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 > 正文

72家车企涉嫌骗补谋补:集体“作弊”反思新能源补贴政策之殇!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19-11-16 14:02:21

近日爆出的一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下称《汇总表》)令业内震惊。

这份列出了93家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制造车企的名单上,涉及骗补的企业多多达72家。其中上汽集团、北汽集团、一汽、东风、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车企几乎全部涉及。

“此份表单是6月份各地核查小组的汇总,并非最终公布的名单。”某车企高管透露,因此事涉及到机密泄露,已在调查之中。

但多位车企新能源板块的高管都承认,《汇总表》的内容都属实,只是会由于各地核查小组裁量标准不同,在事件的轻重认定上会有所不同。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如何,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规模骗补,除了企业自身的问题,还有政策上的缺失,给了企业特别是一些短视的企业可乘之机。

而国内大型车企,特别国有企业,大都是因为借“牌照”而被拖累,这也给这些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72家车企涉嫌骗补谋补:集体“作弊”反思新能源补贴政策之殇!

“有牌无车”源于客车高补贴诱惑

骗补主要涉及四种情况: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示不符、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这四种骗补行为将按照骗补金额的50%进行罚款并不再发放新能源补贴;而属于谋补行为的终端用户闲置,则主要由于充电设施没有建好,给予一定期限,待使用后补发补贴。

如上汽集团涉及1590辆,5105.7万元;申沃客车涉及的424辆21050万元和宇通客车涉及的400辆,金额11930万元都属于终端客户闲置,且都已提车,半年内待充电设施建好,使用后,即可发放全部补贴

“有牌无车”是最明显的刻意骗补行为。

主要涉及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涉及车辆1683辆,金额51921万元;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涉及金额26156万元;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涉及252辆,金额7560万元;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涉及154辆,5574万元;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涉及327辆9810万元。

客车企业之所有有机可乘,大都利用上牌过程中的“潜规则”。

很多地区的客车特别是公交上牌,都形成这样一个惯例。比如,某公交公司买了100辆公交车,但100辆公交车不可能全部开到车管所上牌,所以,一般仅需要象征性开几辆过去,而这就很容易让企业找到漏洞,车尚未生产出来,但牌照已经上好了,再凭借上牌的数量,去申报补贴。

从上述五家骗补“巨头”的骗补车辆数量和金额可以算出,平均一辆客车仅国家补贴部分就高达30万到50万。实际上,之前国家的补贴标准是8米以下补30万,8米以上补50万,另外地方一般都配套再与国家按照1:1进行补贴,一辆超过8米的车,到手100万元补贴是行业普遍标准。

“客车企业补贴金融巨大,这也是客车企业为获得补贴不惜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某企业高管认为。

关联交易问题在于补贴方式不科学

只要实现销售就能拿到补贴,一些客车企业明着上假牌照骗补,另一些,则通过关联交易假象,企图蒙蔽过关。

天津比亚迪、天津清源、国宏汽车、上海华普、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江苏奥新新能源、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湖南江南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重庆瑞驰、比亚迪汽车等知名的、不知名的汽车企业,都出现再这张名单中。

“导致关联交易的主要问题是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漏洞导致。”车企多位新能源高管认为,关联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补贴金融与造车成本之间的差价。

也就是说,如果一辆车的造车成本仅需6万元而国家政策补10万元,企业只要把车造出来,再卖给关联公司,即便把车全部销毁掉,也能赚取4万元差价。

“这种情形的骗补,调查起来比较方便。”某企业高管认为,只要审核企业生产成本就能发现问题。如果车辆生产成本高于补贴金额,企业就不会骗补。而生产成本低于补贴金额的,几乎可以确定无一例外为了骗补。

根据现行补贴政策,续航里程15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的纯电动车国家补贴4.5万元,续航里程250公里以上的补贴5.5万。但是,不同的车型,要实现相同的续航里程,所需的电池数量是不同的。比如,一辆微型车,达到150公里甚至250公里很容易,而一辆中级车,达到相同的里程,所有的电池成本肯定高得多。

