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19-11-15 18:05:58

这两天,一条“北京确诊2例由内蒙古输入的鼠疫患者”的消息,刷爆网络和微信群。

据新京报报道,11月3日,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两例患者,其样本经中国疾控中心检测,于11月12日中午确诊为肺鼠疫病例。11月15日凌晨,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最新公告称,全市无新增鼠疫病例,也未接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等相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虽然只有2个病例,但发生在首善之都北京,还是让很多人心生恐慌。一时间,大家对这个遥远又神秘的传染病极为关注,谈之色变。

为啥大家如此关心这个病?原因很简单,历史上鼠疫曾经带走过成千万上亿人的生命,在我国法定传染病“兵器谱”上,它高居榜首,俗称“1号病”,也是和霍乱并列的唯二甲类传染病之一。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时,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

谣言往往比真相跑得快,这次也不例外。“鼠疫来了”的传闻一出,人人自危。

其实,如果能够有科学的解释,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今天,腾讯医典搜集了这两天网民最关心的9大鼠疫相关传闻,将那些不靠谱的恐慌谣言扼杀掉。

谣言1:鼠疫也会发热寒战,和疟疾是一类病吗?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鼠疫和疟疾都急性发热,但原因完全不同。

鼠疫,14世纪时曾经被称为“黑死病”,曾在欧洲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跳蚤在动物之间传播[1],偶尔在人间传播。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级别最高,包括鼠疫和霍乱两种,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2],起病1~7天就会出现症状。

自1990年代以来,鼠疫广泛流行的国家主要是刚果、马达加斯加和秘鲁。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2016年鼠疫自然疫源地全球分布

而疟疾,也是一种急性发热疾病,是由寄生虫(疟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通过受感染的雌蚊叮咬传至人类,但通常在感染叮咬10-15天出现症状,最初(发热、头痛和寒战)可能较轻,不易发现,但如果不在24小时内治疗,恶性疟也可能非常严重,并且往往致命[3]。截至2017年,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还有2.19亿疟疾病例。

鼠疫可以通过媒介动物(鼠蚤等)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肺鼠疫病例或呼吸道传播传播;疟疾主要是通过蚊媒传播。但尽管鼠疫是甲类传染病,疟疾是乙类传染病,如果不及早发现治疗,都一样非常危险。

谣言2:只要得了鼠疫,就必死无疑了?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鼠疫虽然“凶猛”,但可有效控制和治疗。

“比猪瘟可怕多了!”“染上基本就是个死”……前面说到,鼠疫是一种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一听到这么神秘,突然就心惊胆寒起来。

事实上,临床上鼠疫病例已经可以通过规范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4]。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不加治疗的鼠疫病死率极高,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存活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比如最凶险的肺鼠疫,可能在发病18~24小时内致命。

因此,如果在医疗机构及时诊断,规范使用抗生素和支持性疗法有效治疗,完全是可以治愈的[1]。但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尤其是败血型鼠疫,病死率几乎为100%。

谣言3. 所有老鼠都可能传染鼠疫?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不是自然疫源地的老鼠,一般不传染鼠疫。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这些染疫动物都可以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尤其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常见。

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也可感染鼠疫,在人们接触、猎捕或剥食这些染疫动物时将鼠疫传染给人类。

北京不是自然疫源地,自然环境和鼠类中不存在鼠疫耶尔森菌。老鼠中也不带有鼠疫耶尔森菌,所以一般不会通过接触老鼠等动物而感染患病。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这样介绍鼠疫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另一种方式为人传人,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也是鼠疫中较为凶险的一种,此次疫情中的两名患者即为肺鼠疫[5]。

谣言4. 南方某些地方有吃老鼠习惯,会更容易得鼠疫?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实际上鼠疫耶尔森菌对外界抵抗力弱,煮熟吃不会得鼠疫。

鼠疫在北京一出现,全国各地群众都很关心,比如广西等南方省份,有吃老鼠肉的饮食习惯,是不是会容易感染鼠疫呢?

