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吃香的老布鞋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19-11-07 12:02:36

合阳人有爱做布鞋穿布鞋的传统。也许是这片热土的熏染,在我六十年的生涯中,布鞋很少离脚,且有了观察探索布鞋制作的爱好。家乡的鞋文化底蕴不但丰富深远,而且颇具传承价值。

吃香的老布鞋

说起布鞋,人们都不陌生。向前推上二十年,农村一人至少有个三五双,县城人也有一两双。即使现在皮鞋吃香,农村布鞋仍很盛行,城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仍是那么青睐。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布鞋有两种,一种是由工厂机制的称作“北京老布鞋”的胶底布鞋,实质上布鞋的味儿已全变了;一种是农村妇女以传统地制作方式用手工一针一针纳的全棉布鞋,这是纯正的布鞋,人们习惯把手工做的称作“老布鞋”。在海南三亚有人买了一双老布鞋,花了二百多元,不为虚传。笔者目睹过这双鞋,工艺相当普通,如果从劳动价值计算的确值。

吃香的老布鞋

关于最早的布鞋,在合阳流传着这样两则故事。说有莘国(今合阳洽川)淑女大姒嫁给周文王的时候,陪了很多嫁妆,光布鞋就有几十双。从此,文王便穿上爱妃做的鞋东拼西杀,奠定了周王朝八百年江山。后来儿子姬发也是穿上母亲做的鞋南征北战,拓展了周王朝广阔的疆域。宫廷侍女纷纷效仿鞋的制作,大姒言传身教,工艺流传朝野。又说周武王特别喜欢穿母亲做的布鞋,一次巡视途中,骠骑失蹄,将武王跌入悬崖之下,浑身皆有伤,唯独脚无恙。武王有感苍天圣灵,又感母亲那双鞋子庇护,对母敬重有加。布鞋成了天下母子之间的信物,每当儿子出门,做母亲的除了千叮嘱万吩咐外,少不了送几双布鞋,这一习俗合阳流传至今。近年,离合阳一水之隔的侯马出土了西周穿手工纳底布鞋武士跪像,史学家第一次找到了中国布鞋的源头在西周。布鞋最早见著于《晋书》,说“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于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软材,即布料。通览这些史籍,再对合阳民间传说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不难看出,布鞋始于西周,合阳乃至关中无疑是正宗布鞋的发源地,大姒在布鞋的推广普及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吃香的老布鞋

三千多年过去了,淳朴的合阳人对布鞋仍那么钟情。冬春农闲时,妇女们便拉开了活蒲篮(藤制女红用具),把那一块块碎布集起来,又调好稀稠合适的面浆,将碎布泡入浆中搓揉,数分钟后取出,一片一片剪好对齐贴到墙上或门板上,贴四层六层不等,在太阳下晒干,这叫“裱禙子”。再是“和绳子”,选最好的棉线,勾上几股,用纺车单股上劲,又双股相拧成绳,漂染所需颜色,后用蜡布搓上两三次,光滑好使的绳子便成了。下来是“糨布”,把裹底用的土粗布浸入很稀很稀的面汤中抖匀捞出,在清水中稍抖,晾干叠平叫糨。放在平滑的石块上拿棒槌(木制长形物体)使劲捶打镇压,达到布料平整度大幅提高。这三项是做鞋的准备阶段,一般家庭要备很多,有些足够全年。

吃香的老布鞋

接下来是做鞋,先依照鞋样把大块禙子布剪成若干块,鞋底分上下两片,各六七层,足半寸多厚,用白色糨布裹底部,上部为镶边,再用其他布料做里子,以少许的碎布打衬,鞋底便可开始纳了。据其对象,选择纳的纹饰,婚庆做如意吉祥的绣花底,馈赠做美好祝福的打籽底,青年男女平时做美观雅致的契子底,老人祝寿做福寿同禧的万字底,小孩满月过周岁做皆大欢喜的花样底,平时劳动做结实耐磨的抮子底,急于穿戴做简单实惠的平针底。经过千针万缝,一双双密密麻麻,结结实实地鞋底便摆摞在炕头。鞋帮要求更细密,将比较薄一点的禙子布、鞋面布、里子布叠在一起,照样子剪下,再用浆糊粘住,压平晾干,帮模形成。这时开始装饰,妇女穿带系的,男的穿松紧的,青年人也有八眼的、接头的,多在下剪时就留有空间。

