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无锡高架桥垮塌悲剧,要避免舆情“次生事故”

狐度  发表于:2019-10-30 08:33:19

原标题:无锡高架桥垮塌悲剧,要避免舆情“次生事故”

文丨于强

10月10日晚无锡发生高架桥垮塌事故,多个现场视频片段传播,一时引发全网关注。随后无锡市政府新闻办微博连发两条无关信息,遭网民痛斥“是外包了吗?”中国交通广播记者连线政府值班热线,对方表示不知详情,而宣传部门负责人电话持续无人接听。

无锡高架桥垮塌悲剧,要避免舆情“次生事故”

如果说事发突然,官微值班编辑反应不及时,值班热线无法迅速掌握现场情况,都还情有可原的话,那有媒体记者抱怨现场采访受阻,则更值得重视。有媒体记者在网络爆料,称采访受现场民警协警阻扰,被限制自由,手机也被没收。当然,这些信息还未见当地回应,是否属实需要权威调查。

交通繁忙路段的高架桥突然垮塌,是极易刺激普通人安全焦虑的恶性事件,因而公众对于事故信息存在高度渴求。大家急于知道现场的伤亡情况,事故的原因,官方的应急处置等,这既是对事故本身的关注,也是对公共安全隐患的关注。

要缓解公众的安全焦虑,最好的办法是官方及时发布信息,是鼓励媒体充分报道。无数事故案例早就证明,及时充分的信息发布不会给事故善后添乱,只会减少恐慌,减少谣言,从而尽快让舆论恢复理性和冷静。相反,一旦有了信息迟滞和信息管控,就会酿成舆情“次生事故”,会让相关部门引火烧身。此类教训不可不察。

关注个案进展,本身是一个“社会学习”过程,充分的信息发布,有助于人们学会如何尽可能躲避灾祸,以及灾祸发生后如何自救、求救。灾祸之后,网络传播最广的是一篇旧贴文《怎么识别(躲避)那些能把桥压塌的大货车》,反映的就是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可是普及知识不能光靠网帖,要让大家更具体地看到现场以及调查的更多信息。

无锡高架桥垮塌悲剧,要避免舆情“次生事故”

现在据调查组的初步判断,事故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但这仍是比较单薄的猜测性结论,后面还有长长的因果链条需要理顺,比如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有无问题,比如超载车辆为何一路畅行至此,比如2017年就有网帖《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在传播,呼吁关注超载重卡可能压塌桥梁的隐患,为何迟迟未被重视?公众需要的不仅是结论,还需要更多视角的调查和反思,在超载的问题之外,相关管理体系是否存在疏漏,应是后续调查重点。

公众对信息的急迫需求和权威调查的周期之间,可能会存在矛盾。缓解这个矛盾的最好润滑剂,不是只让公众耐心等待,而是可以让媒体从更多视角调查呈现事故,引起更多反思。超载引起的桥梁垮塌,无锡不是第一起,这样的悲剧为何总是难以避免,应该有更多被忽视或漠视的共性原因。宽松而又深入的探讨,更有望触及和改善。

恶性的高关注度的事故之后,总是难免有谣言。比如这次事故之后也有传言,称现场处置事故的公安局长带四百万的手表,但无锡公安很快发布通报,澄清谣言,传唤处理造谣者。及时高效应对谣言是必要的,但要减少谣言,就应该给事实和真相更多传播的空间。目前事故相关的核心信息还是太少,希望当地在尽快调查的同时,改善信息发布,给媒体更多信任和采访便利,这是对公众知情权应有的尊重。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