如两门的车与四门的车,电压七八十伏和300多伏的车,补贴金额是相同的。

一些企业也正是利用此政策漏洞,低成本造低端电动车,没有市场,只需左右倒右手,扣除成本后,补贴即全是利润。

不可忽视的“借壳”问题

“上述“关联交易”一般主要出现在品牌知名度低,短视的企业,利用新能源政策赚一票的企业。”上述高管分析,一些小品牌,成立之初就为钻政策的空子,骗补而来。

然而,《汇总表》也显示:奇瑞、吉利、比亚迪纷纷涉及?其中吉利汽车涉及15560辆共70020万元。

“吉利被康迪和知豆害了!”在记者采访中,吉利某高层透露。

7月25日,吉利发布公告称,将以总价人民币13.46亿元出售旗下康迪、知豆两家合资公司的股份。吉利汽车分别持有康迪、知豆50%和45%股份。

吉利出售知豆和康迪真实目的,随着《汇总表》的曝光而明了。《汇总表》显示,仅吉利旗下的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就涉及8908辆,金额43200万元。而康迪电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就是由上海华普与浙江康迪合资而成。

而吉利汽车CEO桂生悦也表示,吉利自己品牌的电动车——帝豪并未发现任何不当行为。但桂生悦并未证实知豆和康迪是否有违规行为,但表示吉利汽车将把知豆和康迪转给母公司吉利集团,并于下个月生效。

康迪和知豆之所以成为吉利子公司,主要的原因在于利用吉利的汽车生产销售资质,因为没有资质,一些企业通过挂靠有资质的企业来实现生产和销售,拥有资质的企业,顺势获得股权和收益。

如康迪和知豆能为吉利汽车带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过,随着骗补事件的曝光,也为车企“借壳”敲醒了警钟。

一旦发生问题,后果谁来承担?比如,当康迪和知豆因为骗补而面临巨额罚款时,不仅影响了吉利的声誉,还可能使吉利承担连带责任。

“骗补”引发的行业反思

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的企业都对骗补调查拍手叫好。“骗补调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江淮汽车某高层对记者表示。

江淮已经与蔚来汽车签订了代工协议,此外还与大众汽车签订了新能源框架协议,将在新能源范围内进行合作。在看到吉利遇到的问题后,江淮在对外合作时,会更加谨慎。

而“骗补”清查也将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补贴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但是之前的普惠政策,对高成本、高技术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上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几家大手笔在新能源领域投入的新能源负责人认为。

而“骗补”调查后,政策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如针对客车的补贴今年已经大幅度缩水,与此同时,《新能源客车安全标准》也已经在制定之中,一旦标准提高了,那些“做假”的小企业,也就没有能力再造假骗补了,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而乘用车市场,正在酝酿“补贴+积分制”的补贴政策,车企平均油耗越低,新能源汽车卖得越多,积分越高,积分可以变现成为车企的利润,而真正市场化以后,低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是得不到消费者认可的,骗补也就无从下手。

而一位元老级新能源专家提醒,新能源骗补,也该对未来的政策制定有所启发。“为何一些车出现‘有车无电’的骗补情形?除了一些企业故意‘骗补’还有部分是迫不得已,因为新能源的电池到现在还跟不上。”该专家表示。

他认为,新能源骗补事件,该引起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好好总结。比如之前在新能源领域推出的十城千辆工程,最终只实现10%左右,之后,紧接着就推出更大规模的新能源整车补贴,而在整个过程中,对应用端补贴过多,而前端研发的补贴太少,这不仅导致了骗补的发生,也致使新能源前端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

"愉观车市"由入行十多年的汽车记者俞凌琳创办,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并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作为新闻第一线的记者,本公众号坚信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所以不造谣,不传谣,全部新闻来自一线采访,为您打造真实、专业的轻松汽车财经。

如果您喜欢,请长按二维码识别、点击标题下方的"愉观车市"或请查找微型公众号“yuguancheshi”并请加关注,谢谢!

72家车企涉嫌骗补谋补:集体“作弊”反思新能源补贴政策之殇!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