吃香的老布鞋

花样装饰除妇女结婚上轿鞋绣花外,数小孩的鞋居多。满月做贴花软鞋和连脚鞋,白布黄布剪的小动物贴在鞋尖,五色花线细扎眉毛,巧布纹饰。蹲的、跑的、跳的、调皮的,形态各异,逗人喜爱。过周岁必做几双猫猫鞋,猪头、老虎、兔子、狮子搭配于中,注重立体感和个性,讲求玲珑神奇,或盼活波可爱,或喻忠厚诚实,或望壮壮实实,既符合孩子们喜欢动物的天性,又满含着宗亲对新一代的深深祝福。除此,平常人家在小孩学前阶段,也多做带有粉饰打扮的鞋。姑娘出嫁穿绣鞋是定俗,小户人家在红绸鞋前绣朵莲花,意在莲生贵子;大家闺秀装饰更艳,凤打牡丹图案到了脚后。男女双方母亲还要给儿女各做一双离娘鞋,规格要求也很高。老人生日做寿鞋,男的绣鼎字图,女的绣莲花;七十岁是褐色,八十岁是红色,九十岁以上是黄色。除这三件喜事外,外观上一般不再打扮。遂之,用线将下部密缝四到五匝,斜纹布挽口子,白条子布滚边,针功细到几乎肉眼都看不清。最后一道工序是绱帮,鞋扇接茬内滚叫暗针,外翻称明绱,崭新的布鞋就这样诞生了。

吃香的老布鞋

任何事情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做鞋也一样。别看她们坐在一起手拿鞋底,谈笑风生,轻松自如,其实非常卖力。妇女们将顶针箍儿像戒指一样戴在右手中指上,借助顶针箍那一个个小圆坑,使劲将针顶入又厚又硬的鞋底,然后用牙根咬紧连线拔出,上千次重复,鞋底才得以纳成。年老妇女手上牙齿上力气都不行了,就借助锥子钳子。可以说,一个力鼎千斤的男子,不一定能将针从鞋底穿过。更何况她们还得在上面扎花绣花,还要做打结填门布色等等装饰。正如农村老太婆所讲,一个女娃子要把鞋纳好,光手脱几层皮不说,眼圈也得红个一年半载。意思是得哭好长一段鼻子。一双布鞋,它饱含了女红中剪、缝、绣、镶的所有工艺,不但是姑娘们学女红练针功的基础,而且是农家妇女一生中年年月月都得做的针线活。因此,合阳人说“鞋是屋里人(主妇)的脸面子”,地位不言而喻。

吃香的老布鞋

合阳还有句土话,“鞋里面的讲究多着哩”。庄稼人的讲究就是文化,把文化体现在生活中就是礼仪。姑娘们长到十五六岁,做母亲的就得筹思女儿的嫁妆和给女婿的回搭(互赠),鞋首当其冲。嫁妆鞋得扎得绣,鞋面讲究五色俱全,式样有八眼的,有带系的。最少也得八九双,多的达一二十双,。所有这些鞋,还得配上或扎或绣有龙凤呈祥以及吉祥如意阖家幸福图案的鞋垫。婚后第二天,村上的姑娘媳妇老太婆来了一拨又一拨看嫁妆,品评鞋。如果评价好,婆婆马上喜笑颜开,认为娶了个懂理、能干、贤淑的媳妇,娘家人自然脸上有光。还有给女婿的回礼鞋,包括定亲、行礼、回门共三双,以及新娘的上轿鞋、离娘鞋也自在评说之中。洞房花烛夜,新娘要给新郎送“夜趿(读sa)鞋”,一为合好百年的信物,二借鞋子谐音喻携子。因而,鞋子的底针也多纳带色的棋子图案,鞋垫除绣牡丹莲花寓意爱情花卉外,中间必有一个囍字,花瓣间镶永结同心、相亲相爱等字样。“千层底,厚匝匝,姑娘绣朵牵牛花,郎君出门闯天下,烂了你也别扔它。”“夜趿袜子夜趿鞋,绣花枕头撩过来。”在新婚夜闹洞房时常常可以听到这些与鞋相关的情歌。婚后不久又要生孩子,这又要忙坏准外婆,从得到信息那天起,先得给孙子备满月鞋,棉的、单的、软底的,猪头、猫头、老虎头,绸的、布的、毛编的,样样都得有,一做几罗筐。重头戏是给男方家人及近亲要一人做一双,虽然不扎不绣,但数量惊人,如果碰到大户和宗亲教多的人家,做二三十双是平常事。这得娘儿俩忙活四五个月,甚至得请亲戚邻里帮忙。合阳人说“半个村子忙了”就是真实写照。满月那天,少不了引来更多的人欣赏评说。小孩百天从外公家回来,要穿外婆的“褪毛鞋”,所谓的鞋是与裤子连在一起,底子是夹层软布,鞋尖扎青蛙,膝盖扎蝙蝠,期待孙子早点能跳能蹦。孙子周岁,当奶奶的坐不住了,暗里憋着一股劲,要与姥姥比拼比拼,看谁做得多,看谁做得好。加上做姑姑的,当姨妈的,以及堂亲表亲都得送上一两双,合阳方言称“涅岁鞋”。大的小的,单的棉的,绸的缎的,虎头猫头都有,即使屋子再宽敞,主人也要在院子中间最显眼的位置摆上三四张床板把它摆上让人观赏品评,那场面的确算得上一个民俗鞋展。

