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门票才30元,每天限流500人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16 23:21:03
提到石窟佛像,大家总会想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这些耳熟能详的大热景点,但是你知道吗?这些佛像石窟的鼻祖,竟然是位于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
凉州重要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石窟的鼻祖
要了解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先要了解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凉州——六朝古都,今甘肃武威。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南接兰州,北通新疆,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官方初设雍州治所就在武威。古浪峡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凉州的西边是祁连山,东边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便是地理书上的“河西走廊”。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
正因为地处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关键位置,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后,在五凉时期达到兴盛。现如今人们往往喜欢从年代的先后来确定石窟艺术在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的地位。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应该是看其对后世石窟的影响。
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建于366年,炳灵寺石窟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的石窟艺术开创地,但它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算起。而大家都知道莫高窟的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由此可见中国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天梯山石窟何人所建
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佛教兴盛。而天梯山石窟正是在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之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凉州僧人们,以昙曜为代表,在开凿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昙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东下平城(今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北魏的佛教领袖。
如今的天梯山石窟
还未进入天梯山石窟景区,就能看到一个碧波荡漾的水库,这正是1958年修建黄羊河水库,修建水库是为了周边的居民,但是也要保护文物。据介绍,同年由原敦煌文物研究所和甘肃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天梯山石窟勘察搬迁工作队,勘察、清理发掘、测绘、摄影、临摹、记录,对窟内所存各代壁画、塑像进行剥离加固,并搬运到甘肃省博物馆内存放保管至今。而天梯山石窟最著名的13号窟的大佛的下部就被淹没了,水位最高时大佛腹部以下浸入水中,直到1991年大旱,水库水位下降,才采取围堰筑坝措施把在水里浸泡了30多年的7尊佛像与水彻底隔绝开来。
进入景区后,就在沿着水库岸边一路参观,最先来到的是天梯山石窟陈列馆,陈列馆里展示的物品都是58年修水库的寄存在省博物馆中的文物,总计579号文物均在天梯山石窟原址陈列展出。
通过一段山洞,我们来到了天梯山石窟的13号窟,也正因为修建水库,做了围堰筑坝,我们才有幸可以在与大佛齐腰的位置近距离欣赏它。第13窟位于窟群北端。从窟底到窟顶高27米,窟口下宽18米,顶宽8米。窟内现存石胎泥塑7身。东壁正中为倚坐大佛,高23米。大佛两侧从内向外分别雕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造像均高16米。
所有造像虽经后代多次重修,但仍保留一定的唐代特征。窟顶与东壁的泥层几乎全部脱落。南北壁上部各存清代绘壁画一大块,北壁上部绘各种花卉、云纹等;南壁上部绘牡丹、菊花和云纹以及青狮、双鹿和驮宝白象等。
小贴士:
门票:30元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日承载量500人,瞬时承载量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