答案当然是“不”。这是因为,引起鼠疫的鼠疫耶尔森菌,其实对外界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阳光直射、100℃ 1分钟都可致细菌死亡,但在脓液和痰液中可存活10~20天[2]。

实际上,历史上南方省份鼠疫多为腺鼠疫,其主要属主是黄胸鼠,通过印鼠客蚤传播,传播和感染一般与区域鼠密度增高有关。

所以,如果以前有吃过鼠肉,大可不必担心,况且潜伏期只有1~7天,这么久没有发病,鼠疫也不会再“翻旧账”再去找上你。但必须提醒的是,接触老鼠、旱獭等媒介动物,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和手套,防止跳蚤叮咬等。

谣言5.鼠疫通过空气传播,发热咳嗽可能感染鼠疫了?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发热咳嗽是很多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在没有明确的染疫动物接触、鼠疫病例接触等流行病学史的情况下,感染鼠疫的可能性不高。

但如果有接触鼠疫病人和老鼠、旱獭等可能染疫动物时,若出现急起高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史。一般情况下,鼠疫有三种感染途径,感染鼠疫杆菌可表现为腺鼠疫、肺鼠疫、继发型鼠疫(败血症鼠疫)等类型,只有肺鼠疫才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

第一,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但除鼠疫疫源地外,城市居民通过接触鼠类等媒介动物感染鼠疫的风险极低。

第二,接触传播是指人在宰杀、剥皮及食肉时接触染疫动物,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第三,肺鼠疫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形成飞沫短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才可造成感染。

目前来看,2例内蒙古肺鼠疫病例到北京医疗机构就诊,在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的情况下,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小。而且鼠疫菌不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一般接触感染的机会极小。

谣言6:最近有快递从内蒙发过来,有没有事?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引起鼠疫的细菌很脆弱,快递是带不过来滴……

再说三遍:没事!没事!没事!为什么没事?

答案往上翻,见第4条真相咯!

谣言7:鼠疫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就万无一失吗?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要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口罩也要勤洗勤换。

和很多呼吸性传染病预防方式一样,鼠疫的防护,无须采取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就足够了[2]。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同学一个口罩戴一个月,每天早晚高峰挤地铁回家,也不洗、也不晒……同学,如果不得鼠疫,也有可能得其他的传染病啊!

所以,口罩虽好,能阻止通过飞沫传播的鼠疫耶尔森菌,但一定要及时更换口罩,否则可保不齐你会被其他的呼吸道传染病盯上。

谣言8:猫抓老鼠,会把鼠疫传染给猫奴们吗?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猫不会传染鼠疫,猫奴们可以安心啦!

饭可以不吃,猫不可以不撸!鼠疫一来,惊吓到不少宠猫的猫奴,猫吃老鼠是天性,可因为撸猫感染鼠疫,那可得不偿失大了。

其实,就像冯子健主任前面说的,鼠疫主要只有两种传播途径,一种是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传播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另一种是肺鼠疫,通过呼吸道传播。这次两位内蒙古患者感染的肺鼠疫属于呼吸道传播,和猫没有关系。

谣言9:一周没确诊,鼠疫患者很长时间才发现?

北京市卫健委:鼠疫无新增病例!但这9个谣言背后,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感染鼠疫耶尔森菌,潜伏期1~7天。

前面已经介绍,感染鼠疫的人通常在1-7天潜伏期后,出现急性发烧以及其他非特异性全身症状,例如突然发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呕吐和恶心[1]。因此,即使是密切接触了鼠疫患者,居家隔离观察9天,或者通过医学个例观察,其间没有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任一症状,就表示没有感染鼠疫。

如果刚从疫区回来,心里实在还是担心,不妨去医院采用预防性服抗生素措施,如果还是没有出现,就不用吓自己了!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