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巴基斯坦父子两代学者的中国情

国际在线  发表于:2019-11-09 11:30:25

原标题:巴基斯坦父子两代学者的中国情

巴基斯坦父子两代学者的中国情

泽米尔和夫人做客中国人家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畅):巴基斯坦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和孩子都说着流利的中文,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都在中国和国际媒体上撰写关于中国发展和巴中合作的文章,都在积极参与和中国有关的论坛、会议、活动,以巴中友好为毕生的事业,这样的家庭就是泽米尔·阿万和他的孩子们。日前,泽米尔·阿万和长子泽米尔·穆阿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和对中国的深厚情缘。

泽米尔·阿万今年57岁,是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上海大学本硕连读。他先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一年中文,又在上海大学攻读了机械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七年的中国求学不仅让泽米尔精通了专业课和中文,还养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泽米尔说:“我受到的是中国的教育。我18岁到中国,25岁离开中国,7年的黄金时间一直在中国。我接触的都是中国人,我在思想和性格上变成了一个中国人。虽然我长得像老外,虽然我是巴基斯坦籍人,但如果你和我接触,你会感到我是中国人,不是老外。”

从上海大学毕业后,泽米尔离开了中国,先后在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工作。2010年,他考取了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的科技与教育参赞,回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国。这一次,他带上了妻子和4个儿子一同前往。

当年在中国读书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物资紧张,泽米尔在大学时候还用过粮票、布票、肉票。仅仅时隔十几年,泽米尔发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高楼大厦林立,公共设施便利,物质极大丰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泽米尔感慨道:“中国有古老的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唐代非常发达,最近两百年落后,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鸦片战争、日本侵略,最近两百年遭受了磨难。但是中国人学到了一个道理:自己要强大,不要靠别的国家,要靠自己站起来。”

2016年,泽米尔从巴基斯坦大使馆卸任返回祖国,重新回到国立科技大学,并成立了一个中国研究中心,开设了“中国发展经验”的课程,他亲自任教,并每年带一批学生去中国实地考察。随着与中国相关的课程越来越受巴基斯坦大学生青睐,泽米尔又筹备开设了中国学硕士专业,今年9月开课。在谈到开设中文课和中文专业的初衷时,泽米尔说,“我们上一代领导人和中国领导人感情很好。但中国年轻人和巴基斯坦年轻人互相了解不够。巴基斯坦的大学生每个学期可以在我这里培养对中国的感情,增加对中国的认识。他们找工作可以找中国的企业、中国的项目。如果他们对中国有初步的了解,他们在中国公司工作后,和中国人打交道会很顺利、很方便,人们在互相了解基础上建立的关系很稳定。”

巴基斯坦父子两代学者的中国情

泽米尔长子穆阿兹

泽米尔不仅尽心培养巴基斯坦的年轻人学习中国,他对自己的孩子们更是言传身教。在他的影响下,长子穆阿兹·阿万考取了天津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现已在中国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穆阿兹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各方面有很多机会。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有机会去瑞典,但我担心一旦离开,这么多年在中国的经验和朋友就没有了,以后就做不了与中国相关的工作。所以我选择留在中国继续读博士,在中国继续发展。”

和父亲一样,穆阿兹也热心于促进巴中关系的社会活动,他曾代表巴基斯坦青年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峰会并发表演讲;曾经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录制的“巴中经济走廊时代”节目中担任主持;他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巴铁快线”用中英双语和一些视频短片介绍巴中两国的政治、文化和友谊。穆阿兹说,他未来最想研究的当属目前与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最密切的中巴经济走廊问题。穆阿兹说:“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投资建设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交通,缓解了电力短缺问题,这些都很好。但中巴经济走廊并不仅仅是一条公路、一个电站,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项目建成之后,还要关注它们如何对中巴两国经济发展起到长期的作用,如何在帮助巴基斯坦的同时,带动中国西部发展,这是我未来研究的重点。”

泽米尔在提到儿子对中巴两国友谊做的贡献时,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之情。在他看来,只有两国的年轻人之间互相了解,加深友谊,两国关系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标签: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