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力神”到“维克兰特”,印度的“二手”航母起家之路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20 08:05:46
前言
众所周知,印度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已经三次下水,至今没有完成建造进度,服役遥遥无期,被世人看做天大的笑话。印度的航母之路,是靠“二手货”起家的,这一点并不丢人,我们的“辽宁舰”也是如此,作为二战结束后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印度在使用航母方面,还是积累了一些心得的。
仍然泡在水里的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
从“大力神”到“维克兰特”
印度第一艘航母“维克兰特”号是购自英国1942年设计建造的“大力神号”,属于“尊严”级轻型航母5号舰,该舰于1943年开工,不过下水时已是1945年9月22日,二战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大力神”没能参战,只能继续躺在船坞里。
这倒不是英国人有意为之,实在是当时大英帝国国力衰退,已经养不起那么多的航母了,于是英国便想到通过外销来消化多余的航母。由于航母编队在二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不少国家都希望拥有航母,于是,英国航母便成了国际军火市场的畅销货,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法国、荷兰、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通过购买英国航母建立了自己的航母舰队,这其中也包括新独立的印度。
英国“尊严”级航母
1947年独立的印度,虽然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但对航母却充满渴望。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西临阿拉伯海,东靠孟加拉湾,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这种地理环境,要求印度海军要具备“两洋作战”能力。不过,1950年印度海军正式建军时,只有20余艘从英国接收的舰船,根本无法满足“两洋作战”的防务需求,而且印度当时国内经济、工业实力都很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足够的战舰。与此同时,由于印度深受原宗主国英国的影响,对海洋战略十分重视。
从一开始,印度海军的战略目的就不是保卫沿海,而是想要控制大洋。第二次世界大战表明,航母编队的防空能力、对陆攻击能力和控制海洋的能力,都要比普通水面舰艇编队强很多。而且,航母编队机动性强,可灵活调动。如果印度组建一支航母编队,不仅能大幅提升海军的作战能力,还可暂时缓解因海上力量不足带来的两海无法兼顾的难题。于是,印度政府不惜财力,决定建立自己的航母编队。
印度海军的前身是宗主国英国“皇家印度舰队”
1957年,印度拨出1500万英镑的专款,向英国购买“大力神”号。1961年3月4日,经过4年升级改造的“大力神”摇身一变成为印度海军的旗舰“维克兰特号”,印度也成为二战后,亚洲地区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为何选择英国“大力神”
“维克兰特”号加入印军时,已在船坞里躺了近20年。当时,国际军火市场上有不少型号的“二手”航母可供选择。“尊严”级之前的型号“巨人”级航母,也是英国重点向外推销的型号。“巨人”级的尺寸与“尊严”级相近,只是吨位稍小。该级舰也颇受欢迎,法国就于1946年把“巨人”级首舰买下,改名“阿罗芒什”号,一直服役到1974年。
英国“巨人”级航母
除英国航母外,美国也在大力推销自己的航母而,二战中,美国改装建造了上百艘航母。其中,用“克利夫兰”级巡洋舰船体改建的“独立”级轻型航母,作为舰队航母战功卓著。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海军租借“独立”级的“卡伯特”号,改名“迷宫”号,一直用到1989年。此外,美国以快速商船改装的美制护航航母,也颇受欢迎。
美国“独立”级航母
在众多型号中,印度为何选中“尊严”级呢?这是印度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美国的护航航母虽然便宜,但因其尺寸过小,飞行甲板长度有限,起飞高性能喷气式战机的难度很大。此外,其机库容积较小,载机数量也十分有限。
“独立”级虽好,但价格不菲,且其本身由巡洋舰改装而来,并非“纯种”航母,设计上存在明显瑕疵。例如,舰艏为开放式,而吨位相似的英国轻型航母均为封闭式舰艏。
“巨人”级是“尊严”级的前身,基本性能差别也不大,但该级舰大多已在皇家海军中服役多年,相较而言,“大力神”号名义上虽是“二手”航母,但本质上却是“半成品”。更方便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尊严”级首舰“尊严”号
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印度才决定购买属于“尊严”级的“大力神”号。
针对性的改造
购买“大力神”号的时候,喷气式战机已成为主流装备。因此,印度对该舰的改造重点,也放在搭载喷气机上。“尊严”级终究是二战时期的产物,设计存在先天不足。比如,其飞行甲板虽长达213米,但却是二战传统的直通式设计,并未考虑过起降喷气式战机,舰载机着舰与起飞同时作业时,会产生相互干扰。对此,印军要求在距舰艏约90米处增加一处甲板,与主甲板一部分结合,形成倾斜角为25°的斜角甲板区域。此区域全长130米,足以保证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机安全降落,也解决了舰载机同时起降的问题。
改装完毕,加装了斜甲板的“维克兰特”号
