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奇闻 > 正文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20 08:20:36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和珅

和珅是中国著名的清朝大臣和贪官。他出身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深受乾隆皇帝宠信,位高权重、在朝中拥有的大批党羽,当时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曾这样评价和珅:“此人是中国的二皇帝!”

但嘉庆亲政之后,第一个杀的便是和珅,而和珅几乎没有任何反抗。

联想到吴三桂面对康熙削藩直接起兵造反发动三藩之乱,朱棣面对建文帝削藩发动靖难之役,为什么和珅位高权重、有钱有势、在朝中拥有的大批党羽,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清军

第一:手上没兵

和珅是权臣,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在乾隆老年时更是借助乾隆说不清话的机会权倾朝野,把持朝政,堪称“二皇帝”。

从和珅的履历不难看出,和珅当过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军职,掌管过侍卫亲军和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在嘉庆要杀他的时候,他还是步兵统领。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八旗军旗和盔甲

表面上看,和珅手里还是有点兵。不过侍卫亲军是由镶黄、正黄、正白这上三旗中的优秀并且忠于大清忠于皇帝的子弟组成,而统领侍卫亲军的领侍卫内大臣人选传统上也必须在上三旗中选出,人数是六人不是一人。遏必隆、鳌拜、索额图、明珠、胤祥、尹德、傅恒、兆惠、阿里衮、和珅、福康安等先后担任领侍卫内大臣中,只有和珅不是上三旗出身。

另外八旗之间内斗颇狠,上三旗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内斗的结果。而出身决定一切,和珅这个正红旗被乾隆皇帝调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已算是特例,加上上三旗另外五位领侍卫内大臣对和珅的制衡,就算是想安插亲信控制侍卫亲军也绝对不可能,更别说指挥上三旗忠于清朝忠于皇帝的子弟造反了。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影视剧中的九门提督

而和珅的步兵统领,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一般叫九门提督,不过不是他最大,他的上头还有个兵部尚书庆桂,九门提督在官员任命、军队调动和粮草后勤上,不能独断专行,必须得兵部尚书同意。

如果要造反,就得集结部队囤积兵器粮草、安插自己的亲信,这人一多嘴就杂,难免不会被兵部尚书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当时的兵部尚书庆桂可是上三旗镶黄旗的人、荆州将军,跟和珅不对付。而且和珅没有担任过兵部尚书,想在兵部安插人手也没办法。

本来和珅有个很优秀的弟弟和琳,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可惜在镇压苗民起义的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正所谓人走茶凉,和珅很难指挥得动他的老部下。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除了京城和皇城卫戍部队,在京师附近驻扎了拱卫京师的八旗精锐部队,分布于顺义、昌平、三河、良乡等地,远的也在保定、太原、沧州、德州,均是从北京通向各个方向的交通要道。只要京师有个风吹草动,分管兵部的亲王一声令下,他们在半天之内就会兵临城下。

除了皇宫侍卫和八旗驻军,京城里还有顺天府尹、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等掌握的治安部队,数量不容小觑。和珅手里只有一支京城卫戍部队在3万人左右,虽说装备精良但实在不够看。

而且和珅之所以位高权重,那都是乾隆皇帝给的。乾隆为什么放任和珅贪赃枉法结党营私,就是因为和珅能办事,会办事,而且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还能把皇帝哄得开开心心。

但乾隆不是傻子,他手下的宠臣不止一个,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里纪晓岚跟和珅斗制衡和珅一样,乾隆手下有阿桂、福康安这样的统兵大将和刘墉等文官镇着,还有一票铁帽子王,和珅再结党营私打击政敌,却不敢把手伸入军队,只有在乾隆年老昏聩的时候敢把持朝政。

所以嘉庆要杀和珅的时候,和珅手下撑死也就3万人,想造反那是在开玩笑。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和珅

第二:没人愿意跟着他造反

这就是个很现实的事情了,和珅虽说权倾朝野,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甚至在乾隆老了之后还是“二皇帝”,但毕竟还是得罪了太多人,阿桂、福康安等手握重兵的实权人物都跟他不对付,刘墉等人都还在暗中反对他。就算阿桂、福康安先后死了,他们的势力都还在。

而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与他勾结在一起的官员,大多也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是所谓的忠诚,这些官员大多是投机取巧之辈,做人做官不咋滴但是见风使舵的功夫绝对一流,跟着和珅贪污腐败当然是没问题,要跟着他造反,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对民间来讲,此时天下好不容易平定,如果现在和珅造反,老百姓肯定不支持,否则之前还是幸福生活、现在一造反反而弄得流离失所了,不值得。再则和珅和他的那些亲信都是臭名昭著的贪官,根本得不到人民的支持的。

