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喀尔巴阡山相依的罗马尼亚
世界知识画报 发表于:2019-09-22 09:30:36
原标题:与喀尔巴阡山相依的罗马尼亚
我遍游了自然地理丰富多彩、人文历史深厚多样的巴尔干,虽然行走的深度和广度依旧有限,但由于长期从事中东欧地区历史和现实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对巴尔干的印象还是比较完整的。总体说来,巴尔干国家各有各的风采,差别性很大。就罗马尼亚而言,它不仅地广民众(2018年数据:领土面积238391平方公里,人口1952万),而且在各方面都有比较强的独特性。仅以此文为读者带来一个与我同行的罗马尼亚,从历史穿越现实,从自然穿越人文,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勾勒出一个国家的风情。
▶ 巴莱亚湖是罗马尼亚中部南喀尔巴阡山脉中的一个冰川湖泊。喜欢徒步的游人从湖区出发可以前往罗马尼亚最高峰摩尔多韦亚努峰(2543米)。
1
一山一水一海
山川河流孕育着国家发展的生机,对于巴尔干来说罗马尼亚这样的大国有着天然的优势:独特的地理条件——喀尔巴阡山的守护、多瑙河的滋润、黑海之滨的阳光……民族的历史,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自然赋予的机会。
罗马尼亚地处巴尔干半岛东北部,是东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由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三部分组成。它的西北与匈牙利、西南与塞尔维亚接壤,南部隔着多瑙河与保加利亚为邻,从北到东被乌克兰钳形环抱,在东边与乌克兰之间夹着小国摩尔多瓦,东南方向的狭窄地带濒临黑海,著名的旅游城市康斯坦察(Constanta)就在这里。
在自然地理方面,罗马尼亚以一山一水一海著称。
一山指的是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 Mountains),它从北部的乌克兰进入,将罗马尼亚境内分成了东、西、南三部分,其中南喀尔巴阡山也称特兰西瓦尼亚山脉。
▶ 东喀尔巴阡山脉的尼亚姆茨山区的自然景观 孔寒冰 摄
▶ 在尼亚姆茨乡村领略了“马车上的农民与狗”的乡野画面 孔寒冰 摄
一水指的是多瑙河(Danube),几十年前的中国人通过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爆炸》知道了美丽的多瑙河。
▶ 罗马尼亚西南与塞尔维亚边境上的多瑙河峡谷地带。其位于铁门自然保护区。在峡谷罗马尼亚一侧的岩壁上有达契亚最后一位国王迪赛巴拉斯的雕像。
这条大河起源于德国黑森林地区的两条小河,经过2857公里奔流成为了欧洲第二大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到罗马尼亚境内已是下游,从罗保边界深入罗马尼亚内地一路向北,在与摩尔多瓦的界河普鲁特河汇合、并汇集锡雷特河后进入欧洲最大的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经由苏利纳(Sulina)流入黑海。多瑙河是欧洲主要的国际航道,1992年德国建造的莱茵-美因河-多瑙河运河使鹿特丹港的船舶直抵罗马尼亚港口城市苏利纳。
▶ 多瑙河三角洲的晨光。多瑙河三角洲1991年入选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一海指的是黑海(Black Sea),位于罗马尼亚的东南,有275公里长的海岸线,和周边其他内陆国家相比算是优势。在历史和现实中黑海对于罗马尼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黑海沿岸的旅游城市更是罗马尼亚人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 这座黑海沿岸的标志性建筑是康斯坦察的一家已经废弃的赌场,因为其建筑和位置的特殊性成为2018年欧洲最濒危的7个历史文化保护地之一。
罗马尼亚学者把喀尔巴阡山、多瑙河和黑海视为罗马尼亚领土的地理标志。
“一山一水一海”的罗马尼亚表面上临近海洋,又有多瑙河流过,似乎对外交通便利。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罗马尼亚的封闭程度几乎和周边那些山区国家差不多。构成罗马尼亚南部边界的多瑙河在喀尔巴阡山间切割出险峻的峡谷,国土中西部是广大的山区和高原,这些大大妨碍了罗马尼亚与外界的往来。
连接罗马尼亚和外界的通衢基本上只有两条,一条是东北部越过摩尔多瓦通向北面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另一条是南部通向多瑙河对岸的保加利亚,而这两条通道在古代常被所谓野蛮的游牧民族占据。罗马尼亚纵然有良好的海岸,可直到公元前后罗马帝国进入屋大维时代,罗马尼亚的最大海港康斯坦察还不过是强盛的罗马帝国的小小边镇,名叫托米斯。但终归罗马尼亚是一个与喀尔巴阡山相依偎的国家,喀尔巴阡山也就有了“罗马尼亚的脊梁”之说。
2
生存之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风云激荡,罗马尼亚成为现在这样的国家。而对于罗马尼亚人,在各种战争和统治下寻找出路,繁衍生息。历经磨难的国家有着怎样的民族特质,有着怎样的生存法则,在书里,在路上,人们会有更立体的感受。
独特的民族特质
罗马尼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开放和封闭的双重特征,而这种特征对罗马尼亚民族及其政治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之同样带有开放和封闭、依附与抗争的双重性。
居住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民族(建立过独立民族国家)多为南部斯拉夫人,而非斯拉夫人的国家只有希腊、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罗马尼亚人是达契亚人和罗马人的后代。
从语言角度说,90%以上的罗马尼亚人使用罗马尼亚文,罗马尼亚人和法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一样,同属罗马语族(也称罗曼语族或拉丁语族),是从意大利语族衍生而来的现代语族。二战以前,德语是罗马尼亚使用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至今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仍有一定影响。
