》的一幕,因为这一幕的印象至今仿佛还在脑海中浮荡着。
张豂子是著名的“梅党”,与梅兰芳先生是数十年的故交,他品评梅剧就是从《孽海波澜》开始的。从他的描述可见,《孽海波澜》首演时境况非常火爆,以至于“早已满座”,只好“立着看了一会,等他唱完……”在他眼中,这部新戏的魅力竟然超过了“双十节”和“总统阅兵”,因此“最可纪念”。
张豂子时常在报纸撰文称颂梅兰芳的戏剧成就,他认为虽然以传统戏剧的锣鼓、唱功配合新剧,终究是枘凿不合,但还是高度赞赏了梅兰芳的演出:“梅兰芳之一种温婉态度,更令人倾倒不置。盖此种人物,最合兰芳身份也。”
五
对于《孽海波澜》和营口人孟素卿这一角色,梅兰芳先生自己也久久不能忘怀。1951年1月,梅兰芳从北京到上海过春节,与张豂子等八位故友聚餐。饭后将37年前在翊文社演出《孽海波澜》的过程详实地说了几个钟头。这些内容详细记录在《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集第一章《时装戏的初探》中。
梅兰芳认为,这场戏之所以叫座,包括两种因素:一是拿当地真事为背景,剧情曲折,观众容易明白,而且观众听惯了老戏,看到时装打扮,耳目为之一新,多少有点好奇。另外新戏适应潮流,贴近社会,因此产生了共鸣。
1915年,梅兰芳又排演了多部时装新戏,推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快速变革。如今,《孽海波澜》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时装新戏作品,已经载入多部中国戏剧辞典和史册。它记录了辛亥革命后京剧艺术的变革,也记录了那个时代营口乃至中国下层民众的不幸遭遇。
百年之后,重拾此剧,收获更多,想必这便是经典的魅力吧!
(作者单位: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6年第1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