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毫毛体书法  发表于:2019-11-13 09:03:03

原标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奕明毛体书法:经典宋词之十七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法作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创作背景、赏析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写。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的谴责,又有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辛弃疾是宋代的一个文能治国,武可杀敌的人才!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泄沓的南宋时代,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莫的孤高性格。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