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结局,主人公们分道扬镳!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19-12-26 07:02:55
4.大人物们忙着猎国,小人物们也继续着自己的工作生活。
在《长安十二时辰》后的第二年,时年三十岁的岑参中第,当了个九品芝麻小官,基层公务员。因为晋升无望,五年后他便从了军,加入了高仙芝将军的幕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边塞诗,宽阔而悲怆,偶尔思乡,偶尔批判现实,这成了他仕途的桎梏——他竟然连一首送高仙芝出征、庆贺战功、恭喜晋升的作品都没写,太不懂事了。到了节度使封常清手下打工时,岑参汲取了教训,开始钻研跪舔之道:“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把封常清比喻成霍去病;“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又把封常清比喻成班超。封常清的确是一名良将,可他最后的结局不是战死沙场,却是死在了谗言之下。岑参的仕途颠沛,后来跟杜甫饮酒,感叹人生:“君去试看汾上水,白云犹似汉时秋”。岑参一生写了70多首边塞诗,最好的作品,都诞生于最落魄之时,其中有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剧中一度被大家怀疑是幕后的boss的永王,安史之乱时手握重兵,盘踞江东,后来被肃宗派遣另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平定,永王本人也死在了此役。
李白因为当时在永王麾下做幕僚,又写了《永王东巡歌》等诗篇,被认定为附逆险些处死,经朋友援救才改判发配夜郎。因为高适没有理会老朋友李白的求救,两人至此决裂。对了,值得提一句的是,景僧伊斯在平定安史之乱那段时间里,发挥他的特长为朝廷干了不少情报工作,“为公爪牙,作军耳目”,并得到封赏。今天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仍能看到他的事迹,也算是终于实现了他光大景寺的心愿。
5.在《长安十二时辰》的尾声,原型为贺知章的何监,耄耋之年归乡,一字一句写下那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0年前,36岁的贺知章中了状元,满怀一腔治国热血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此时的他,或许还没有预想过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在归乡之年回望,他曾追随圣君开创了开元盛世,缔造了大唐的辉煌,这看起来不坏,完全可以说是功德圆满了。
贺知章曾好酒后纵马,杜甫在《饮中八仙歌》戏谑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剧中何执正的出场便是参考的这一句。而焦遂同贺知章是酒友,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八个人并称为“饮中八仙”,他酒量惊人,喝上了五斗之后才显醉意,有传焦遂平日口吃,但只要液体粮食下肚,便能在席间高谈阔论。《饮中八仙歌》中就说他是“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当往日的欢笑幻作云烟,一场政变,何监失去了养子,见证了老友焦遂的死亡,也看到了一步步走向衰老的圣君。由此才有了这首渗透出丝丝悲凉落寞之意的《回乡偶书》。剧中的何监,写完前两句后顿笔,后两句诗由圣人补完,这其实是一个隐晦的暗示,何监一生的故事完结了,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