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民间客家传说—与皇帝的古话
逗趣灵异奶茶园 发表于:2019-08-05 16:17:25
原标题:梅州民间客家传说—与皇帝的古话
村妇救皇帝
宋帝昺被元兵追赶, 带着朝廷官员向南逃命。 当他们逃至五华横陂夏阜坝的田祖岗时, 元兵赶了上来。 恰好这时附近的妇女成群结队上山砍柴, 她们各自肩扛一支“禾杠” 。 这禾杠用竹做成,有七八尺长, 两头削得尖, 远看好象长矛。 元兵登上高处一看,以为宋的援兵巳到, 便不敢继续追赶。 宋帝昺发现元兵无声无息,便问大臣什么缘故? 大臣说: “幸得一群客家妇女救驾, 不然,我们早就没命了。 ” 宋帝昺听了高兴地说: “村妇保驾有功, 准许客家妇女配戴龙头手镯, 旌为七品孺人。 ” 从此, 客家妇女就在手上戴上有双龙飞腾图案的手镯, 死后碑石上还凿上“孺人”两字。 夏阜坝的田祖岗也被称为“天子岗” 。
宋帝昺—宋朝皇帝
赵昺(bǐng)(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1]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
赵昺(bǐng)
皇帝食社粥
兴宁城北, 有个叫“社粥头下” 的地方。 相传乾隆皇帝在那里吃过社粥。 一年社日, 散社之后, 司厨的人把残羹剩饭熬了一大锅粥, 准备晚上分给各家。 这时, 恰逢乾隆皇帝便服出游经过那里。 他又饥又渴, 便问: “你们的粥有卖吗?” 司厨回答: “卖就没卖, 要吃随便吃。 ” 乾隆皇帝听后, 一连吃了几碗, 觉得十分可口, 便问: “这是什么粥, 那么好吃?” 司厨以为他穷得连粥都没吃, 便随口应道: “广东社粥。”
乾隆皇帝回朝以后, 吃厌了山珍海味, 忽然想起“广东社粥”好吃, 便传下圣旨, 叫广东派厨师上去做社粥。 广东总督连忙选派几名厨师上京。 可是他们不知社粥是怎样的, 只好把广州流行的及第粥和艇仔粥合起来, 再伴些高级配料奉献上去。 不料, 乾隆一吃, 不对口味, 大发雷霆, 刑部便把那几位厨师以欺君之罪杀了。
消息传到广东, 没有厨师肯去再当替死鬼, 装病的装病, 躲藏的躲藏。后来广东总督派人再三查访, 终于查明社粥出自兴宁,便命令兴宁知县, 派人上京。 知县明知这是要命的差事, 无人肯去, 只得悬赏征求。 结果, 有一个白发老翁声称自己煮了七十年社粥, 敢包皇上满意, 便领了赏银, 由县衙派人送上京城。
老翁进宫后, 说要对乾隆皇帝讲明社粥的来历后才能做。于是乾隆召见他。 他说社粥是农民做社、 祭敬天地神明, 祈求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时候吃的。 皇上吃社粥, 是与民众同甘共苦的意思, 一定要吃得有滋有味, 连进三碗才不致亵渎神明, 才可保佑龙体康健, 万寿无疆。 乾隆见老翁能说出一番中听的话, 心里高兴, 便问他多大年纪。 老翁说: “虚龄八十八。 ” 乾隆不觉动了敬老之心, 传旨宫中, 好好服侍老人。
第二天, 老翁以猪骨头熬粥, 粥烂后捞去猪骨, 伴些青菜,奉献上去。 乾隆本来觉得不太可口, 但为了得个“与民众同甘共苦” 的好名声, 便勉强吃下三碗。 宫女问他好不好吃, 他连说好吃、 好吃。 宫女不禁掩口偷笑。 后来, 老翁离京时, 乾隆为了表示自己的恩德, 传旨派人护送, 并赏赐大批财物。
这个老翁, 原来是个无意功名的读书人。 他是为了制止乾隆继续枉杀无辜, 才敢冒风险进宫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