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初 | 她和她自己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4-07-25 13:50:09
张静初
与坊间传闻张静初改名是“不忘梦想初衷”的原因相反,替自己的本名“张静”加上“初”一字是源自她童年时代就有的个性,本名过于平凡——“张静”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搜索出来的结果就有六千万,所以她想要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初”字是她某日灵光一闪的意外之喜,“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浑身过了电。”这个代表着起源的单字,“它带着一些不那么女孩儿气息的意味”,又好似冥冥注定,“像是‘寂静’和‘本初’。”她说。
这两个词像是张静初无意识中地为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写下的批注,也近似她自己不争不抢的性格。她不是外界眼中的“空心人”,从二十岁出道到今年恰满二十周年,因为早已浸淫行业长久,所以对很多事情看得极为通透。
张静初
“我其实不算是一个很有职业规划的人,飘飘忽忽的,但我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挺明确的。就好像你自己走着走着,忽然走丢了,心里空荡荡的,但随后自己会下意识地找到归途。做这一行,首先你会获得大家的认可,然后得到一些名声,之后经济独立。守业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儿,有时候别人告诉你这个工作必须去做,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其实没那么多的‘必须’,最重要的是你觉得做这件事儿高不高兴。”她说。
张静初
这种看似比较随心所欲的个性,实则是她长年累月不断地与自我和解后寻得的处世之道,她并不在乎电影究竟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归根到底遵循的不过是自己如何看待这份工作。但确切地说,张静初出道以来的确因为接拍的一系列文艺作品让她一度在大众的视野中被定了性,贴了标签。
张静初
25岁时,她拍了顾长卫的文艺片《孔雀》,这部戏是她大荧幕上的处女秀,之后又获得章家瑞的青睐,一连出演了后者的三部作品《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红河》,恰巧《孔雀》和《花腰新娘》几乎又是同时上映,两部口碑不俗的作品让她迅速成为当年最耀眼的新星。“其实完全没预料到。我不是学表演出身,当时就觉得这可能会是我的障碍。但我是个挺执着的人,一直希望尽可能地做个好学生,像考试能做对题一样。”她说。
张静初
做演员苦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009年,她与张家辉合作《红河》。拍摄过程险象环生——她和张家辉两人开着三轮摩托在山崖上飞驰,结果翻车后险些掉下悬崖,幸好当时她的脚卡在了栏杆里,才免于罹难。拍摄《冰峰暴》,当时她正在攀冰,后方工作人员按剧本的交代,冲着她身边的位置发射冰炮,没想到,冰炮直直冲着她的后脑勺袭来,要不是她幸好一低头,意外也就发生了……虽心有余悸,但她对这些似乎也不以为意,避而不谈。
张静初
“我身边的工作人员常问我:‘你干吗老自找苦吃,拍个安安静静的爱情片不好吗?’”她说,“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拼尽全力,把所有能量都集中在一点的时候,才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拍《冰峰暴》时我就在想,那些喜欢极限运动的人,他们是一辈子都把生死踩在脚下,登山的目的不在山顶,在于登山本身,作为演员虽然没有那么大的风险,但在某个角度上来看是一样的。”
张静初
张静初像是在凭借本能做题。世人评价一位演员是否足够优秀,时常爱以奖项作为标准,获奖大于提名,主角大于配角,诸如此类,也早已不是业内的新鲜事。从业多年,她早已视之如鸿毛,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有就好,没有也不要紧。这份洒脱和真挚的确有几分当年《花腰新娘》里凤美的直率劲儿,最为可贵的是她越发懂得这股劲儿的弥足珍贵。“如果做一件事以结果为导向,过于沉重的期待容易让人失望,也会绑架你。我通常都告诫自己不要想着结果,只看过程。每一部戏其实就像是进了赌场,你要用人生中的三个月或者一年去赌一把,所以你对自己要得到什么心知肚明,否则可能毫无意义。”她说。
明星的言行举止伴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被无限放大,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面对着大众的审视,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旋涡中心,所以许多当事人更乐意以缄默的态度无声地对抗非议,但张静初并不如此。
去年11月,她在微博上特别认真地发了一篇长文,四两拨千斤地对网络上的一些非议和争论的话题进行了认真的回复。文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不直面冲突就没有机会解开疑惑,而带着疑惑去表演是对表演最大的伤害。”在沉默和勇敢发声的两条路上,她选择了后者。
无畏,是她最好的武器。
张静初
Q&A:
你觉得演戏与综艺,在角色上有什么变化吗?尤其是在《未来演技派》里,你觉得自己演和指导别人演,区别大吗?
张静初:我觉得自己当不了老师,我就是一个表演的分享者,把自己十几年一路走过来、踩过的坑分享给大家。中国没有那么多可以提供学戏的地方,中戏、北影,他们能接收的学生有限。有时候很多人求学无门,是带着疑问来的,所以大家能够彼此交流。
张静初
你好像为拍戏学了很多东西。
张静初:小时候,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只有当你觉得有需要了,那才是明白什么是学习。我现在觉得每一个拍戏的过程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最近还出演了一部全英文喜剧片。可能和以往的剧情片不太一样,不仅是语言的不同,喜剧片会涉及到一个文化的差异。这个过程不能只是想结果,而是看自己能不能进步,是不是比原来更好一点,边界扩展得更远一些。
张静初
你拍过文艺片和商业片,观众对此的评价不一,你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
张静初:我觉得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电影,它可能有时候会有运气的原因。我可能觉得奖项更像是一个游戏,所有业内人士开心地聚在一起。奖项对我来说,更多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影片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