吃香的老布鞋

合阳特别重视给长者做鞋送鞋,既是民俗,又是乡规。新媳妇第一个“麦罢”,要给爹娘做双鞋,以慰夏收劳作之苦。又要给男方的姑姑姨姨各做一双认亲鞋,由婆婆领着,送到各家。亲翁祝寿,寿鞋必须是晚辈来做,挑其中最称心的,作为殡葬时用,晚辈媳妇们谁不想出出风头。不管农活再忙,当媳妇的,做女儿的,每年都得给父母做一两双鞋。小妹妹虽已出嫁,也要隔一两年给哥哥做双鞋,以表手足之情。村里的老年人坐在一块,相互间有个话题,就问今年给您做鞋没有。久而久之,这道乡规成为百姓间衡量媳妇贤惠孝顺的一杆标尺。

吃香的老布鞋

在合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赠鞋送鞋的礼仪还很多。尤其是送节带送鞋的风俗很盛行,女儿出嫁了,做母亲的元宵节送的是单鞋,端午节送的是凉鞋(布做最佳),中秋节送的是棉鞋,一般得到有了小孩为止。鞋与孩在合阳方言为同音,其意非常明朗。农家小伙结婚,当舅妈姨妈的,做姑姑婶婶的,也都得拿双鞋子贺贺喜。小伙子要出门上学工作或学艺,母亲给儿带几双鞋那是必然,大姐姐,小姨子也得表示表示。就连那最悲哀的父母、祖父母丧事,媳妇娘家人吊唁,所带礼物中,除了衣物外(讲究素色),一家大大小小一人一双手工白色孝鞋绝对少不了。农村人进城走亲戚,办事情,布鞋是最时髦的礼品。这几年,老布鞋开始走红,不但上了那些商人的土特产柜台,而且经常有人到村里订做,真正成了香饽饽。

吃香的老布鞋

“穷日子不穷脸”,合阳人认这个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条件不好,穿碎布块集起来的“集花鞋”,蹬晾着脚拇趾的“补丁鞋”,拾哥哥姐姐的“捏鼻子鞋”,在废品堆捡的穿“叉样鞋”并不为奇,过年过节才可穿双“四新鞋”(帮、扇、里、面全新)。尽管穷,但庄户人家对于礼尚往来必要的付出却一点都不含糊,这是合阳老布鞋工艺和礼仪能世代传承的先决条件。尽管苦,人们心里始终是高兴的,脚下是舒坦的。那时,农村老太婆还有穿“三寸金莲”,老大爷还有穿“棉窝窝”和“毡靴子”。时代变了,鞋也变了,那些姑娘媳妇一旦发现新式样立即会效仿,对布鞋好像还是那么执着。笔者曾利用在外地旅游的机会进行过调查,从没有一个地方对鞋比合阳重视,礼节上也没有合阳讲究。合阳人对布鞋的情和爱绝对是一流。

吃香的老布鞋

布鞋软和、舒适、透气、抱脚、穿着方便,大众化的需求赋予了它旺盛地生命力,灿烂的文化内涵成为庄稼人的精神食粮。合阳人对布鞋的情结,凝炼了勤劳纯朴的合阳精神,构建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针功细、花样多、品系全的产业体系,折射出强大的市场魅力和发展潜力,将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作者:行相斌 转载请注明出处(合阳微报ID:heyangweibao)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