更何况当时有民间百姓对和珅是十分讨厌的,有民谣:“老和珅,万民恨。想篡位,修大坟。糟万金,倾黎民。沙河深,杀和珅。”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第三:和珅没机会造反

自经历康熙朝九子夺嫡之后,雍正也学精了,发明了密诏立储制度,事先将书写有钦定储君的诏书分两份,一份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一份随身携带,但不明确告诉大家谁是储君。

如此一来哪怕是嫡长子亦或是势力最大的皇子都不能保证继承大统,这就避免了出现九子夺嫡类似的情况发生,也防止王公大臣提前站队相互攻伐,保证了朝政不会因为立储之事大乱。

乾隆是密诏立储制度的直接受益人,因此他也选择了这一制度。但问题在于乾隆皇帝太长命了,也太贪恋权势了,皇子们一开始也是争得头破血流,争相在老爹面前表现自己。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

但这些有能力有野心的皇子最后都被长寿的老爹生生耗死,剩下的大多是平庸之辈,乾隆的密诏也是一改再改,谁都不知道到底谁才是储君,就连和珅都不知道,否则他肯定早早就巴结嘉庆去了。

那拥立其他的皇子,顶掉嘉庆的皇位呢?还是前面那两个理由,没兵权,指挥不动侍卫亲军不能直接发动宫廷政变,再多的狐朋狗友也是白搭。要是他篡改乾隆的密诏,那么乾隆当下就能把他给咔嚓了。

而且嘉庆皇帝很聪明,他要杀和珅,先是让和珅总理乾隆丧事,把他从关键岗位上调开,防止他调集兵马;而在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的同时,马上就解除了他的九门提督职务软禁起来,根本就不给他集结部队造反的机会。

他就算想造反也没有机会,只能束手就擒。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嘉庆皇帝

第四:嘉庆铁了心要杀和珅

和珅能混这么好,全靠皇帝庇护。但密诏立储制度的存在使得和珅没办法押宝皇子阿哥,他无法知道下一任皇帝是哪个阿哥,脾气秉性如何,与自己是否对路。

因此和珅抓住乾隆不愿意放权的心理,当乾隆确定嘉庆是下一任皇帝后,先是怂恿乾隆不退位,失败了又怂恿乾隆继续听政“传位不让玺”,一直跟着嘉庆一起上朝参与政事,美其名曰太上皇,但实际上朝臣大多向他而不是嘉庆汇报。

而且乾隆在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而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在说什么,因此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满朝文武上奏什么,他就“听取”乾隆说话,自己下判断,把持朝政,因此清人都称和珅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庆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而且和珅曾经怂恿乾隆废掉嘉庆的帝位另选新君。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宝库

这可把嘉庆气了个半死,自己是“儿皇帝”,和珅一个朝臣反倒成了“二皇帝”夺权把自己架空,甚至还怂恿太上皇把自己废黜,这不是摆明了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一旦掌权,嘉庆第一个要杀的就是和珅。

其次,和珅真的太有钱有势了,而且关键是他与嘉庆并不对付。如果和珅真的拿这笔钱带着他的势力去投奔站队任何一个反对嘉庆的皇子,那么那个皇子绝对是如虎添翼,就算不能推翻嘉庆,也能给他造成巨大的麻烦。

再者,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要当皇帝,那么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官员班子,那样才能真正施行他希望施行的政策。而和珅作为乾隆宠臣,是乾隆朝守旧势力的核心人物,嘉庆的改革肯定会遭到以和珅为首的守旧集团的阻挠。打蛇要打七寸,打垮和珅就可以完全击倒守旧集团。

因此无论是公还是私,嘉庆都铁了心要杀和珅。

面对嘉庆皇帝的发难,位高权重的和珅为何却没有发动政变取代嘉庆

影视剧中的和珅“自尽”

综上所述,和珅最终还是没能发动叛乱取代嘉庆皇帝,在嘉庆四年,嘉庆皇帝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不过和珅虽然被嘉庆快速处死,嘉庆得以快速掌权,建立起自己的领导班子;而且嘉庆的策略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诛杀一个和珅,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时清朝的腐败和没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最终不得不面对清朝由盛转衰。

猜你喜欢
奇闻排行(TOP5)
相关文章