达契亚人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就居住在“南至哈埃穆斯山、东达黑海北部、西到多瑙河中游、北抵加利西亚的喀尔巴阡山地区”。早年的达契亚人受希腊影响较大,公元前4世纪就出现在雅典的奴隶市场上,以后又与希腊人通商,使用希腊货币,说色雷斯方言等。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特别是公元2世纪初罗马皇帝图拉真(公元98〜117年在位)的两次战争之后征服了达契亚王国,达契亚人和罗马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今天特兰西瓦尼亚和瓦拉几亚地区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 节日里,人们装扮成达契亚战士的模样,重现当年战斗场面。
罗马帝国灭亡时,这里的居民不仅使用拉丁语,也把罗马人认作自己的先祖,把征服他们的图拉真当作自己的祖先和民族英雄,后来连国名也用上了罗马二字,以罗马为宗的民族意识一直延续到现代。
罗马尼亚国歌《觉醒吧,罗马尼亚人》中写道:“罗马裔胄是吾等,切莫迟疑早自强。万世莫忘英雄名,战无不胜特拉扬”。在拉丁语中,罗马尼亚就是“罗马人的国家”之意。罗马尼亚史学家认为,这期间产生的最重要的现象是达契亚人的罗马化,也就是说,达契亚人采用了拉丁语,越来越少使用达契亚语,经过一段时间后,感到自己是罗马世界大家庭的组成部分。然而,在这个罗马世界大家庭中,罗马尼亚人的主流信仰却是东欧的,80%以上的居民信仰东正教,信仰罗马天主教和新教的总共不到8%,信仰伊斯兰教的比例则更小。
生存的代价
同其他中东欧国家一样,罗马尼亚也长期受制于东西方大国,争取民族独立在其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比较起来,罗马尼亚人为国家独立和民族统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罗马尼亚受制于不同民族,14世纪才出现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个封建性质的公国,而特兰西瓦尼亚则处于匈牙利人的控制之下。土耳其占领巴尔干之后,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公国。
▶ 米哈伊(Michael the Brave, 1558~1601)在历史上首次将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三个公国统一。尽管他的统一仅维持了数个月,却奠定了今日罗马尼亚疆域的基础,因此他被认为是罗马尼亚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
为了争取民族生存与独立,罗马尼亚人一直同东西方大国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合并,在承认奥斯曼帝国宗主权的前提下改称罗马尼亚并定都布加勒斯特。
▶1859年春,A.I.库扎上校当选为摩尔多瓦大公和瓦拉几亚大公,两个公国合并后改称罗马尼亚。
1877年,罗马尼亚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正式成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但是,此时的罗马尼亚领土并不完整,摩尔多瓦的比萨拉比亚被沙皇俄国占领,而特兰西瓦尼亚仍在奥匈帝国控制之下。1918年12月,在收回比萨拉比亚后,统一的罗马尼亚才最终形成,国土面积达到29.5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万人。到二战爆发,这个领土面积最大的罗马尼亚存在了20年。
▶ 1918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代表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
20世纪20~30年代,罗马尼亚依托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协约国周旋于东西方大国之间,试图用一种中立的和平衡的对外政策来维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苏俄和匈牙利获得的领土。二战爆发后,罗马尼亚又与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一起站到了轴心国一边,参加了德国的对苏战争。但是,就在1944年苏联重新夺取了比萨拉比亚、轴心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罗马尼亚在苏军到来之前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避免因与德国结盟而在战后遭受太多的“清算”。
▶ 杨·安东内斯库(右)1940年9月任总理后不久,罗马尼亚加入德日意法西斯同盟并对苏作战。战争结束后,安东内斯库被“以叛国罪、屠杀人民罪“处死。但是,他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存有争议,2006年布加勒斯特地方法院为他平反。图为安东内斯库正与德国陆军元帅曼施泰因交谈。
但在战后,苏联仍然把罗马尼亚列为战败国,要求其支付战争赔偿。对此,罗马尼亚人一直耿耿于怀。
冷战期间,罗马尼亚成为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面对苏联对东欧国家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罗马尼亚人表现出绵里藏针的态度,在追随和独立间游走。所谓追随,是指罗马尼亚在政治经济体制方面全盘照搬苏联模式。所谓独立,是指罗马尼亚表面上唯苏联命令是从,实际上却另有打算。比如,当初苏联指挥东欧国家开展国内政治清洗运动时,罗马尼亚也积极参加,可与其他东欧国家不同的是,罗马尼亚不是亲苏派清洗本土派,而是由本土派清洗了亲苏派。在之后的社会发展中,罗马尼亚在坚持并不断强化苏联模式的同时,也不断弱化苏联的控制。1968年,苏联等华约五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不仅没有参加,而且公开表示反对并拒绝保加利亚军队过境。此外,上世纪60年代,罗马尼亚还一直试图调解中苏两党和两国之间的矛盾。在40年前的东欧社会剧变时,罗马尼亚也以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方式实现了社会转轨。
▶ 罗马尼亚不同时期的疆域版图
总体看,罗马尼亚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微妙地采用中庸之道,游走于各大国之间。这就是罗马尼亚,一个在历史夹缝中生存的国家。与此同时,展示罗马尼亚地理、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特性的载体也是多元的,城市乡村、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都可能感受到。比如,摩尔多瓦的主调是东欧的,特兰西瓦尼亚的主调是西欧的,而瓦拉几亚则兼有东西欧风格。
(未完待续......)
(节选自2019年9月刊)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世界知识画报》9月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