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同奋进·变迁
中山海关 发表于:2019-10-30 12:32:15
原标题:我与祖国同奋进·变迁
我与祖国同奋进·变迁
中山海关溯源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伟人故里中山市同频共振、携手发展。下面,为您呈现70年来中山海关的岁月变迁。
1949——迎来新生
1949年,解放军石岐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中山人鲍康尧为特派员接管拱北关。彼时,拱北关下属的中山地区海关机构命名为石岐支关,一同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
鲍康尧照片及解放军石岐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拱北关的命令
50年代——自力更新
岐江是中山的母亲河,也是岐澳古道的起点,历史以来,岐江边上都有海关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石岐支关马上投入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事业中,货船如鲫,增添岐江新韵。
50年代的岐江码头
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了屋顶的海关办公楼,原址为岐江医院
50年代的回乡证
60年代——几经分合
中山地区海关机构经历过多次变迁:1953年,石岐支关与中山县外贸局合并,改称石岐分关,归江门海关领导。1961年,石岐分关撤销,有关海关业务分别由大铲分关和拱北海关接管。1963年,成立拱北海关派驻石岐海关工作组。
解放后中山海关隶属关系更迭表
60年代的海关培训干部,摄于1961年
70年代——探索发展
受文革影响,海关管理受到波及,但仍在探索中艰难发展,保证各种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出口到港澳地区。
除了传统的监管任务,此时海关还承担协助公安查发偷渡情事,检查货运事故
80年代——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1984年,中山港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的口岸,中山海关同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中山温泉宾馆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山海关正式成立
1985年中山港客运码头落成的盛况
90年代——向东迈进
中山海关业务不断发展、监管点进一步覆盖全中山。中山海关也从岐江边搬到了中山路,不仅仅是位置的变迁,更是中山城区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折射。
1995年升格为副厅级隶属海关的中山海关大楼
90年代的加工贸易大厅
90年代初的海关旅检现场,中山海关在全国实行旅检集约化
香港回归祖国当日上午,中山海关旅检现场迎接第一批香港旅客
1998年,中山海关在全国海关率先成立内河缉私队伍,简陋的趸船就是当时的办公场所
21世纪——扩大开放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山对外贸易继续蓬勃发展,中山口岸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山外贸发展也从“从江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
繁忙的业务现场
2000年以后,中山海关缉私艇陆续入列
2001年起,中山海关开创“海关·企业面对面”政策宣讲会模式,为企业参与开放型经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2009年,中山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验收,成为当时珠西唯一保税物流中心
2016年,中山港口岸扩大对外轮开放通过国家验收
2019年——崭新姿态
2019年,中山海关进入了全面落实机构改革部署后的第一个完整年。新时代的中山海关,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上级决策部署,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深入企业对出口产品开展查检工作,强化技术指导
强化对港澳物资的查检确保安全供应
深入开展病媒生物检测强化国门安全
整理行装再奋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