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向西,抵达西北偏北的新疆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29 11:21:22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什么才是新疆?
01 什么是新疆?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中亚古国,“凿空”了西域。19世纪中叶,它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新疆。
因为远且广,这里保持着一种原初的味道,完全迥异于中原文化的圆通、江南文化的精巧。
新疆有多远?
跨越的时区可以给出答案。
从我国最东端出发,一路向西出发,从东5区进到东9区,横跨5个时区后,才到地处西北偏北的新疆。
库木塔格沙漠
地处我国的西北、欧亚大陆的腹地,深居内陆,这里是离海洋最远的地区,无缘海洋经济,却是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地。
独山子大峡谷
新疆有多大?
“新疆等偏远地区不发货”早写出了答案。
官方数字说,新疆有着16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
新疆特克斯县“八卦城”
如果拿内地省市对比,新疆相当于10个河南省,16个江苏省,46个台湾省,99个北京市,263个上海市。单是一个地级州巴州,就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省面积的总和。
如果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晨起出发,日落休息,环绕南疆走一圈,需要一周的时间。
新疆的买家早已熟悉网购页面中“补交运费、偏远地区不发货”的路数。内陆城市的吃货,也早早就从大盘鸡、红柳烤肉、烤馕的规模上,发现了新疆美食之大。
新疆有多“杂”?
多元拼接的元素在这里丝毫没有违和感。
现代和原始、人工和自然、荒漠和绿洲是新疆的碰撞面。
2000多年前,一条向西的路,横穿西域,连接起亚洲和欧洲,阿拉伯的商人们一手拿着货物,一手捧着《古兰经》,带来西方的货物和异域风情。唐朝的长安僧侣们,在这里刮起一阵“汉风”。
今天,现代化进程之下,新疆的城市和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太大差别;在新疆随处可见的远古地貌,在别处却很难再见。从城市到荒无人烟,也就是一脚油门的事。
乌鲁木齐
侠气和仙气在这里交融。
“三山夹两盆”地形下,以天山为界,新疆划分出南北两疆,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北是准葛尔盆地。
中间平均海拔5000米的天山,遥远寒冷,带有一股豪侠之气,是武侠小说中高人的居住地。武艺高强的“七剑客”、清秀的“冰川天女”、古怪离奇的“天山童姥”,都给天山带来了侠气。
和天山相比,昆仑山因为道教的原因,带着一股仙气。道教认为昆仑山是天帝在地下的住宅,也是群神的居住地,武侠小说中这里历来自带仙气滤镜。
不过,这些也只是新疆展现出的一面。
02 故城与故国:失落的文明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丝绸之路作为东西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承载着亚欧大陆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新疆天山东线的地区上,散落着一处处丝路重镇,吐鲁番和进入新疆境内的第一块绿洲哈密,是丝绸之路繁盛时期的名城。
哈密魔鬼城
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新疆的北庭故城遗址、高昌古城遗址、交河故城遗址、苏巴什佛寺、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六处遗迹,成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故城、历史遗迹、佛教遗迹都是丝绸之路高光时刻的见证。
北庭故城地处天山北麓,是当时的一处中心城镇,见证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理。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来”写下他对这里的感受。
高昌故城曾是一座国际商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被誉为“曾经的长安在西域的翻版”。
西行的高僧玄奘途径此地,曾在这里讲经,把佛教文化传到高昌故城。宋末元初的战火却让这里成为了一片废墟。
交河故城遗址常被形容为“世界上最美的废墟”。
从南北朝时期到唐代,这里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交通枢纽,唐代安西都护府刚设立时,也选址在这,曾是一片繁荣,直到元末明初,由于毁毁损严重被废弃。
遗产工作者修复之下,风蚀的墙体被加固;科技作用下,多媒体播放和VR等形式,游客有了了解交河故城的机会。
苏巴什佛寺和克孜尔石窟,作为佛教遗迹,是丝路佛教传播的重要存在。
始建于魏晋,鼎盛于隋唐的苏巴什佛寺,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在鼎盛时期,上万名僧侣在这里修行讲经。学术界普遍认为,这里是龟兹的官方寺院——雀离大清净寺。
公元13至14世纪,战争影响之下,僧侣从这里迁出,它也随之成为一处废弃之地。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开凿最早的石窟。现存349个洞窟,面积将近1万平方米的壁画刻画下了公元3世纪到9世纪的生活场景。
克孜尔尕哈烽燧地处库车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中建设最早、保存最好的烽燧遗址。军事情报途径这里和沿线烽燧,一路向东,传到中原地区,带去最新的情报。
除了丝路遗迹,新疆长城资源早在1987年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了。
和一般认识中长城有着连续、高大的城墙不同,这里212处长城,包括烽燧、戍堡、驿站、卡伦(边防哨所)等遗迹在内,分布在新疆的多地,呈点状、片状分布。
03 唱不完的中华文明
对于能唱擅跳的新疆人来说,歌舞是生活的调剂品。
如果非要用一种形式,来表现他们对歌舞艺术的追求,十二木卡姆是一个候选。
所谓十二木卡姆(2005年,“十二木卡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一种集诗、乐、舞、唱、奏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从名字就看得出来,这种表演形式一共有12部套曲之多,想要听完一场完整的十二木卡姆,千万做好听20多个小时的准备。
芦苇画《十二木卡姆》
在竖箜篌、唢呐、筚篥等乐器的吹拉弹唱中,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被娓娓道来。
在新疆,柯尔克孜族一种叫做玛纳斯的英雄史诗,也颇有名气。
创作于公元9至10世纪之间,经过几代人的传唱和加工,玛纳斯已经成为一部中外文学史作品,并在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史诗共分为8部分,讲述了玛纳斯一家八代人为自由和幸福奋斗的故事。
舞剧《英雄·玛纳斯》
新疆之远、之大、之杂,尚存许多未知,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它展示的冰山一角。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经典中国》编辑部编著:《经典中国 新疆》
《航拍中国》
《新疆世界文化遗产图集》
《到底什么才是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