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小说,三天创下全国第一销量!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19-10-26 15:03:32
2009年1月4日,长江出版总社特聘郭敬明为长江出版总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主抓青春类图书及杂志体系建设。
2009年,《临界纪年?爵迹》开始在09年第一期《最小说-映刻》连载。
这个问题,我有必要回答一下。十五岁以前,我很喜欢郭敬明的小说,甚至我阅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就是后来为人所诟病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可以说,他是我的启蒙老师。十五岁以后,郭敬明的作品让我感到味如嚼蜡,甚至我现在对于青春文学的偏见,都是他带给我的,尤其是《小时代》系列的出版,更是让我对他的厌恶感达到极点。这两种变化在我的身上异常鲜明。若是究其原因,我想借用李海鹰先生的一句话:“有杂念的文字(原话是音乐),是很容易让人看穿的。”郭敬明刚出道时,他的作品带有一种强烈的反叛气质。这种反叛,不是韩寒那种对于社会现象的讽刺,而是基于学业、家庭和人际矛盾的束缚下,对单纯美好的爱情,产生出一种幻想式的期待。这种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通常会在故事的最后发生反转,并且最终惨败于冷酷的现实社会,从而达到一种悲剧效果,营造一种渴望逃离都市生活的厌世情绪。抛开作者本人的价值观不谈,这种小说给青少年(12~18岁)开启了一扇抒发情感的窗口,很准确地把握住当下人们的情感诉求。所以,郭敬明的成功,跟他是否宣扬拜金,小说是否辞藻华丽,并无直接关系。他只是知道年轻人需要什么,然后用一种创作技巧,达到操纵读者情绪的目的,仅此而已。但是,他的小说为什么会越来越令我失望呢?因为创作技巧被滥用,因为故事情节走向程式化。从《夏至未至》开始,郭敬明的小说无论是语言还是情节,都已经完全失去新意了。小说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走向,永远都是从清纯懵懂到猜疑背叛,最后以某个人物受到惨重伤害(如轮奸)或者死亡作为小说结尾。当这种情节几乎出现在每一部书里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有任何情绪波动了,只会觉得一次比一次狗血。如果说,郭敬明是擅长写悲剧小说的话,那么他的早期作品是真悲剧,后来的作品则是为了满足他的拥趸而刻意去悲剧。这种小说是写给四迷(郭敬明的粉丝昵称)看的,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最后,以我的观点来说,郭敬明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小说中的悲剧情节。最令人讨厌的地方,就是频繁使用同一种套路去营造悲剧,造成读者的情感麻木。
以上便是全部的郭敬明的小说,青春文学有的时候就是亲切、好读、流畅的,郭敬明的文笔其实很好。他没有实验性质,把语言在通讯能力上推向了一个极致,就是不制造障碍。与韩寒、张悦然相比,郭敬明偶像化之路走得踉踉跄跄。《梦里花落知多少》是郭敬明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之后,郭敬明通过《最小说》的平台,想打造一条完整的文学产业链。他不仅自己能创作文学,还能带出其他新人,共同支撑80后的文学市场。郭敬明在《最强大脑》节目“科学评审”魏坤琳发生了意见分歧,结果他恼怒地退场了。总结起来,第一,素人们一炮而红后,一般都“烧”得不认识自己是老几了。第二,就是原来的明星们,都撕下了脸皮,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