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太出色,袁世凯无法回国干大事,怎么办?袁很狡猾情商太高
1879年秋天,袁世凯参加乡试,再次名落孙山,羞愧愤怒下,他把自己所作诗文付之一炬,并撂下豪迈话——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焉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邪!
从此,袁世凯告别附庸风雅,投笔从戎,走上强人之路。
当时的袁世凯继父、生父已死,分得的遗产也早已挥霍一空,所以认定的路究竟该怎么走,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能看见的路只有一条,去山东投奔继父的把兄弟,淮军将领吴长庆。
让袁世凯没有想到的是,投奔吴长庆的结果却是机遇和牢笼同在——
袁世凯的机遇比较好,始一投到吴长庆军中,他不仅赢得了叔父长辈的关照,更重要的是他前脚刚来,朝鲜的壬午兵变跟着就发生了。
清廷下令,淮军吴长庆率部入朝弹压兵变。
大军入朝之时,袁世凯被吴长庆安排在前敌营务处任职,虽然职务不高,只是负责军需供应和勘定行军路线,但在袁世凯看来,只要有干练办事的机会,出人头地便不在话下,因此他在前敌营务处干的很是卖力。
怎么个卖力法呢?
纨绔子弟的毛病一点没有,办事不怕吃苦,而且效率极高,限五六天办好的事,他不到三天就能办妥。
因为这个,吴长庆对袁家子侄赏识有加,额外栽培下,便将一个营的人马临时交到了袁世凯手中。
袁世凯着实不是寻常人物,刚展露一点头角,他在军中竟就使出了杀人立威的手段。
一日,吴长庆回营,袁世凯前来禀告,已严惩了几名带头闹事的兵士,请大帅前往视察。
吴长庆心说,军纪败坏确实需要维护,这事办的好,办到了鼓点上。
然而,当吴长庆跟着袁世凯来到所谓的关押地点,猛然看到那七颗人头的时候,他的满意之容瞬间就凝固了。
二十二三岁竟有如此霹雳手段!
这小子是不是狠的有些太可怕了!
虽然吴长庆并没有怪罪袁世凯坏规矩,擅作主张,先斩后奏,但从此之后再看袁世凯,他心中的赏识则明显变得厚重了许多。
如此杀人立威后,袁世凯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随后进攻日本人和朝鲜开化党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领兵猛冲,结果大获全胜。
日本人和朝鲜开化党被赶出汉城,壬午兵变被迅速镇压。
事后,吴长庆向清廷保举袁世凯。就这样,二十三岁的袁世凯成了清廷正五品同知,年薪八十两银子,节制驻朝一营兵马。
大概是深知袁世凯这样的人物非常人能驾驭,吴长庆在随后奉调回国时,特意将袁世凯留在了朝鲜。
吴长庆此举,一来是为袁世凯能有进一步大显身手的机会,二来也是怕留在身边驾驭不住,日后给自己生出大麻烦。
对当时的袁世凯而言,这样的安排是求之不得的。
果然,仅仅过了两年,让袁世凯彰显强人本色的大好机会来了。朝鲜又一次发生宫廷政变,这次驻朝鲜日军趁乱攻进了王宫,奉清廷为正朔的事大党大臣遭诛杀,国王遭软禁,朝鲜被“独立”。
按稳妥做法,此时的袁世凯应该立即向朝廷报告事态,听候朝廷指示。然而,经这一来一回,驻朝清军必将失去逆转局势的有利时机,从而导致朝鲜局势彻底陷入被动、不利。
上一次为了立威,袁世凯选择了擅杀:这一次为了崛起,袁世凯选择了擅攻。
在另俩营驻朝清军不敢冒险擅自行动的不利下,袁世凯当机立断,发兵攻打被日军占据的王宫。
结果又一次大获全胜。
清廷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再次得到维系。
有如此表现,袁世凯在清廷眼中无可争议地成了驻朝主持一切事务的最佳人选。所以,清廷在撤去驻朝清军后,将袁世凯任命成了清廷驻朝鲜的最高领导,名义上的说法,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
如此,袁世凯终于在朝鲜确立了“无冕之王”的实际地位。
起初,这种在邦国说一不二的强势与显赫确实让袁世凯很受用,连纳朝鲜王妃妹妹三位姨太太,据说还跟美艳的朝鲜王妃也有一腿——总之,这一阶段的袁世凯是要风月有风月,要霸道有霸道。
然而,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志在天下的袁世凯觉得不对劲了,如此远离权力中心飘在异国他乡,朝中的重臣几乎把他遗忘了,这哪里是显赫,分明是越来越被边缘化。
还有更要命的,时刻处在日本人的包围和挑衅下,针对他的算计与暗杀不断,这哪里是风光,分明是一步步陷入越来越凶险的牢笼。
直到这时,袁世凯才深刻意识到自己一味崛起的背后其实是不谙官场的稚嫩。
此话怎讲呢?
袁世凯早先没能领悟到这一点,接烫手山芋接的太出色,出色到无人可以取代并不是一件好事。聪明人的做法应该是时不时地让烫手山芋落到地上,只有这样,才能破掉烫手山芋焊死在自己手里的困境,才能适时地挪窝,奔到更好的前程。
说的再通俗点,再残酷点,无论在官场还是在职场,所有接烫手山芋的人,能力越强,越没有保留,最终越可能成为悲催的炮灰。
因为在大老板那里,你的价值就是让烫手山芋不落地,至于你是否还有更大的价值,他们不会关心,因为让眼前的麻烦不那么烫手永远是现实所需。
袁世凯屡次想回国,屡次遭到拒绝,归根结底就是被这官场潜规则给套牢了。
那究竟该怎么办,才能打破这种要命的官场潜规则呢?