为保证喷气式战机的起飞,其舰艏左侧飞行甲板上还装有一部长40米的蒸汽弹射器,能保证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8.5吨的舰载机安全离舰。舰艉部则设置4道拦阻索,能回收降落重量不超过5.4吨的舰载机。飞行甲板下方的机库也做了扩充,长135米、宽158米、高53米,最多可以容纳30架战机。印军还加强了该舰动力,2台帕森斯齿轮减速汽轮机,双轴双舵推进,总功率近3万千瓦,航速达25节,最高航速时续航力超过600里,14节经济航速时续航力可达1.2万海里。
这个角度斜甲板更清楚
该舰的武备改动十分巨大。原舰装备超过30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数门20毫米高射炮以及若干高射机枪,分布于全舰各处。二战后,由于进入喷气机时代,高射炮对飞机的威胁逐渐减小。因此,该舰只保留了7门40毫米高炮,节省下来的空间和重量用来增加装甲防护和电子设备。
在改建的过程中,印度还要求增加舰体水线以下的装甲,以提升对水雷、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防护能力。该舰的雷达等主要电子设备沿用了原有型号,但新增的两部对海搜索雷达和导航雷达。与此同时,还对通讯设备进行了升级,增加了空地、空舰通信的容量,以满足新式舰载机的需求。经过上述改进,“维克兰特”号不仅保留了原英国航母的优良设计,还有针对性地提高了载机能力、航空指挥、动力、通信等关键性能。
“海鹰”舰载机从“威特兰克”号上弹射起飞
舰载机的选择
航母战斗力主要体现在舰载机上,印度为“维克兰特”号配备了霍克公司的“海鹰”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这是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战机,也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主流战机的突出代表。它采用双发设计,机身两侧装备罗尔斯·罗伊斯著名的“尼恩”103喷气发动机。“海燕”的最大起飞重量7.5吨,最大飞行速度超过900千米/小时,作战半径达300千米,这些指标在当时都堪称一流。“海鹰”装备有4门20毫米机炮,火力强大,机翼下设有多个外挂点,可挂载800千克的炸弹或火箭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通常情况下,“维克兰特”号搭载两个中队共24架“海鹰”战机,印度为此引进了74架“海鹰”,以保证航母有多批次舰载机轮流上舰。
航母上的“海鹰”喷气式战斗机
除“海鹰”外,“维克兰特”号还搭载有法国“贸易风”舰载反潜机。用于航母外围的机动搜潜与攻潜,同时具备一定的对海对地攻击能力。该机由布雷盖公司设计,“贸易风”为单发螺旋桨战机,最大载弹量1.1吨,最高时速518千米,巡航时速370千米,最大航程25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5小时。其机腹弹可挂2枚反潜鱼雷或6枚反潜深弹,机翼下可挂4枚反潜深弹,机身后腹部还装有一部可伸缩式搜索雷达,能探测20千米外的潜艇通气管或100千米外的大型水面舰艇,具备一定的远程巡逻/反潜能力。“维克兰特”号装备4至7架“贸易风”。印度为此引进12架,以备不时之需。
航母甲板上的“贸易风”舰载反潜机
冷战中,发展航母的国家很多,不少国家航母的舰载机配置都侧重于反潜机。比如:苏联的“基辅”级航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号,反潜机占其总载机数的比例都很大。尤其是“基辅”级,反潜直升机数量甚至超过雅克-38式垂直起降战机。印度的舰载机配置,却与美、英、法等国相似,将重点放在攻击能力强的战斗轰炸机上。这表明,印度一开始就更看重航母的进攻能力,其“大航母舰队”的雄心,并未因不富裕的家底而大打折扣。
积累了经验,建立了功勋
“维克兰特”号加入印军后,不仅大大提高了海军的作战能力,还为印度后续航母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喷气式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和传统螺旋桨舰载机起降是两回事,一直是各国海军舰载机部队的重大课题。印度通过购买“海鹰”战机,较早的掌握了该能力,使其在使用航母的起步阶段就直接进入喷气式飞机起降的层次,体现出后发优势。
“维克兰特”号上的舰员
此外,日常训练中,舰载机飞行班次的调整,空勤人员和机组人员的配合,以及整个航母编队的指挥、通信、电子系统的使用,这些具体科目都需要经过实际操作才能熟练掌握。印军通过“维克兰特”号长期的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中的实战经验,更是不可多得。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维克兰特”号发挥了巨大的军事价值,在这次战争中,“维克兰特”号航母等26艘水面舰艇主要担负对巴基斯坦达卡和吉大港的巡逻监视,封锁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之间的海上交通联系,打击吉大港内的巴基斯坦海军舰艇,消除对印军的威胁。在整个战争中,“维克兰特”号航母所搭载的30多架“海鹰”和“贸易风”共出动了4300多架次,投掷各种弹药300多吨,取得了击沉8艘,击伤5艘巴基斯坦舰艇的战果,空袭彻底瘫痪了巴基斯坦沿海的所有军港设施。在执行海上封锁任务时,“维克兰特”号炸毁、俘虏巴方各型船只43艘,战功卓著。由于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印度更加坚定了发展航母的道路。
正在封锁孟加拉湾的印度海军“维特兰克”号航母
结语
可惜之后的印度航母完全点歪了科技树,虽然引进了“维克兰特”号,也积累了宝贵的使用经验,但没能吸收英国航母的设计、建造技术,只能继续从英、苏/俄购买二手航母,在这个过程中多次受制于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冤大头”。出于对航母的渴求,在没有吃透航母建造技术,国内工业水平不完善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上马“国产”航母建造计划,这就是第二艘“维克兰特”号。其结果就是至今泡在船厂里,建成服役之日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