袁世凯随后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这时候绝不能继续大公无私下去,而是要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让手里的烫手山芋变成一颗炸弹。
只要引爆这颗炸弹,手里的烫手山芋不存在了,一切就好办了。
1894年,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对此时的袁世凯而言,他想的再不是如何雄才大略地弹压此事,而是如何狡猾地利用此事来破除官场潜规则,进而逃离朝鲜这个要命的牢笼。
之所以说袁世凯很狡猾,那是因为从面上看,他依旧像往常一样,摆出了要强势弹压此事的架势。
为此,他极力鼓动清廷应尽早出兵弹压。
清廷接到袁世凯的报告,没有立即行动,而是问了袁世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劲敌日本对此会是什么反应?
袁世凯回告朝廷,我马上去摸清日本人的态度。
于是袁世凯去了日本驻汉城公使馆,向日本公使打探内情。值得注意的是,此行的袁世凯再没有原先的目光如炬,老谋深算,而是日本公使说什么,他“信”什么。
日本公使告诉袁世凯,清廷尽可出兵平叛,日本只想要一个和平的经商环境,绝不会出兵干涉,使局势复杂。
从事后看,这是日本人为发动清日甲午战争蓄意释放的烟雾弹。
凭袁世凯在朝鲜编织的情报网,凭他的见识城府,看穿日本人的诡计一点都不难。但如果看穿了,再巧妙周旋,进而平息事态,他又哪来的逃离机会?
所以他狡猾地选择了日本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就这样,袁世凯回告朝廷,日本人的态度摸清楚了,没问题,赶紧出兵吧。
听了袁世凯的话,为维系天朝上国的威严,清廷于六月底开始向朝鲜派兵。然而兵刚派出去,清廷愕然发现日本人也在派兵。
于是清廷犹豫了。
见清廷有退兵之虑,袁世凯赶紧又打报告说,问题不大,只要派军舰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如此,两国开战便无法避免了。
见逃离朝鲜的机会已经成熟,袁世凯随即开始为回国找理由,他告诉朝廷,自己病了,病的非常厉害,因为不想病死在异国他乡,所以请朝廷允许他落叶归根。
如此说完,没等朝廷的批示下来,他便把所有事务统统移交给了下属唐绍仪。
替手找好,袁世凯跟着又给朝廷打报告,在这份报告里,袁世凯特意加上了这么一句话:”具体事项可等袁道到天津稍痊愈后面禀。“
加上这么一句话高在哪里呢?
只要朝廷没注意到或者没作公开表态,袁世凯就可理解成朝廷已经同意了,他便可以即可开溜了。
遗憾的是,清廷的态度异常顽固,光绪颁布上谕,袁毋庸调回,切不可径自赴津。
清廷的意思很明显,烫手山芋接不住,你袁世凯就在朝鲜当炮灰。
危急之下,袁世凯还能怎么办?
只剩下悲痛欲绝地为将自己化成烂泥一堆。
他上书朝廷说,凯病如此,惟有死,然死何益于国事?痛绝!
言下之意,让我这个废人做炮灰有什么意义呢?有点人性好不好。
为了让此种效果更逼真,自己苦诉完,袁世凯又让唐绍仪为自己帮腔。唐绍仪很够哥们,在给朝廷的报告中,他生动地把一个意思表达的十分充分,袁世凯重病真的马上就要死掉了,还是让他回家死吧。
彻底不要颜面,有时候确实能把老板逼入死角。
没办法,李鸿章只好发话,袁世凯先回国医病,医好了再说。
就在等这封电报的时候,袁世凯早已在汉城演练他的金蝉脱壳之计,整天让人拉着车进城出城,到他真跑的那一天,所有人都成了睁眼瞎。
就这么,袁世凯回来了。
但回来之后,袁世凯的麻烦并没有结束,因为李鸿章说了,医好了病再说。
因为要再说,于是就有了李鸿章和袁世凯的经典会面。
其实,李鸿章又何尝不知道,称病不过是袁世凯想回来的诡伎俩,所以始一见到袁世凯,他便抛出了一叠意在敲打袁世凯的弹劾奏章。
结果,袁世凯在此处又给后世上了一课,面对那些说他在朝鲜如何如何的弹章,袁世凯是既不辩解,也不喊冤,至始至终,他一动不动地接受着李鸿章的敲打。
这就是高智商。
能看透老板的真意思,明知对方没有动刀子的想法,却偏偏摆出愿挨刀子的心悦臣服。
果然,李鸿章没有了发作的理由,但没发作不代表李鸿章会轻松地让袁世凯就此得逞。
因此,李鸿章最后发话说,朝鲜你还得回去,官生半级——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兼抚辑事宜,责任重大。
听到李鸿章下了如此命令,袁世凯知道这关没过去,怎么办?
袁世凯的做法很麻辣,他奔向京城,用在朝鲜所得的黑金最终拿下了京城的一帮王爷,在这帮王爷的运作下,李鸿章此前的任命随即遭到篡改,鉴于袁世凯必须为清军做好后勤保障,朝鲜暂且就不去了,到辽宁就任吧。
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难道他不怕得罪李鸿章?
这是庸人所虑,事实上李鸿章得知此事后,对袁世凯下了个评语,才堪大用。
抗命有时候换来的不一定就是打击,而有可能是惺惺相惜。
大人物哪个没为自己的前程处心积虑过。
在这一刻,李鸿章在袁世凯身上一定是看到了自己昔日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